第73章 第十二次相親6(2 / 2)

加入書籤

他聽得有點懵,奇道:這能涉及誰?多大的工程呢?

同事道:她們研究的應該是用電線路的省電問題。也就是怎麼在運送電的過程中節省電。這和節能空調一天節省一度電是兩碼事,倆概念。

他恍然道:對啊。我一直當成是研究家用電器怎麼省電了。

同事道:這種線路省電問題,涉及很多具體問題的。比如:線路自身的材質,線路的鋪設方法,電線經過地區的自然環境,用電單位器械的特性。

諸如這些的一係列龐雜的事項需要仔細研究思考。這裡麵好多事是需要和外單位協調溝通的。還有,這可不是今年研究出來方案,明年繼續沿用就可以的。基本上是每年都要出新方案的。那可不就是一研究就是幾十年嘛。因為每年都要用新方案啊。

他聽明白後,赧然笑問:你怎麼這麼清楚這方麵的事情啊?

同事道:我爸爸就是搞電力研究的啊。

那天,對電力研究的誤解算是被同徹底事消除了。但一個新的問題又在他的腦子裡浮現。

那女孩是真的不善言語表達呢?還是不愛搭理對方,懶得多做解釋呢?或者就是出於大齡女青年的古怪脾氣呢?

他稍作思索之後,認定是第三個原因。這在他從泰山回來之後的那次見麵可以得到印證。

他看著車窗外飛速後退的風景,想到一件事:人們總把人生比喻成一次旅行。過往的事則被類比為路邊的風景。

把往日的經歷比喻成被火車飛速甩在身後的電線杆,或者樹算是很常見的說法。

第一個這樣來形容人生的人一定是個天才。這人就算不是大文豪,也一定是一個心思細膩敏感的人。

此刻,就覺得,人生旅程真的就像是一場火車奔馳在鐵軌上的旅程。

每個人的生活看起來,都是人們用眾多無目的的,有目的的,被迫的,自願的,種種雜亂無章的行為堆積起來的不可預測的活動總和。

實際上,我們雖然無法預測未來,卻常常可以清晰整理過去,並且總能發現過去和現在的些許聯係,並將這些聯係歸納整理成如同鐵軌一樣的人生痕跡。

比如:一個人能考上名牌大學。通常他本人一定聰明,勤奮,很少逃課。他的家庭一般情況下不一定富貴,但至少並不會貧窮。

不可否認,每年都會有來自極度貧困家庭考的優秀考生。但是,我們得明白,這些考生需要花費比別人多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才能取得那些傲人的學習成績。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大多數人是堅持不下來的。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會知道,大多數成績好的孩子不會出自赤貧家庭。貧窮並非原罪,但是它一定會深刻影響人的前途。

有位名人喜歡把學歷比喻成車票。在他的理論裡,所有人都要上火車的。雖然在火車上有軟臥,硬座,站票之分,但是下了火車之後,大家不論學歷如何,都是要找工作,掙錢吃飯的。進而推論出來,人在上火車時不一樣,下火車時是一樣的。

這個推論當然是錯的。以火車票來舉例子並不明顯。以飛機票來舉例子,就可以清晰看出不同持票人的差別。

比如:一個坐大航空公司商務艙去歐洲旅行的人,和一個坐小航空公司經濟艙去歐洲旅行的人。二者最顯著的區別是什麼呢?

不是他們在飛機上的不同艙位,而是下飛機之後所住的不同旅館。坐商務艙的人大概率不會住星級以下的旅館。而坐經濟艙的通常也不會住價格太高的酒店。

這實際上不是由飛機票決定的,而是在他們買飛機票之前就注定的。決定下飛機後旅館級別的不是艙位,而是這個人自身的經濟實力。

放在學歷問題上也是同理。在名牌大學生考上重點大學的時候,其就業方向就已經大體確定了。同理,名校落榜生的就業方向也是早就大致一定的。並不存在下車後被同等看待找工作的情況。

雖然看起來他們同在大學這火車上,但是畢業時的終點卻絕非同一個。真實情況是,拿什麼票上的車,下車就找對應的車站,對應的出站口。大家的終點並不一樣。如果有人要強行在別人的車站下車出站,那麼一定是要以某種方式補足差價的。

(本章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娘子錦鯉運 再造聖主從繼承道觀開始 簽到長生 七界共存 我,真的狗 星球修仙記 文壇鬼才?我真的不是! 封印千年的徒弟他回來了 你已是妖魔 逆天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