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十二次相親8(2 / 2)

加入書籤

一番惡鬥之後,獵戶們打殺了巨蟒。大家爬進瀑布裡,到巨蟒的巢穴一看,遍地滿是森森白骨,足有幾百人之多,都是歷年來妄圖成仙的道士們。

古代文人還寫過不少此類的故事,無一不是對那些神秘主義信徒的無情嘲諷。

這大概跟儒家祖師孔老夫子對鬼神之事的態度有關。老先生對神秘主義的基本態度,用大白話來講,就是:活人的事都弄不明白,就別浪費時間去琢磨死人的事了。

說起孔老夫子,實在是一個有趣的人。人們提到儒生,總會說腐儒,進而聯想到保守,頑固,不知變通。

可是這位儒生的代表人物恰恰就不符合人們對儒生的成見,有些時候甚至比大多數人都開明。

比如:那場被人為閹割的著名問答。

弟子問孔子道:以德報怨對不對呢?好不好呢?

孔子的回答簡單明了:如果以德報怨,那麼該用什麼來報答恩德呢?

接著,這位人生導師沒有像世界上一些小鼻子,小眼睛的虛偽政客一樣宣揚:「愛與和平」。而是直接給學生指出正常人該如何去做:「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用外國人的話來解釋這句古話就是那句舉世聞名的,出自西方法律基石《漢謨拉比法典》的普世價值觀: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由此可見,孔夫子就算真的是一名腐儒,也遠沒有腐到教人去做傻子的地步。

其實,孔子的腐儒形象大多是由於後人對他言論的斷章取義,並不是這位執掌魯國國政第七天,就敢誅殺大臣,並將其暴屍三日的政治家的本來麵目。

再比如:孔子的確說過「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一切要有法度,不合法度的事不能去做。

但是,他本人被困陳蔡之時,可沒有迂腐到遵守任何陳規陋習。弟子們問他原因。他的回答就很開明,簡單來說就四個字:因時製宜。

孔子畢竟是孔子,當其徘徊陳蔡之間,慌慌無所歸之際,對破除自己所宣揚的繁文縟節毫無心理負擔。麵對他人責問,回答時也是月匈懷坦盪,毫不回避。

事實上,他強調禮的初衷就是為了讓人們更好的活下去,而不是要憑空多出些規矩作繭自縛。就好像女人們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漂亮,才會挖空心思打扮自己,才會花重金購買那些昂貴的化妝品。如果有一天,化妝讓自己看起來非常醜陋,那她們的選擇當然是不化妝。

為了化妝而化妝,絲毫不計較妝容好看與否的,或許隻能是那些在鬼怪片裡演五百小妖精的龍套演員們。

被大蛇吃掉的修仙者

(本章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娘子錦鯉運 再造聖主從繼承道觀開始 簽到長生 七界共存 我,真的狗 星球修仙記 文壇鬼才?我真的不是! 封印千年的徒弟他回來了 你已是妖魔 逆天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