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十三次相親13(2 / 2)

加入書籤

在宋,明兩代,上等的玉石也會被精雕細刻成各種造型,並配以寶石,黃金。但是,不會在玉上鑽孔並鑲嵌滿其它寶石。

不單是宋、明,就算是向上追溯到對文化更加包容兼收的唐朝,那時節的玉器也沒有在玉上鑲滿其它寶石的。

因為玉在中國本身就是一種寶石,在寶石上鑽幾十個窟窿,再塞進去別都寶石。這就好比吃飯的時候,用烙餅卷著饅頭一起吃,全然沒有滋味可言。從商業價值來說,這是資源浪費。從審美而言,這根本就是醜化,而不是美化。

玉之美,特別是和田玉就美在其材質的瑩潤,通透,觸手有油潤感。

工匠在玉上釘滿金線,銀線,這不就把玉本身的有點都毀了嗎?

是以,自西周建國開始到清朝雍正皇帝駕崩為止,痕都斯坦玉都沒能在中國大行其道。

直到審美奇葩的乾隆皇帝登上歷史舞台,稀奇古怪的痕都斯坦玉才成了貴族圈子裡的高檔貨。就像翡翠能真正比肩和田玉全靠慈禧的青睞。

乾隆這人非常古怪。其審美傾向在歷代皇帝裡都可謂是獨樹一幟。滿清皇帝在他出現之前審美是屬於正常人範疇內的。有他之後,滿清帝王禦用品透出了一股子暴發戶加敗家子的腐臭氣味。

有人把乾隆的惡趣味歸結為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文化差異。

這是完全錯誤的。他親爹雍正皇帝,親爺爺康熙皇帝的審美就和他完全不一樣。

而且,滿清雖號稱馬上得天下,可女真人實際上是漁獵民族,並非遊牧民族。

即便是純遊牧民族也沒有這種審美。蒙古貴族流傳下來了元代青花瓷。這種瓷器雖說是為照顧***審美而打造的外銷瓷,但至少是不會讓蒙古貴族覺得別扭的。也就是說,白底,青花,簡約大方的瓷器也是符合蒙古貴族審美的。

與滿清同源的金國貴族們喜歡一種叫春水玉的玉環。這種玉環基本就是一個玉環,中間有海東青抓天鵝的雕件。造型簡明,主題鮮明,並無多餘雕飾。可見,乾隆那種怪模怪樣的審美情趣在歷史上並無淵源。

乾隆皇帝與歷代帝王,甚至整個中國的傳統審美的最大區別:

他非常喜歡五顏六色的瓷器,以及被釘滿珠寶或者鑿滿坑的玉器。

而正常傳統的審美是更注重器物的材質,以及由此帶來的雅趣。

比如:哥窯的開片瓷器。

首先,這瓷得達到青翠,瑩潤如玉。其次,才是看開片的紋理。

再比如:汝窯的窯變瓷。

出窯有一個前提,這瓷器本身要是上等瓷。能達到這個標準,才看其窯變色彩。

材質的觸感始終都是第一位的。它決定了器物最基本的品質,也代表了其最根本的氣質。

乾隆皇帝顯然是反其道而行之。其在位時期的五彩斑斕的瓷器層出不窮。瓷胎卻遠不如明代,元代,宋代等朝代,甚至比之雍正朝都多有不如。

他喜歡花裡胡哨的痕都斯坦玉。可那些外來瓷器多是用阿富汗等地的玉石製作。這些石頭看起來光鮮亮麗,本質上就是一堆腐壞變質的大理石。不過是造辦處拿來糊弄人的玩意兒。當然,我國的藍田玉等玉石本身就是變質的大理石,和阿富汗玉無高低貴賤之別。

世界上真正的好玉,也就是我國的和田玉和東南亞的翡翠。但是,以痕都斯坦工藝來雕琢和田羊脂白玉,或者翡翠,就實在是烹琴煮鶴,大煞風景了。

(本章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娘子錦鯉運 再造聖主從繼承道觀開始 簽到長生 七界共存 我,真的狗 星球修仙記 文壇鬼才?我真的不是! 封印千年的徒弟他回來了 你已是妖魔 逆天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