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十三次相親26(1 / 2)

加入書籤

第111章 第十三次相親26

早餐不怎麼管飽。這大概是由於卷心菜和黃瓜裡沒有蛋白質跟脂肪的緣故。

兩個小時以後,他的肚子就開始咕咕亂叫了,就像裡麵生出了一隻受驚的大蛤蟆。

他有點後悔當時沒順手加上幾塊臘肉,就算喝上兩杯牛奶也能多些飽腹感。

牛奶是很神奇的東西,雖然看起來是白色的液體飲料,實際上其成分和新鮮血液差不多,大概隻少了一些讓血變紅的顏料。

在這個意思上,喝牛奶和喝牛血區別不大。我們吃的各種奶酪大概可以算是一種白色的血豆腐。

古代華夏人嘲笑四方蠻夷落後野蠻,最常用的侮辱性詞匯就是「茹毛飲血」。他每想到這四個字,就覺得古人是在笑話那些穿著海龍皮、貂皮或者獺兔皮喝牛奶的人。

時代風尚真是變幻莫測,千年以前被視為落後的習俗,也可能在千年之後被奉為時尚、高貴的象征。而高貴與落後往往是由金錢來衡量的。

華夏視四方異族為蠻夷,不是因為自身比他們更強大的軍事力量,而是源自中原的富足。

這一點,在漢代中行說對匈奴單於的遊說中有充分體現。從歷代中原王朝對待遊牧強權們的政策中也可窺一斑。

當終於有一天,外邊的人在經濟上超越了本國的人。人們的認知就會發生逆轉。原本被嘲諷的事,就會變成一種進步的象征。

比如:日本人原本瞧不上吃肉的人。所謂「吃肉的人」是指那些吃野豬肉、鹿肉等陸生動物肉的人。

有人說這是源自日本人對「肉食者鄙」這句話的過度解讀。這當然是一句戲言。

不管這一傳統認知來自什麼,當日本人發現歐洲比中華更富強,他們就不再想成為華夏,而是要「脫亞入歐」了。

於是乎,原本不被他們看好的各種陸生肉,特別是歐美人喜歡的牛肉就變成了香餑餑。

據說,日本明治天皇明明不適宜喝牛奶,為了引領全國人民相仿歐美,仍然帶頭飲用這東西。

在看來,這很像是古代遼國貴族,蒙古貴族喜歡喝茶一樣。有些不學無術的所謂學者說,遊牧民族以肉為主食,必須要喝茶來刮油,否則無法消化。

這種天方夜譚就跟說遊牧民族沒有鐵鍋就補充不了鐵元素一樣荒謬。這些完全靠著想象力說話的人一定不知道古人「茹毛飲血」的現實原因。

「茹毛」是因為北方苦寒。在沒有大麵積普及棉花種植的古代,野獸的皮毛是北方最佳的防寒救命物品。實際上,現在人們穿的羽絨服不也是一種「茹毛」物品嗎?

「飲血」在古代就是指喝鮮血。現在東北深山老林裡的一些古老民族還有這個習俗。這不是因為鮮血好喝。而是為了最大程度補充鐵等元素。

回到遼國貴族愛喝茶這個問題。這說白了就和我們喜歡吃巧克力一樣,一來是巧克力確實好吃,二來也是對外來飲食文化的「附庸風雅」。那些契丹人喝茶也無非就是如此,絕對不會沒有茶就消化不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娘子錦鯉運 再造聖主從繼承道觀開始 簽到長生 七界共存 我,真的狗 星球修仙記 文壇鬼才?我真的不是! 封印千年的徒弟他回來了 你已是妖魔 逆天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