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第十三次相親73(1 / 2)

加入書籤

第158章 第十三次相親73

他突然想起來一個廣東人。

這大哥自稱是生在海口長在廣州的海南人,那一嘴地道的粵語腔,唱什麼歌都偷著洋氣勁兒,天天在家把各種動物煲成湯喝。

或許廣東人有煲湯的天賦,就像公雞不用教也會打鳴。這大哥煲出來的湯別有一番滋味。找不到合適詞句來形容它的味道,反正很好喝就是了。

因為做的這一手好湯,大家都認定他就是假冒海南人的廣東人,背地裡叫他廣東人,而不叫他的名字。

這個廣東人有句口頭禪,是一句三字經,叫做「看格局」。不論閒聊起哪位成功人士,他說到最後都要歸到這仨字上。一般都是唉聲嘆氣一會兒,再從牙縫裡擠出這仨字來。

開始的時候,以為,「看格局」是在講一個人要有家國月匈懷,有長遠眼光,不要斤斤計較,要有行萬裡路讀萬卷書的勁頭兒。

後來,他慢慢發現那大哥不是這個意思。

「看格局」在這個大哥的意思裡頗有幾分悲涼的宿命論意味。

這可能是其打拚多年,總無法出人頭地,一直在困境裡打轉,飽受生活摧殘、侮辱、折磨、傷害的不幸過往造成的。

想想就能明白,相信宿命的人,絕對不會是一個一路上順風順水順財神,鬥天鬥地鬥敵人,既有千鍾粟,又有顏如玉,還有黃金屋的人。

隻有久經挫折、掙紮無力、遍體鱗傷、甚至經歷過九死一生,卻沒有大難不死之後福的人才會以發自靈魂深處的虔誠篤信宿命,才會完完全全的把一切希望寄托給神。

世界上有身處順境裡的真正虔誠的宗教信徒嗎?

覺得沒有。

他不確定外國有沒有。

至少,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

縱觀中華幾千年歷史,最出名的佛教徒應該是蕭衍。

他也是看起來最相信佛教教義的皇帝,甚至於因為崇拜佛,把自己布施給了寺廟。

不隻正史,就連很多鄉野傳說裡,蕭衍都是一位虔誠的和尚皇帝。

可敢打賭,這人一生中真正虔誠崇佛的時候,一定不會早於侯景打進金陵城。

在他金戈鐵馬,笑傲九州,與四海英豪逐鹿天下的時候,所謂的尊佛信佛崇佛,不過是一個老政客愚民的小把戲。

天竺高僧達摩大師曾經見過蕭衍。倆人不過對答了兩三句。這位聰慧的遠方來客就看出蕭老翁不懂佛法。所謂的崇佛,不過就是官樣文章。

達摩確實是真高僧,也是一位真大丈夫,有學識有膽色,當麵直接指出,廣建佛寺根本不算是功德。

他的這句話可謂是揭開了蕭皇帝假信佛的麵紗,露出了其以佛愚民的真麵目。

也因此觸怒蕭衍,隻好一葦渡江去嵩山開山立派去了。

這實在是對蕭衍一生所為最大的諷刺,比侯景包圍台城更能羞辱這個南朝皇帝。

達摩離開南梁入北魏,看起來簡直就像是一個大笑話。一個標榜自己信佛信了幾十年的佛教徒皇帝,居然認不出被後世奉為活羅漢是真高僧。

可以想見,圍在蕭皇帝身邊幾十年的那些南朝高僧都是什麼水準。說到底,蕭氏不過是葉公好龍之輩罷了。他要的不是真佛,隻是一個崇拜佛的名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娘子錦鯉運 再造聖主從繼承道觀開始 簽到長生 七界共存 我,真的狗 星球修仙記 文壇鬼才?我真的不是! 封印千年的徒弟他回來了 你已是妖魔 逆天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