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皇帝重賞!(第二更)(1 / 2)

加入書籤

那時候,若要知道天下詩、畫、琴、書的品類高低,隻消讓歧王稍加品評,便立即可以知曉。

要問為何大家都信服歧王的眼光?

因為歧王見多識廣,家裡寶貝還多啊!

他收集的那些典籍書畫,全部都是稀世珍本!

後世都說隋朝很重視藏書管理工作,當年隋朝滅亡的時候,禁宮裡藏得那些圖書許多都流失到民間去了,直到唐朝建立後才開始在民間廣泛收集,找回來了一些,都藏禁中的秘府裡。

可是到武則天時期,張易之兄弟專寵,張易之很會玩,找來一批能工巧匠,偷偷地臨摹,到最後真的假的都不可辨別了,他就偷偷地把真品藏在自己家裡。

等到武則天退位,張氏兄弟被誅殺,他家的這些曠世珍本都被歧王李範得到了,所以你拿一些假的東西去給李範看,人家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本好像跟我家裡的不太一樣啊!」

又有錢,又有閒,寶貝還一大堆,藝術眼光能不高超嗎?

也許是後來被人問得多了,問煩了,歧王說:這樣吧,你們也別總是追著我問了——我給詩、書、琴、畫,每一樣都列出來榜單,定時發布,誰高誰低,你們自己去看好啦!

就這樣,大唐最權威、最公正、最具知名度的歧王詩榜就誕生了!

當前,畫榜、琴榜之類也很出名,但是畢竟詩的競爭是最激烈的,變動也是非常快的,最具看點。

那時節,每到了歧王開始更新詩榜,堪稱一大盛事——

長安、洛陽兩京同時「權威發布」,岐王在長安居住的「安興坊」、在洛陽居住的「尚善坊」宅邸外,圍得人山人海,上至勛貴朝臣,下到販夫走卒,都是來一睹最新排名的吃瓜群眾,有如科舉放榜日。

位列三甲的人,即便此前默默無聞,一旦名在榜前,立即名動天下。

榜首不是狀元,確也差不離了——

有了知名度,有了群眾基礎,一旦科舉考試通不過,眾人就要懷疑考試的公平性了。

不敢不錄取啊!

哪怕是在遙遠的江南,有從長安洛陽來的,也要問一問:最近歧王的詩榜誰又得了第一了?又冒出了那些新秀啊?什麼人以後有實力成為大唐第一詩人啊?

對啊,就算不想當官,有個「第一詩人」的名頭,那也是走遍天下暢行無阻,所有人都爭著請客做東的存在啊!

閻朝隱、劉廷琦、張諤、鄭繇等人,都是當時名士,又和歧王關係很好,經常和歧王飲酒賦詩,同樣為了榜單上的排名明爭暗鬥,排名不上升甚至就要住在歧王家裡了;

有的人看到別人排在自己頭上,非常生氣:憑什麼我不如你?趕緊連夜趕工,瘋狂碼字,連寫二十多首往歧王府投遞。

光是前來「投稿」的詩作,就堆滿了好幾間屋子,大量的詩作來不及拆封,幾年都沒有人來得及看!

可饒是如此,詩榜上的風流人物也是換了一茬又一茬!各領風騷!龍爭虎鬥!

李瑜小郡主每次聽家裡人說起當年那些光輝歲月,都不勝神往之!

更哀嘆父親的英年早逝!詩榜榮光不在!

自從歧王薨逝之後,門庭冷落,寂寥衰敗。

沒幾個人再來投遞詩稿了,榜單更新的頻率也越來越低,大家對於沒有歧王的歧王詩榜認可度也越來越低,轉而去關注其他詩榜。

歧王宅的昔日技藝高超的樂工們也漸漸年老,水平下降,也拿不出什麼新曲子,每次音樂大較比,從過去的位列三甲一路排名走低。

小郡主對於父親的美好向往,都寄托在這已經逝去的詩榜、樂榜中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王妃的捕快生涯 諸天之從歪嘴龍王開始 真少爺靠拆家苟出甜寵劇本 迷糊丫頭冷峻少 24小時雜貨鋪 鬼王的傻妃又狂又傲 末世直播:神魔遊戲,罪孽救贖 機杼若己出 我靠美食征服了大佬們 上門神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