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唐詩榜的四大天王!(第一更)(1 / 2)

加入書籤

江森略過了「果然又是排在第一的隴右李白」,念排名第二的人到:

「第二位,薊門王之渙!」

「唔,這位老哥又上來了?」陳成略有些意外道,總感覺在盛唐詩人中此君容易被忽略——

倒不是說他沒有知名度,可以肯定,比起王維、高適、岑參、王昌齡等等盛唐大家,大家估計都是先知道王之渙!

他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是後世每一位小朋友都能輕鬆背誦的。

可是他存世的詩隻有區區六首,未免也太少了啊!

後世流傳少有可能是詩文散佚,但就目前來說,他的確屬於產量比較少的詩人。

一段時間沒有詩作流出,詩榜上名次就會噌噌下降,讓大家忘記他的存在。

可隻要他一出手,立馬就如摧枯拉朽一般在詩榜上大殺四方,各大詩人紛紛避其鋒芒、偃旗息鼓。

就像之前他又創作出一篇千古絕唱《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此等作品,誰敢不對他推崇備至!

傳世就六首詩,便有兩首千古絕唱,都可以在全部唐詩中穩排前十甚至前五——

這種優秀程度簡直太嚇人了。

甚至可以大膽猜想一下,這哥們要是稍微勤快一點,不拖更,不斷更,寫個幾百首——

估計就沒有李白、杜甫什麼事了。

「《涼州詞》一出!『千古誰堪伯仲間』!」陳成幽幽一嘆,畢竟《涼州詞》稍微解構一下,甚至還能得到一首很好的詞!

同一首詩,兩種玩法,風格迥異,真是叫絕——簡直比既可以乾吃又能泡著吃的「奧利奧」還要妙趣橫生。

「千古誰堪伯仲間?這也是二公子所作嗎?聽起來很不錯啊!」江森心想,可二公子就是太懶了,現在總是殘章斷句,再沒有一首完品。

江森繼續讀到:「第三名,河東王維!」

陳成把翹著的腿放下來了,表達自己的尊敬:「王老師還是厲害呀!」

王維這四年功力的提升也是相當可怕的,甚至比他過去二十年的提升都要大——

開元二十五年隨皇帝回到長安後,接到了一個比較辛苦的差事,作為禦史,監察塞上!

此番一到涼州(武威)西域,眼界一下子變得開闊,詩作也如井噴一般爆發,並誕生了這首看起來不像王維風格的粗獷邊塞詩《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吏,都護在燕然!

這首詩當時一出,簡直是屠榜的存在,令他坐穩了第二的位置,涼州誕生的諸多邊塞詩也填補了王老師創作生涯的空白,讓大家相信他也是一個通才。

隻是相比較詩榜上的得意,在仕途上王老師有一點小小的隱憂。

提拔他的張丞相貶謫到荊州去了。

官場就是這麼現實,張九齡手握國家權柄時,多少人在他門下奔走號呼,跪求宰相大人施以青眼。

可一旦跌落雲端,被貶失勢,那些勢利小人很快便一哄而散,轉而跑去拍李林甫的馬屁去了。

對於始興公的失意,王老師也十分難過,他對自己的前程也有些許迷惘。感念舊恩,王維還是寫了詩寄往荊州的:

寄荊州張丞相

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

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

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

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

到此時,人情世故,冷暖自知——張丞相恐怕也會對自己當初的眼光老懷安慰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王妃的捕快生涯 諸天之從歪嘴龍王開始 真少爺靠拆家苟出甜寵劇本 迷糊丫頭冷峻少 24小時雜貨鋪 鬼王的傻妃又狂又傲 末世直播:神魔遊戲,罪孽救贖 機杼若己出 我靠美食征服了大佬們 上門神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