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欺我孟氏門下無人!(第一更)(1 / 2)

加入書籤

孟儀甫口中的青年人,外地口音,不久前來到澗南園,專程前往孟浩然墳前祭奠,所攜祭品甚為豐厚——

自從孟浩然的死訊經陳成再經三大詩榜傳訊天下之後,這幾個月來前往浩然墓祭奠的人絡繹不絕。

既有聞名天下的名士,前度陳成邀請來襄陽參加「詩道會」的詩人們;

也有不諳世故,單純仰慕孟夫子才學的小迷弟。

這個青年人表現與旁人有所不同,叩拜之際,情不能已,以至於幾次哭到暈厥。

孟儀甫還以為對方是父親生前的故交,問了才知道,對方從來沒有見過父親,隻是單純在文字中得知的孟夫子絕世風華,仰慕已久。

之前就想來拜訪夫子,誰知不遠千裡而來後,斯人已逝。

孟儀甫見對方如此忱摯,感動之下,還留對方吃了一頓午飯。

隨後對方還在村子裡廣求孟浩然遺稿,不但孟儀甫找了一些給他,連叔叔孟洗然都把自己給大哥編的詩集送給了對方。

「啊?叔父怎可把夫子的詩集也給對方?」

「阿兄,你和叔父,都中了叵測人的奸計啦!」陳成聽完事件經過,惱恨地搖頭嘆息道。

孟儀甫不解其故。

「他哪裡是仰慕夫子的才學,分明是竊夫子的詩文——為自己所用啊!」陳成將前後一結合,大略就猜到了脈絡。

古代信息不暢,孟浩然固然有許多天下聞名、耳熟能詳的名作,可當他幽居鄉間,有時信筆寫就的詩稿,世人並不所知。

把孟夫子那些不為人知的詩,拿出去了,就說是自己所作,不要說蒙在鼓裡的世人了,就算是孟夫子的那些朋友,也未必能辨別得出來!

也不是很遠,幾十年前的武周時期,就有大詩人宋之問,為了剽竊外甥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名句,對方不允後將親外甥悶殺!(懸案)

如今正是詩歌繁榮、人才輩出的年代,如不是偷竊了孟夫子的詩,還能有誰敢說自己能「無敵於江左」?

當然,如果有識貨的人問起來,為何詩風看起來那麼像孟襄陽的?

可以答:因為我是孟浩然唯一傳人呀!

寫詩不像我老師,還能像誰?

卑鄙啊,卑鄙!

這種卑鄙的手段,聽起來,聽起來……

有點耳熟……

因為貌似小陳自己也是這麼乾的。

但小陳覺得自己或者說大多數穿越後的「文抄公」,性質與公然剽竊他人詩文還是有所不同的。

因為我剽竊的時候,原作者還沒有寫出來此篇,說不定人家以後還會寫出更好的——

比如小陳剽竊過張九齡的《感遇》詩的一首,張丞相貶謫之後再寫《感遇》組詩,雖然沒有「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這首,但反而還多寫了幾首別的,更加超妙,為世人廣為傳頌。

不但沒有造成任何壞處,反而還激發了原作者的創作欲,促進了詩壇繁榮!(當然了,陳成這小子一向很會為自己開脫就是了。)

剽竊別人已有的詩文就很可惡了,孟夫子留存於世的詩,都是他嘔心瀝血所作,而且原作者已經亡故,不可能爬出來跟你打筆墨官司!

著實可惡!

這是欺我孟氏門下無人啊!

孟儀甫看到小陳如此憤慨,再聯想「叵測人」借著亡父的冷門詩歌在外麵招搖撞騙,一時也是火起:「確實可惡!若非萇弟特意前來襄陽知我,我與叔父竟然全被蒙在鼓裡!我還貼他一頓飯呢!真是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我非得到衙門告他去!」

陳成搖搖頭:「官方不會接這種案子的,何況無根無據,怎麼告狀?到時候人家反咬一口,還說孟夫子抄襲他的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王妃的捕快生涯 諸天之從歪嘴龍王開始 真少爺靠拆家苟出甜寵劇本 迷糊丫頭冷峻少 24小時雜貨鋪 鬼王的傻妃又狂又傲 末世直播:神魔遊戲,罪孽救贖 機杼若己出 我靠美食征服了大佬們 上門神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