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還是要「陳老總」來救我!(第一更)(1 / 2)

加入書籤

小陳的怒氣槽上漲、不斷上漲!

就要爆表了!

現在江森都要期待少爺匹夫一怒,血撒五步——

或者亮出自己潁川神童陳十一郎的身份,讓現場沒見過世麵的鄉野村夫們納頭便拜!

沒想到,陳成忽然怒氣一泄,揚起一張燦爛的笑臉,滿是諂媚之色:「好哥哥!你就讓我進去唄!」

「你要是覺得我這首詩確實不行,我給你重新換一首唄!」

都已經做好當打手準備的江森雷得不輕,險些跌倒。

……

陳成以前有一個朋友,自吹還是什麼撲街網文作者,為人酸腐不堪,平時走到哪裡還愛「拽文」、「尬詩」,活脫脫一個當代「孔乙己」,與現實格格不入。

平時一去哪裡玩,明明沒看出景色有什麼出奇的,這人卻不知從哪裡來的許多感慨,一會兒懷念謝安謝玄,一會兒紀念李白杜甫,他們都死多少年了,跟你有半毛錢關係麼?

所以每次一看到他發朋友圈,陳成少不了在他下麵擠兌他。

你小子在詩上的天賦,恐怕還沒有陳成我高呢!

這首詩便是他「作」的,陳成一看便嗤之以鼻:

「什麼叫『王謝颯風』?誰跟你說有這麼個詞麼?胡編亂造!『王謝風流』沒聽說?」

「你特麼早上還在當塗李白墳呢,這才多大會兒,已經到宣城了?就算你真的到謝朓樓了,又跟『敬亭山』(原詩)有毛線關係?兩個又不是在一座山!你這抄襲李白《獨坐敬亭山》以為我看不出來?」

「而且你這不才中午呢,你這第一句什麼什麼『霞』,什麼什麼『綢』,寫得都是什麼跟什麼!胡亂生搬硬套古人句子,丟人!」

……

每次小陳這麼一說,總把對方弄得麵紅耳赤,難免分辨兩句:「文人的事情,能叫生搬硬套嗎?那叫——」

接下來就是一堆讓人聽不懂的詞語,什麼「巧妙化用」啊,什麼「合轍押韻」啊,朋友圈評論區裡一片歡樂快活的氣氛……

小陳第一次到謝朓樓,進門的「通行證」也不想用太高深的詩,就把他記得的「長慶二年」的這首「詩」給套上了。

心想:「長慶乙己」的「詩」隻要有他說的一半那麼「湊合」,這關就過了。

誰知道,真實情況,真的是如此「湊合」啊!

攔門的人給「詩」的評價,簡直和自己當初在朋友圈評論時的口口勿一毛一樣……

當然,也有自己自作聰明,有的地方沒毛病硬要自己改出毛病來了……

順便小陳還知道了自己當初鬧地另一樁烏龍,度娘一查謝朓樓根本不在敬亭山,諷刺人家「地點亂竄」。

現在到這裡一看,明白了——

謝朓樓對麵就是敬亭山呢!

該樓建成時,因為謝朓所作《遊敬亭山》,早已經揚名天下,比腳下的陵陽山更出名。

就因為登樓可眺望敬亭山,謝朓樓才又被稱為「北望樓」……

……

對於陳成說要「再寫一首」的說法,對方不置可否,陳成便假裝他許可了,飛快地再次讓江森取出筆墨,重新揮毫。

知道了敬亭山就在對麵,那起碼李白的名篇《獨坐敬亭山》就可以抄了啊!

這一首據小陳觀察,貌似還沒有作出來(而且李白還在深山練劍煉丹,不怕他跳腳):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有時候詩的好壞並不在於長短,你看這首就非常短,可是足夠流傳千古了。

但和上一首一樣,陳成依然不打算拿「殺手鐧」,反而又打起了「陳老總」的主意。

在紙上寫下:

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遊。

小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

陳老總在抗戰初期的1939年5月初,曾率部隊駐紮在宣城金寶圩刁家灣,直至5月底才悄然離開刁家灣,經狸橋過南湖開往蘇北。

在小舟中,陳老總口占《由宣城泛湖東下》一首。

陳成想起來上次被人責難,自己曾用陳老總大作還擊,此番故技重施,看是否能交好運。

「好哥哥,你幫小弟看看,這一篇,可也進得門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王妃的捕快生涯 諸天之從歪嘴龍王開始 真少爺靠拆家苟出甜寵劇本 迷糊丫頭冷峻少 24小時雜貨鋪 鬼王的傻妃又狂又傲 末世直播:神魔遊戲,罪孽救贖 機杼若己出 我靠美食征服了大佬們 上門神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