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書房激辯(2 / 2)

加入書籤

他試探性的道:「我記得漢朝國祚有四百餘年,宋朝也有將近三百二十年。」

孫恆失笑道:「漢朝國祚哪裡來的四百餘年,您怕是把西漢、東漢和新朝都算作漢朝吧。可事實上西漢建立到王莽滅漢,不過是兩百一十年。

至於十七年後建立東漢的光武帝劉秀,跟西漢末代皇帝別說出了五服,五十服都有了,西漢和東漢分明是兩個王朝,根本不可一概而論。

更別提什麼南宋北宋了,丟了燕雲十六州的北宋尚且算是個中原王朝,偏安南方的南宋連中原都丟了,算哪門子中原王朝。

而且從西漢滅亡到東漢建立,北宋滅亡到南宋建立,期間所發生的戰亂紛爭,老百姓死亡人數壓根不比真正的改朝換代少多少,這跟亡國又有什麼區別?

劉老太爺被孫恆好一頓長篇大論懟的無言以對。

好半晌後,他細細考量,發現孫恆的話不無道理,這才恍然驚覺,中原王朝竟然當真沒有一個王朝的國祚能超過三百年,簡直就跟宿命一般,無法避免呀!

然後他又想到大明國祚迄今已兩百六十二年,離中原王朝國祚不超過三百年的宿命隻差三十餘年,細思極恐啊,難道大明已經到了王朝末期,就要亡了?

「不可能!」劉老太爺霍然站立起來,驚呼道:「絕對不可能!當今天子少年登基,不到半年時間,便果斷誅殺大明毒瘤魏忠賢;登基第二年,就實現了幾代文人日夜期盼的眾正盈朝。隻要再給今上一點時間,必能改革積弊,充盈國庫,打破中原王朝國祚不超過三百年的宿命!」

不得不說,劉老太爺對崇禎的看法是當今輿論的主流意見,魏忠賢臭名昭著,在東林黨滿天下宣傳之下,但凡懂點事的明人都視他為大明毒瘤,是大明衰敗的罪魁禍首。

崇禎能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就成功誅殺權宦魏忠賢,小小年紀展現了非同一般的權謀實力,自然贏得海內外一致贊譽。

登基兩年間,他更是召回了一大批在天啟年間鬱鬱不得誌的東林黨人,朝堂之上,譽為眾正盈朝,明朝上上下下,自然視他為天降聖主,拯救大明的唯一真神。

「非也非也,小婿屬實不敢苟同。」孫恆搖搖頭道:「有一說一,非是小婿誹謗今上,倘若今上聽從先帝之遺詔,延續天啟之政令,甚至是仿效萬歷幾十年不上朝,可能大明國祚還能多延長個幾十年。

可今上偏偏是我大明有史以來最為勤政之君,大明在他的帶領下,就好像一頭向著懸崖狂奔而去的瘋馬,他越是勤政,大明亡的就越快。」

劉老太爺氣的吹胡子瞪眼:「胡說八道!今上勤政還有錯啦?!」

孫恆淡淡的道:「勤政是沒有錯的,錯的是他走錯了方向,跟目標南轅北轍,截然相反。」

「在你看來,誅殺魏忠賢是錯的?東林黨人眾正盈朝也是錯的?」

「自然,而且是大錯特錯!」孫恆肯定的點點頭道:「魏忠賢該不該殺?他號稱九千歲妨礙了皇權,自然該殺,但不能在這個時候殺!

雖然魏忠賢貪贓枉法把持朝政胡作非為,但事實上因為先帝疏於朝政,近些年大明這架龐大的馬車,一直是魏忠賢在維持運轉。

今上貿貿然便殺了魏忠賢,誰來給今上撈錢充盈國庫?誰來給遼東鎮、東江鎮幾十萬軍士發餉以抵禦關外的韃子?指望眾正盈朝的東林黨人嗎?笑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被青梅教導,成為寶藏男神 紅宅詭事 主角人生模擬器 瞎說!我的女友才不是白富美! 錦繡田園,醫女有點甜 嫡女醫妃有空間 銀月之上麵具之下 重生之大佬嬌妻總想回古代 高嶺之花 一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