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購地五萬畝(2 / 2)

加入書籤

和劉玉貞大白天打完撲克後,他便馬不停蹄的把剛剛買來的三萬畝地視察了一遍。

棲霞縣的地理環境還是比較復雜的,小小的三萬畝地,低山、丘陵、崗地、平原、洲地交錯分布,令得孫恆腦洞大開,開始對這三萬畝地規劃起來了。

不過走完一圈,孫恆發現田畝麵積太小了,僅僅占據三萬畝地的三分之一,如果劉氏商行招來的流民超過一萬,那田地可就不夠分給流民耕種了。

那該怎麼辦呢?當然是繼續買地啦!

劉玉貞僅僅花了五萬兩銀子就買了三萬畝地,可見明末的地價有多低,算成均價也不過是每畝一兩七分銀子。

孫恆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是解析明朝地價的。

作者通過從明代流傳下來的各種殘章舊籍,以及考古發現的賣地契約,分析稱在明朝成化年間,一畝地還值個二三十兩銀子;到了嘉靖年間,低至五六兩都沒人買了;到了天災不斷的崇禎年,地價更是低至每畝一兩三分銀。

崇禎年地價如此低廉,自然是離不開世家豪強階級趁著天災人禍,不斷打擊地價的原因。

可惜他們打擊的太狠了,自耕農失去了土地,要麼租賃地主的土地耕種,要麼淪為流民,一旦被野心家裹挾起來後,便成為日後毀滅大明的星星之火。

不過孫恆來到明末可不是來拯救無藥可救的大明的,而是加入世家豪強行列,一起挖大明的根基。

是以孫恆把上個月的三萬兩分成通通拿出來,劉玉貞又贊助了孫恆五千兩,買了兩萬畝地,加上劉玉貞此前購買的三萬畝,一共購得五萬畝地。

這新得的五萬畝地,孫恆打算規劃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自然是孫恆的立業根基,一個足夠龐大的工業基地;第二部分是田畝耕種區,畢竟民以食為天,農業是人的生存根本;第三部分則是住宅區,流民聚攏之後,孫恆總歸要解決他們居住問題的。

田畝耕種這塊兒,五萬畝地裡,田畝大概有一萬七千畝,暫時夠用了。

接下來首要解決的,是流民的居住問題,正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孫恆打算給流民提供住宅,以贏得流民對他的忠心。

待孫恆日後舉起反旗,再實行分田到戶的土地政策,想必流民們對孫恆,也就徹底歸心了。

所以當務之急,是解決即將到來的流民居住問題,那麼水泥這一建築神器,也該出現了。

歷史上水泥這一建築神器,直到到十九世紀才由約瑟夫·阿斯譜丁發明出來。

1824年10月21日,他在利茲獲得英國第5022號的波特蘭水泥專利證書,從而一舉成為流芳百世的水泥發明人。

波特蘭水泥製造方法是把石灰石搗成細粉,配合一定量的黏土,摻水後以人工或機械攪和均勻成泥漿。

然後置泥漿於盤上,加熱乾燥。將乾料打擊成塊,再裝入石灰窯煆燒,燒至石灰石內碳酸氣完全逸出。

煆燒後的燒塊在將其冷卻和打碎磨細,製成水泥。使用水泥時加入少量水分,拌和成適當稠度的砂漿,可應用於各種不同的工作場合。

該水泥水化硬化後的顏色類似英國波特蘭地區建築用石料的顏色,是以被稱為波特蘭水泥。

當然了,如今孫恆把目光盯向了水泥這一建築神器,波特蘭水泥這一名稱,自然是不復存在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被青梅教導,成為寶藏男神 紅宅詭事 主角人生模擬器 瞎說!我的女友才不是白富美! 錦繡田園,醫女有點甜 嫡女醫妃有空間 銀月之上麵具之下 重生之大佬嬌妻總想回古代 高嶺之花 一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