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根據地在朝鮮(2 / 2)

加入書籤

朝鮮自李成桂建立李朝以來,遵循著「事大主義」的治國方針,外交上「事明如事父」把大明朝當爹供著,老老實實做著藩屬。

內政上也處處效法明朝,以「小中華」自居。萬歷年間,明朝出兵幫忙朝鮮打跑了日本人,對朝鮮有「再造社稷」之恩,因此明朝之間更有一層特殊的親密關係。

比照明朝中央政府,朝鮮對他的鄰居,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部族卻又是另一番態度。

朝鮮人自詡文明開化,認為女真人是「夷狄禽獸」,打心眼裡瞧不起他們,還時常與之兵戎相見。

明成化年間,朝鮮軍隊兩次深入清剿女真部落,造成極大殺傷。女真和朝鮮可謂是世仇。

其實,朝鮮在努爾哈赤起兵之初,對於抗擊女真並非很積極。這可能和當時的朝鮮國王光海君李琿對明朝政府的不滿有關。

在光海君還是王子的時候,曾經「分朝撫軍」,奮力抗倭,立下大功,被立為接班人「世子」。

可是明朝卻因為他是庶子,長期不承認他的世子地位。由此,光海君和明朝結下了梁子,再加上他認為新興的女真勢強,朝鮮不好得罪,故而對幫助明朝態度冷淡。

但是他畢竟架不住明朝朝廷的一再催促,和滿朝文武「春秋大義,藩守職分」的呼籲,不得不派兵支援明朝。

可是在大軍出發前,光海君秘密囑咐主帥薑弘立「觀變相背」。結果在薩爾滸大戰時,這一萬朝鮮軍隊,見到明軍失利,屁股一轉,投降了努爾哈赤。

光海君雖然對明朝不爽,但是對建奴更為忌憚,他一再拒絕了努爾哈赤結成盟友、共同反明的邀請。

1622年,明遼東遊擊毛文龍戰敗逃入朝鮮,光海君讓毛文龍在皮島建立基地,設立東江鎮,成為了一個牽製建奴後方的重要據點。可以說這一時期的朝鮮政策是,中立但傾向明朝。

1623年,朝鮮發生了政變,光海君被他的侄兒朝鮮仁祖李倧推翻。仁祖一反光海君的「不反清,不背明」的政策,堅定地站在宗主國明朝一邊。(附1)

可惜此時的朝鮮,「民生塗炭,國力虛弱」,實在拿不出力量主動出擊進攻韃子。隻得在邊境「修城築池,以為死守之計」,若「賊來犯,必以乾戈擊之。」

同時,對東江鎮明軍運送大量糧草、給養、裝備,對其軍事行動提供各種支持便利。

毛文龍在朝鮮的支援下發展壯大,對建奴後方產生了嚴重的威脅,讓建奴如鯁在喉。因朝鮮援助毛文龍,努爾哈赤怒火中燒,把朝鮮信使都殺了。

朝鮮力挺明朝的方針,引起建奴的極大不滿,皇太極打算把毛文龍和朝鮮一道擺平。(附2)

在1627年,2月28日,建奴大貝勒阿敏率大軍東征朝鮮。朝鮮軍隊哪裡是凶強彪悍的八旗鐵騎的對手,一路潰敗,連丟義州、定州、安州、平壤、中和、平山數城。

兵鋒直逼王京漢陽。仁祖見朝軍毫無招架之力,隻得逃入江華島,同建奴議和。

韃子要求朝鮮送王子作人質,停止給大明稱臣,文書停用明朝年號。

但是得到朝鮮仁祖的拒絕,「我國於南朝,父子之國,豈可以危急存亡,變易臣節?」。

因為建奴此次孤軍深入朝鮮,正麵戰場還麵臨著明軍的威脅,雖然軍事上占有上風,也不敢在朝鮮逗留太久。

所以還是對朝鮮做出了妥協,最後達成協議。(附3)

朝鮮自然無意遵守這個城下之盟,將其視為「權宜之計」,「姑許羈糜,以緩兵禍,似合待夷之策」。

朝鮮在給建奴的歲幣經常缺斤短兩,1632年,隻給了定額的十分之一,皇太極派人追問,朝鮮毅然回絕,還號召全民同仇敵愾,和女真決一死戰。

朝鮮拒絕了為韃子造戰船四百艘打毛文龍的要求,盡管毛文龍的驕橫不法、殺良冒功已經讓朝鮮生厭,在逃人問題上也時常不履行義務。

當明軍孫承宗部打了勝仗後,朝鮮「聞明仁勝利,大肆慶賀」。

1633年,孔有德、耿仲明發動兵變,投降清朝,朝鮮出兵配合明軍截擊叛軍,這更是直接走到了和後金對抗的地步。(附4)

皇太極自然不能容忍朝鮮背約挺明的行為。他在收拾了察哈爾蒙古,打趴明軍之後,改國號大清,對朝鮮發動了又一輪猛攻。

1636年12月,韃子再次入侵朝鮮、勢如破竹、一路摧枯拉朽,不到兩個月時間,就打下了漢陽,俘虜了一大批朝鮮王親國戚和朝中重臣的家小。

朝鮮仁祖困守在南漢山城,隻得無條件投降。和清朝訂立了「三田渡之盟」。(附5)

這時候打仗拚的主要還是人,這可倒好,女的全抓走了,斷子絕孫、絕其苗裔,好一招釜底抽薪!

就因為現在朝鮮已經羸弱到了可以被隨意拿捏的地步,所以,他要去拿捏朝鮮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嬌棠美人 至尊兵婿 重生1992之逆流人生 劍下蒼天 重生七零:極品女配鹹魚了! 穿成癡傻醫妃後她拯救了瘋批攝政王 權臣的嬌嬌 顧先生,今天帶糖了嗎 巨星的大佬青梅 鴻鈞:這玩意叫殲星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