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國子監的反對(1 / 2)

加入書籤

李承乾兄弟倆沒在這裡待多久,以做事為名離開。

李承乾回到他的東宮,仿佛變了個人,沉著一張臉。幾個手下來到,也沒改變。

「今天早朝,父皇已宣布,五天後官員和文人,到宮外廣場去議事。原本大家都沒興趣,聽說李壽又造一物,想要去看的人不少。」

陳其勝長嘆一聲:「越王做的東西新奇,大家有興趣很正常。殿下的意思?」

「他主要是想提升那些商人的待遇,讓他們能科舉為官。」李承乾恨聲說:

「將這事捅出去,那些官員和文人未必會去。到時就讓商人在那裡唱獨角戲,看他如何提升商人的待遇?」

杜荷最積極:「我這就去辦。」

「且慢,」陳其勝將杜荷叫住:

「大家不傻,猜都能猜到越王想乾什麼。要去的不怕,怕的不會去。殿下要是去外麵傳言,一旦泄露出去,反而落得吃力不討好。」

李承乾試探過長孫無忌推薦的杜正倫,對方並未被他打動,對杜正倫死了心。

陳其勝,仍是李承乾最器重的手下:

「難道我們什麼都不做?眼睜睜看著他成功?此事一旦成功,他的聲望,將無人可及。」

到時李壽是天下工和商的恩人,這樣的聲望,李世民也要退避三舍。

陳其勝想了一會說:

「可以給國子監的那些學子說,他們才是此事的受害者。一旦商人或子女可以科舉為官,他們的競爭會增大不少。那天要是國子監那些人在,就算官員同意,他們也不認可。」

……

杜愛同雖是偏房所出,有自己的宅院,和母親住在一起。

在李壽的救濟下,請了一些仆人,將宅院擴建翻修,並不寒磣。

李壽和一大群公主,風風光光將李麗質送來。

熱鬧一天,第二天中午,越王府來到一群人。

鄭孟生已在京城生活兩年多,對京城的人物十分熟悉。

前兩天李壽讓他去辦一件事、聯係京城的大商戶。

今天到越王府這些人,全是真正的民間大商人,後麵沒有官貴的影子。

鄭孟生指著一個身板大、精氣神十足的老頭:

「這位是神馬堂的沈方舟沈東家,這位是千絲坊的劉百孝劉東家……」

鄭孟生介紹一通,有些人李壽有點印象,隻是想不起名字。

一番介紹完,沈方舟激動說:

「聽說殿下招我們來,有關提升商人待遇之事?」

一共二十多人,全是京城有頭有臉的商人。這些人的影響,基本能代表京城商界。

「有些人想必已聽說,我在廣州幾地,新建戶籍,除去士農工商這些等級,允許商人科舉為官。可惜,天下反對的士族太多,代表他們的官員也反對,這事朝廷沒能通過。招大家來,就是商量此事。」

這些人,做夢都想能科舉為官。他們可能有些不認字,但他們的後代並不差士族文人。

大家對李壽再三感謝完,奇珍樓東家董詠說出一事:

「我二子前年中舉,後來被人舉報是商人之子。不但考試作廢,我還被罰了五千兩銀。不是我自誇,論對子女的教育,我們絕對不在那些士族之下。我為那幾個子女,請了好幾個先生。真要硬考,絕對不輸給他們。」

這是屬於牢騷廢話一類,千絲坊的老東家劉百孝說:

「他們也知道這些,所以寧可同意工匠科舉為官,也不願我們和他們競爭。隻怕再怎麼做,他們也不會同意。」

「他們不同意,我們自己爭取。」沈方舟說:

「士族之所以能為天下之首,並非他們有文化,更不是他們智慧過人,而是他們團結。文化我們也有,智慧也不會比他們差。就是因為商人是一盤散沙,才會受他們的欺負。要是我們也能團結起來,憑我們的財富,並不比他們差。」

李壽很驚訝,他小看這些商人了。沒想到,這些人看事情,比他還要透徹。

「你們說得很不錯,大家都是我大唐百姓,都在為國家做貢獻,哪有誰比誰高人一等?我有一點建議,要是你們照辦,應該可以達成心願。」

眾商大喜,沈方舟代表大家:

「殿下有任何建議,我們洗耳恭聽。」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神路漫漫 世末仙 扮演最強幽冥魔,竟然被直播了 裝修隊 鬥羅:我靠臉乾翻了武魂殿 星武戰神 全位麵都跪求女配做個人 霸體,從被女人追殺開始 夫人總想氣我 餘生沉沉心悅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