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海底撈箱(1 / 2)

加入書籤

李壽還未招攬代天行,他還在觀察對方的品性。

代天行已將李壽的品性了了解不少,他們這五十一人,和李壽一起上路。

李壽完全將他們和眾侍衛一起對待,不但不防備他們逃走。

連在這裡每人發的五兩銀子,他們也有份。

這樣的待遇,讓他們非常感動。

代天行一群人,走在一條大街上,一個年青人說:

「代頭,越王殿下是個好人。聽那些侍衛說,他們死了幾個侍衛,你可以問問,要是殿下招侍衛,我們可以報個名。就算我們不行,代頭你武藝高強,一定行。」

代天行十分意動,就算在李壽手下當個普通侍衛,他也願意。

還在想,一個年青人跑來:

「代頭,我剛才在那邊撒尿,看到一件新奇之事,你們應該有興趣。」

大家跟著年青人,來到一排樹前。

前方有一堵三米高的牆,此時在牆角,蹬著兩個衙役。

一個衙役將一口箱子倒立,另一個衙役,用一把細長的簽子,在裡麵夾來夾去。

忙得滿頭大汗,從裡麵夾出一張紙。

「投訴箱?」

代天行呆了呆,他並不是一直被圈養在白猿山,知道投訴箱是什麼東西。

「這幫昏官,他們竟用這方法,將投訴箱裡的東西弄出來?我們看到不能不管,這就去告訴殿下。」

……

馬令虎家雖未選上朝廷匠師,他們的祖傳手藝沒丟。

平時除乾木活農活養家糊口,沒事就將心思放在造弩上。

聽馬令虎說,弩造好後,都會毀掉。

這次他們在野外試新弩,被人舉報,倒在他家的祖傳手藝上。

李壽帶著眾人來到州衙,報上姓名後,從州衙裡麵,走出一群官員。

「下官拜見越王殿下。」

李壽好奇問:「你們這麼多人在州衙乾什麼?」

範原說:「下官等正在州衙商量秋收後,百姓上交皇糧之事。」

李壽一臉贊賞:「好官,都是些好官,我們進去再說。」

李壽已聽代天行說過,要不是碰到這事,他都不知道投訴箱還有這個漏洞?

在廣州,許多官員串通一氣,投訴箱成了擺設,也有可能搞過這種海底撈月。

「我閒著沒事,檢查一下你們的投訴箱。」

有些人暗自鬆了口氣,一個壯年文官起身:

「下官陶鬆,是襄州監察禦史,下官這就去取投訴箱。」

朝廷聽從李壽的建議,各州的監察禦史,不受當地官員管製。

陶鬆離開,範原謙虛說:

「下官雖才來這裡不到一年,未嘗一日敢鬆懈。隻是才能有限,有些地方還是做得不夠好。目前襄陽百姓,基本都能豐衣足食,生活穩定,皆是皇上恩德之功。」

李壽敷衍了幾句:「聽說襄州查到一件大案、有百姓私製弩箭?這是怎麼回事?」

一個中年男說:「那家姓馬,家主叫馬嘗,在隋朝任過工部匠師。他家做弩是祖傳手藝,聽他們說,做弩隻是為了精湛手藝,以後好報效朝廷。我們也沒在他家,搜到幾支弩。正準備再去檢查,要是都沒問題,上呈朝廷,希望能網開一麵,放了他們。」

有掏投訴箱的事,李壽並不驚訝。

想必這家人以為他對馬家有好感,想替馬家開罪。

陶鬆抱著一個投訴箱來,打開一看,裡麵有七八封信。

李壽以為又是老調重彈,寫的感謝信之類的,結果他將人家想傻了。

隻有一封感謝信,其它全是些小問題。比如:哪條街的衛生較差,哪個村的水井乾了。

連哪家丟了一隻雞,也寫在上麵。

範原自我檢討:「還是才能不足啊,沒想到百姓有這麼多訴求。下官一定更用心做,爭取讓大家都滿意。」

派衙役私自掏信,幾乎可以肯定是刺史所為。

他們這樣做,監察禦史陶鬆,應該沒有同流合汙。

李壽的好奇心又起,問陶鬆:

「平時你們多久開箱一次?都是些什麼內容?」

陶鬆的回答,讓李壽恍然大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神路漫漫 世末仙 扮演最強幽冥魔,竟然被直播了 裝修隊 鬥羅:我靠臉乾翻了武魂殿 星武戰神 全位麵都跪求女配做個人 霸體,從被女人追殺開始 夫人總想氣我 餘生沉沉心悅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