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尚登華初識軒轅宗(1 / 2)

加入書籤

子南辰傲和尚登華在禦園裡邊走邊聊,緩緩的將軒轅宗的歷史一點點展開。秦國軒轅宗是從巫教演化而來的,而巫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土的上古時期。那個時候由於人們對自然界出現的某些狀況不了解,把打雷、閃電、下雨、火山噴發、地震等自然現象都誤以為是某位神仙在發怒,整天誠惶誠恐,生怕天神發怒降災於自己身上,例如疾病、瘟疫等。

所以先民們就對某些東西進行參拜,因為他們覺得這些東西是神的化身,神是由這些東西衍變而成的。西土古代自然崇拜的對象極為廣泛,包括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河海山川以及動植物等,主要都是與人類生產和生活直接相關的自然物和自然力。不久又出現將自然神人格化和社會化的復雜現象,人們也由自然崇拜的人格化發展到相信上天和鬼魂。

鬼魂崇拜首先來自於對祖先的崇拜。人死之後,他的子孫非常想念他,夜裡作夢就會夢見他,因而認為人在死後還有靈魂存在,並且認為祖先的靈魂能夠行使神的職能和後代交流。所以子孫便以陪葬、祭祀等方式安慰先靈,祈求祖先保護自己。

正說著,巫臣元青擎傘從假山後轉了出來,與尚登華和子南辰傲偶遇在一條小路上。巫臣元青慌忙站定,頗為疑惑的看著子南辰傲,想說什麼卻沒有說出口。

「天佑軒轅宗!褐民見過司空大人!」子南辰傲搶先施禮說道。

巫臣元青先向尚登華施禮,然後向子南辰傲回禮,說道:「首座大巫進宮了啊!看到太子殿下和首座大巫並肩漫步於禦園小徑,真讓人歡喜啊!」

尚登華略顯尷尬的笑笑,說道:「是我邀首座大巫進宮講解軒轅宗歷史的。首座大巫說今天細雨綿綿,很適合於擎傘漫步,所以本太子便和首座大巫一起到禦園來邊走邊聊了。巫臣司空怎麼也來禦園了?」

「回稟太子殿下,臣剛在禦園查看了前幾日引種的幾株奇珍花草,本來擔心雨天有恙,還好無事。首座大巫講解軒轅宗歷史,臣也頗感興趣,不知能否一同聆聽呢?」

「這倒不妨,一起聽首座大巫講解便是。不如我們都到前麵的花亭裡,坐下來慢慢聽講,如何?」

子南辰傲和巫臣元青齊聲應唯,跟隨尚登華到了花亭,在石墩上坐下來,池沛柔和侍從們送上隨身攜帶的茶水和乾果,便避到了花亭以外。尚登華示意子南辰傲繼續講解,於是子南辰傲說道,西土的先民們除了對自己的祖先崇拜之外,還對原始部落、部落聯盟和氏族共同體內的領袖、英雄、聖賢等,進行祭祀和崇拜。人們相信地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及結果,都是神鬼意誌的體現,並且堅信通過虔誠的祭拜方式能夠取悅神靈,從而影響神鬼的意誌,對自己產生神秘的保佑作用。

有崇拜就有某種儀式,通過這些儀式,人們向神鬼表達自己的虔誠之心,也表達自己的某些願望,比如生子、長壽、希望風調雨順以求獲得豐收等。而有儀式就得有個領頭人,通過這種人,組織各種儀式,把眾人的願望傳遞給神鬼,這類人就被稱為「巫」。

巫的權力很大,因為他是神與人之間的橋梁,能夠知曉神的旨意,這對於一般的人來說,可以說如同神的化身,是神在人間的代言人。因此巫掌握著祭祀、醫治、部族歷史傳承等權力。

隨著巫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宗教,也就是巫教。巫教屬原始多神教,以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為基本內容,祭天、喪葬儀式、驅鬼、禳災和卜卦等活動為其主要表現形式。

巫教的巫術來自於西土上古時期的帝舜部落。相傳帝舜為了給老百姓生產食鹽,滿足部落聯盟的生活需求,派他的一個兒子到巫鹹國做了酋長,鹹以善於煮鹵土為鹽而得名。巫鹹國地處大荒之中,它與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並稱十巫。巫鹹國在安邑城南,傳說國內有鹽池,上承鹽水,水出東南薄山,西北流經巫鹹山。

帝舜的兒子做了巫鹹國的酋長,帶領巫鹹國國民生產食鹽。當地的巫鹹人掌握著鹵土製鹽的技術,他們把鹵土蒸煮,使鹽析出,煉成晶體。巫鹹人在製鹽的過程中,舉行各種祭祀活動,希望南風為他們帶來好的氣候以利於析鹽。他們的祭祀有各種表演,並且附有各種許願和祈禱的言語。最後,開始各道工序,直至生產出白色結晶的食鹽。整個過程,別的部落把它看成是在實施一種方術,於是人們稱這種會用土變鹽的術為「巫術」。這就是「巫術」一詞的由來。

上古巫教歷經夏、商、周三朝,統治西土數千年,對華夏文明具有根本性的影響。大家所熟悉的如周易、八卦等,皆是上古巫教的產物。巫教的教宗被稱為大巫,主持祭天、祭祖等儀式,並對朝廷的福禍進行預測。西土先秦時期,帝禹、商湯以及文王姬昌都是著名的大巫,所以巫教的核心思想便是政教合一、天人合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鳳臨天下 你都1000級了,外麵最高30級 美強慘一心視我本尊為情敵 藍瞳仙祖 醫武巔峰 助靈行善 逆字號聯盟總傳 被劍君前夫斬情證道以後 鳳凰橋往事 權寵天下:本候要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