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眾臣決議舉行國葬(1 / 2)

加入書籤

瀛洲國立醫院的專家確定了尚鑒坤駕崩的具體時間,並現場開具了死亡證明書,這標誌著尚鑒坤的生命正式走到了終點。至於駕崩的病因,由於尚登華堅決不同意解剖遺體,瀛洲國立醫院隻好標注「因為疫病,醫治無效」。王越澤等人雖然覺得如此頗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但是為了保持尚鑒坤遺體的完整性,也就默認了。

於是,眾人再次圍坐下來商量如何處理尚鑒坤的後事。最後一致同意由王越澤、風無涯和沈皓宗組成治喪委員會,全權負責尚鑒坤的喪禮。喪禮依據國葬禮儀進行,從今天算起一共七天,其中在國家會議中心停靈三天,供秦國子民吊唁瞻仰遺容。吊唁結束後在鹹陽宮步壽殿再停靈三天,並於最後一天將尚鑒坤安葬於蓬萊島秦皇陵。

由於國葬之禮是秦國的最高葬禮,《大秦律》規定無論王室成員或對秦國有功人士,舉行國葬必須經參眾兩院合議通過。所以王越澤和薑博超不到十點就急急忙忙的趕回國家會議中心,緊急召集參眾兩院議員舉行聯席會議。風無涯和任旭堯也各自趕回政務院大樓和海天路的高等法院,風無涯召集內閣緊急會議,通報尚鑒坤駕崩的消息,並準備向全世界發布訃告。

鹹陽宮裡眾人依據秦國王室傳統喪禮製度開始為尚鑒坤進行喪葬準備。秦國完整的喪禮包括喪、葬、祭三大部分內容。「喪」是規定活人及死者親屬在喪期內的行為規範,「葬」是規定死者的應享之禮遇,「祭」則規定喪期內活人與死者之間聯係的中介儀式。

眾人盡管知道尚鑒坤已經駕崩超過五個小時了,但是依然按照王室喪禮步驟將尚鑒坤的遺體從榻閣小心翼翼的抬出來,平置在芷陽殿正殿的北牆下。與此同時,沈皓宗命人以最快的速度將芷陽殿打算乾淨,撤去所有的樂器。

沈皓宗在巫臣元青的配合下,輕柔的脫去尚鑒坤的舊衣,為他換上藍頤琳命侍女剛剛送過來的新衣。這套新衣是尚鑒坤平日裡穿著的歐羅巴禮服,包含潔白的襯衣和藏藍色的條紋禮服,以及酒紅色領帶。換好新衣之後,沈皓宗、棠修染、巫臣元青和鬻鴻德四個人將尚鑒坤遺體頭朝東重新平置在北牆下的平榻上。尚登華、藍頤琳、隗靈犀和尚承乾四個人則半蹲在尚鑒坤遺體兩側,每人輕輕扶住尚鑒坤四肢的一部分,由巫臣元青將一簇絲綿輕輕放在尚鑒坤口鼻之上。這個過程在王室喪禮中名叫屬纊,屬是放置,纊是新絮。目的是用極輕的新絮來判斷尚鑒坤是否還有氣息。當然了,尚鑒坤已經駕崩多時,新絮自然紋絲不動。

尚登華等四人起身,棠修染將尚鑒坤剛換下的舊上衣取了,搭梯子爬上芷陽殿屋頂,一手持衣領,一手持衣擺,麵向北方大喊道:「大秦尚國二世秦王尚鑒坤陛下回家嘍……」 棠修染嘶啞的呼喊聲如銀針刺入每個人的心頭,令所有人再次泣不成聲。棠修染一連向北方呼喊三次之後,將舊上衣卷起來,從屋頂拋下。已經在大殿外等候的鬻鴻德接了舊衣,百米沖刺一般跨進大殿,抖開舊衣覆蓋在尚鑒坤的身上。這個過程在喪禮中被稱為復,有招魂之意。人之初死,生者出於感情而希望奇跡發生,對死者作最後的挽留。雖然大家都知道人死不能復生,但是喪禮的這個過程體現出眾人無法接受現實的至愛親情。

沈皓宗接過巫臣元青遞給他的角柶,慢慢掰開尚鑒坤的嘴巴,將角柶插入上下齒之間。這個角柶是用牛角製成的,長約六寸,兩頭曲屈如匙狀的禮器,用它把尚鑒坤的嘴巴撐開,叫做楔齒,目的是為了方便接下來飯含程序的進行。沈皓宗再接過巫臣元青遞給他的燕幾,固定住尚鑒坤的雙足。這個燕幾是一種木製的微型桌子,用它來固定尚鑒坤雙足,叫做綴足,是為以後的著履做準備。最後,沈皓宗接過巫臣元青遞給他的殮衾,輕輕覆蓋在尚鑒坤身上。殮衾實則是一襲殮被,簡單來說就是給尚鑒坤的遺體蓋上一重被子而已。

恰在此時,王越澤打來了電話,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一致通過為尚鑒坤舉行國葬的議題。其實對於這一點,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情,隻是需要走走程序而已。既然程序走完了,就由王越澤和薑博超通知風無涯,以政務院的名義向全世界發布訃告。訃告將以大秦尚國z府和鹹陽宮太子尚登華的名義聯合發出,內含尚鑒坤遺體將移入國家會議中心,供所有人瞻仰憑吊三日,以及七日後下葬蓬萊島秦皇陵的時間等。由於尚鑒坤駕崩的時間是夏歷4696年十一月廿一日寅時,即公歷1999年12月28日淩晨四點,所以從公歷12月29日起至12月31日是秦國子民前往國家會議中心吊唁的時間,公歷2000年1月3日則是尚鑒坤遺體下葬的時間。

由於尚鑒坤喪禮期間恰逢世紀千禧年以及大秦尚國建國984周年慶典,所以本來預備的所有歡慶儀式全部取消,喪禮期間全國禁止娛樂活動,凡懸掛「秦圖騰」國旗的地方都要降半旗致哀。政務院特別通知大秦尚國所有駐外使領館,降半旗致哀的同時,在使領館內設置靈堂,供各國政要前往吊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鳳臨天下 你都1000級了,外麵最高30級 美強慘一心視我本尊為情敵 藍瞳仙祖 醫武巔峰 助靈行善 逆字號聯盟總傳 被劍君前夫斬情證道以後 鳳凰橋往事 權寵天下:本候要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