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章台殿內劍拔弩張(1 / 2)

加入書籤

簡單說來,就好比地麵上噴泉的出水口一般,隻要噴泉在地下有源源不斷的水流(真龍穴的脈氣層就等於噴泉的水源),那麼不論噴泉的出水口位於何處,也不必管是否有砂水有情環抱,隻要我們把嘴靠近噴泉出水口就永遠能喝上甘甜的泉水。而如果把嘴放在沒有源源不斷供給噴泉水源之噴泉出水口上,即使你嘴再大、砂水再環抱,還是喝不到永遠不盡的甘甜泉水。

秦國的歷代秦皇和秦王都是在生前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寢了,尚鑒坤也不例外,所以他的陵寢在十年前就已經修建完畢。秦皇歷來推崇簡葬,陵寢的規製也在不斷的變化,但有一點是固定的,就是不會像西土的一些帝後那樣奢靡鋪張。尚鑒坤陵寢的規製形成大約有四五百年時間,與聖文皇帝等前期皇帝的陵寢有很大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受到了西土明清兩朝帝王陵寢的影響。

尚鑒坤的陵寢由石牌坊、神道、石象生、享殿、寶城、寶頂和地宮七部分組成,每一部分規模都不大,比如石象生,石獸和石人都是僅高約一米左右的各六對而已。享殿也不是多麼氣勢宏偉,隻是一個麵積約七八十平方米的祭享大殿,能夠供奉靈位,祭祀亡靈而已。

尚鑒坤陵寢的地宮由前、中、後、左、右五個廳組成,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對應的兩個小型石屋,用來堆放隨葬物品。前廳類似於門廳,中廳是安葬完畢最後一次祭祀的地方,所以這裡安放著幾盞長明燈,後廳則是停放棺槨的石室,也是尚鑒坤和藍頤琳的合葬之處。沈皓宗指揮相關人員用拐釘鑰匙將已經關閉的各廳石門依次打開後,眾人將尚鑒坤的金絲楠木棺槨從前廳送入,過中廳放在後廳棺床的東側,先在棺槨上覆蓋銘旌,然後再覆蓋「秦圖騰」國旗。留空的西側位置就是藍頤琳駕崩後棺槨的放置區域。

安置好棺槨,有專人將所有隨葬物品依次放入東西配殿,並仔細根據清單進行了清點,準確無誤後匯報給王越澤、風無涯和沈皓宗三人。接下來,由尚登華率領眾人在中廳舉行唯一一次地宮中的祭奠儀式。祭奠之後,所有人員退出,由巫臣元青監督工人逐一關閉所有石門,並確認門後自來石準確無誤的再次放倒。至此,尚鑒坤的安葬儀式全部完成,大家返回地麵,看著諸多明器被火焚盡,彼此拱手相謝後,各自乘車返回鹹陽宮前朝的華陽殿。尚登華將在這裡安排大型素齋,感謝所有人為尚鑒坤喪禮的付出,大家同時共食素齋,紀念和緬懷尚鑒坤。

返回鹹陽宮的時候,沈皓宗讓鬻鴻德將「重」重新裝置在車輛上,帶回鹹陽宮,至於為什麼要把重再次帶回鹹陽宮,這在秦國的喪禮中也是一種寄托哀思的方式,大意是亡者的形體已經入葬,但其魂魄無所居之,一時彷徨失依,所以借重召回,在家中再設齋祭奠。這個喪禮製度的由來據說是因為佛家認為人生四十九天後魄生,人死也是四十九天後魄散。所以家中的祭奠要持續到七七過後才能停止,而七七也被稱為斷七,代表七七之後亡靈將徹底離開,投胎轉世去了。

七七那天,依秦國喪禮的規定要舉行虞祭之禮,其中包含卒哭之祭,卒哭意為止哭。虞祭的祭品比較豐盛,禮儀也相當隆重。虞祭時為亡者正式設置用桑木製作的神主,上書亡者官爵名諱。虞祭時有迎屍入門之禮。屍象征死者神靈,代替亡者受祭,屍多由亡者的嫡孫或家族中孫輩充任。卒哭之祭要在家門外向代表亡者的屍獻酒表示餞行,讓亡者的神靈從此離開家宅。

安葬完尚鑒坤的當天下午,尚登華命沈皓宗通知鹹陽宮各禦處管理人員以及從世界各地趕回秦國參加喪禮的駐外公司負責人,第二天上午在章台殿舉行會議。這是尚登華即秦王位之後的第一次會議,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視。

第二天早上九點鍾,三十多位鹹陽宮的管理人員和駐外公司負責人齊聚章台殿,尚登華像前幾日的尚鑒坤一樣,端坐於漆金椅上,接受眾人的天揖之禮。尚登華首先對尚鑒坤表示了緬懷之情,也大概回憶了尚鑒坤的豐功偉績,承諾自己繼位之後,所有的管理和人事安排暫時不變。

話音未落,巫臣元青出列拱手說道:「啟稟王上,微臣這幾日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情,不知當說不當說?」

「愛卿有話請講當麵,但說無妨。」尚登華正襟危坐,頗有得意之感。這是他繼位以來第一次以秦王身份臨朝坐殿,處理鹹陽宮事物,所以努力擺出一副架勢來,希望能有秦王的威嚴之感。

「王上,微臣發現商君月要間懸掛著一枚玉佩,恕臣眼拙,不知這枚玉佩是何來歷?」

「哦,商君新得一枚玉佩嗎?寡人這幾日悲思過度,竟然沒有注意。」

「微臣今日上殿之前特意觀察了一番,這枚玉佩好像是先王曾隨身佩戴的『白玉龍鳳長宜子孫佩』,不知是也不是?」

巫臣元青已經把話遞到了尚登華麵前,尚登華則故作驚訝的看著沈皓宗,說道:「商君所佩果真是白玉龍鳳長宜子孫佩嗎?此佩乃大清國康熙皇帝賜予我秦皇的聖物,歷代相傳,象征皇權,傳至先王已歷十餘代。商君不會不知此佩的來歷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鳳臨天下 你都1000級了,外麵最高30級 美強慘一心視我本尊為情敵 藍瞳仙祖 醫武巔峰 助靈行善 逆字號聯盟總傳 被劍君前夫斬情證道以後 鳳凰橋往事 權寵天下:本候要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