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降(1 / 2)

加入書籤

將近日暮,斜陽西沉,那片甕城前的空地上血痕未消,活下來的人已開始用餐進食了。

榮府裡周瑞和林之孝正看著小廝們給百姓發放餐食,見三姐一騎當先,柳湘蓮緊跟在後,忙過來獻殷勤。

三姐婉拒了他們的舉動,自己牽著馬走過去,一邊道:「你們既有正經事,自去吧。」

他二人雖唯唯散去,但仍暗自打量著三姐這邊的動靜。

三姐走得近了,打眼一看,這裡的民眾比昨晚她離開時又多了數百,數起來已有近千人,其中扶老攜幼、孀妻幼子乃至於獨身一人者,一麵吃飯,一麵悲從中來,抽泣之聲,不絕於耳。

許朗等人也跟著百姓們一起用餐,見三姐來了,他獨自走出來,請三姐到了甕城之上,兩人迎著長風對著晚霞,隻聽許朗說道:「昨夜裴大人將外城清掃過一回,或許有些漏網之魚,但大多數賊寇已經被驅趕到城門之外了。」

三姐心知他這樣神神秘秘的,必不會隻說這番話,但還是一笑:「裴大人果真名不虛傳。」

以精銳羽林衛對戰流民凶徒雖易,卻是在對方籌謀已久的情況下夜間巷戰,還能一戰而定,可見裴廣傑用兵之神了。

「京城外有大軍十萬層層圍困。」

說到這裡,許朗因著裴廣傑的勝利所擁有的好心情一掃而空,語氣也不由得沉悶起來。

「陛下昨夜就帶著太上皇北逃了。」

三姐嗤笑一聲,補上一句:「太子本來也想逃,隻是被堵回來了。」

許朗猛地轉過頭,驚訝不已,「先生所說是真是假?」

他因為二聖最先棄城逃跑拋棄百姓,深覺這些年所學的「忠君」仿佛是個笑話,好在有太子站出來力挽狂瀾,甚至親自來慰問難民,赴前線鼓舞士氣,現在竟有人告訴他太子不是不想跑,隻是沒跑掉,怎能不讓他又添一重失望。

「我救了太子心腹一命,他投桃報李告知此事,意在勸我早做打算。」

三姐如此直言不諱,聽得許朗心頭一跳,在昨夜之前,二人不過是酒肉朋友,到了今日,算是生死之交。可這般機密之事,怎能隨口就說出來?

「危急關頭,誰會來救命呢?隻有靠我們自己了。」三姐卻已放過了前麵那茬,分析道:「說是十萬大軍,這中間又有多少根本不可能上戰場的水分呢?況且京城之中還有一座糧倉,勛貴富豪之家存糧眾多,城內水源也不少,而城外怎麼耗得起。況且賊寇在外城中劫掠屠戮,必不會有百姓投效;內城之中的勛貴即便有異心,也出不得甕城。」

許朗也接話道:「隻要二聖召集外麵的兵馬打回來,京城之圍迎刃而解。」

承德、遵化、順天這三府,分別駐守著京營五萬大軍,那才是真正兵強馬壯日日操練的軍士,又世受皇恩絕對忠誠,隻要消息傳到那邊,京城的危機不到五日就能平安解決。

隻是許朗此時依舊灰心喪氣,叛軍甚至沒有攻破甕城,皇城外戍守的三千羽林衛都沒出戰,二聖連帶太子就急急忙忙要逃跑,就這麼怕死嗎?

如此懦弱畏怯之人,真的能做國家的君主?

「久不見兵戈,久不聞血腥者,是這樣的。」

三姐卻如知道他心中所想一般,語帶蠱惑,「你看京城之中以榮寧二府為首的諸多軍功起家之勛貴,他們的子弟有多少人站出來為自己、為城中百姓而戰呢?」

「太子如今是不是一邊珍饈美味,一邊憂國憂民呢?」

「二聖提前得了消息,雖說是匆匆出逃,但我相信這一路上也有禦廚相隨,衣食不缺。」

「這些淪為賊寇的流民是因何來到京城,因何被野心家鼓動攻打京師?」

三姐最後深深看了許朗一眼,將未盡的一句話表露於無言之中,隨後轉身走下甕城。

她來到百姓之中詢問倪二、金鐵匠等人是否願意從軍之時,出乎三姐的意料,竟有許多人爭先恐後地想要與她一起上陣殺敵,三姐隻好按照昨夜她見到的情景,挑了二十位作戰勇猛且身上沒有傷勢的百姓充作親衛。除了金鐵匠倪二是舊識外,更有五位武藝出眾的婦人姑娘,迅速與三姐熟悉起來。

三姐便同許朗告辭後,帶著自己人準備回賈府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穿成清太子後開始逃離京城[清穿] 潘金蓮進門後我黑化了 係統要我攻略琴酒 女尊:相公別鬧了 快穿瘋批神明的掌心寵 重生後,我成了暴君的黑蓮花 漫步仙途 家有禦姐,不敢戀戰 乾坤說書人 第76號探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