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打騾子馬跟著驚(2 / 2)

加入書籤

「活字典」輕輕一笑,繼續說:範蠡可是了不起的人物,經商致富,後來富可敵國。相傳範蠡在經商中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們在市場買賣東西都是用肉眼去估,一堆兒一塊兒,根本估不準啊。於是,他就從生活中得到靈感,發明了「秤」,並用南鬥六星和北鬥七星在秤杆上做標記。有了秤,交易就公平多了。時間一長,範蠡又發現了問題,一些心術不正的商人賣東西時缺斤少兩,坑人害人。他就把秤改進一下,在南鬥六星和北鬥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祿、壽三星,以十六兩為一斤。範蠡這樣改的目的就告誡做生意的人必須光明正大,不能賺黑心錢、昧心錢。他四處去說:「經商者若欺人一兩,則會失去福氣和幸福;欺人二兩,則後人永遠得不了『俸祿』,意思是做不了官;欺人三兩,則會折損『陽壽』,意思就會短命!」

眾人都愣住了,沒想到缺斤少兩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童氏三魔」三人的臉色都不太好看了。

「打騾子馬驚啊。」

「這個『活字典』真厲害啊,以後就叫他『活神仙』算了。」

「扯蛋!他又不是算命先生?剛才他自己不說了嘛,這是『道』,做人要講『德道』——不對,是德行。德行不行,啥都不行!」

……

坐得近的人們,開始交頭接耳了,不明用眼睛的餘光瞄著「童氏三魔」。

此時,三人的臉已經成了豬肝色了,「二魔怔」氣得鼓鼓的,要不是有「大蘑菇」拉著他,恐怕當場就要發作了。

「活字典」還是笑眯眯的,「啪」的一聲拍了一下筷子,捋了捋山羊胡,字正腔圓地說:當然,範蠡這麼說可不是魔咒,更不是迷信。是想讓人們心中有敬畏、有忌憚,交易就公平了許多。於是,秤這種計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傳了下來,直至今天。這期間,凡是心術不正的,指望在秤上做手腳坑人掙錢的,早晚會有跌跤倒黴的那一天,有一個算一個!所以說,人最難控製住的就是「貪欲」……

…………

聽了「活字典」格根講的關於秤的故事後,「童氏三魔」並沒有「大徹大悟」,隻是覺得很犯忌諱。於是,三人「放下屠刀」,轉身——撿起了「機關槍」。

「掙錢才是硬道理」,這是「童氏三魔」的原則和底線。多方與「高人」聯係,學到了「高招兒」——使「痘兒」。就是從市場賣肉的那裡要來豬「痘兒」——通俗地講就是豬身上的一種病毒吧,有「痘兒」的豬肉是不允許買賣的,被防疫站查到要挨收拾的,所以這些都是在「地下」進行,上不得台麵。「童氏三魔」去誰家收豬時,就把準備好的「痘兒」藏在指甲縫裡,假裝說「這豬一瞅就是『痘兒豬,埋了算啦」。主人當然不同意,於是,「童氏三魔」就出一人去驗驗,要扒豬眼睛或者是摳豬舌頭,假模假式地「表演」起來,然後一臉厭惡地把事先藏的「痘兒」展現出來了……

有「痘兒」的豬絕對是病豬,按防疫規定發現了需要就地掩埋的。於是,「童氏三魔」就用很少的錢買到了大肥豬。那天,到臨村收豬,那戶人家還說在月牙河村有親戚,希望「高抬貴手」。「童氏三魔」嘴上答應的很好,還是用了「陰招兒」,結果被人識破了。這還不算,三人竟然威脅人,大致意思:如果他要是說出去,他家的豬就沒好兒了,半夜三更就有可能蹬腿兒一命嗚呼……

「童氏三魔」再坐不下去了,起身就走。他們感受到背後是大家火辣辣的目光,把衣服都能烤糊巴的那種。

後來,在月牙河一帶還形成了一個流行語,如果說某個人腦子有病或者為人處事很差勁,往往要說上一句「你有『痘兒』吧」或者是「真有『痘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成功離不開青梅 半緣半君半休書 老公失憶後我不裝了 神捕高進 我的世界不可能有神奇寶貝 重生之閃耀1993 快穿之我才不做瑪麗蘇 醉玉翻香 一婚到底 重生七零:團寵娘親萌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