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遊手好閒「四金剛」(1 / 2)

加入書籤

夏日酷暑,除了河水之中,樹陰下也是村民納涼聊天的好去處。

李三福家的門口有一株大榆樹,可有些年頭了,具體樹齡李三福都說不清,反正是比他的年齡都大,估計和月牙河畔的那排大榆樹差不多。樹乾粗壯得一個人是摟不過來的,樹皮褶皺縱橫、溝壑深陷,飽經風雨滄桑。

榆樹大都有一個特點,樹乾都不是筆直入雲的,特別是這株老榆,七拐八彎,似乎盤旋著「擰」著生長,顯示其無比的倔強與個性。樹冠巨大,投下直徑二十米左右的陰涼。樹下,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放了一個四四方方、平平展展的石台,都已經磨得光光亮亮的,估計對古玩內行的人會說這就是「歷史的包漿」。

…………

午後,熱浪正猛,李三福在自家門前的老榆樹下與另三個人聚齊。開始了一場關於「黑驢」的交流,算是落實趙有亮「指示」的一次「碰頭會」吧。

另外三人就是——王守會、吳仁青、穀滿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今這四人在月牙河村可是響當當的人物,絕對是「後起之秀」,江湖人稱「遊手好閒四金剛」。

先說說穀滿倉吧,蒙古族,他是四人中的「老大」,今年四十七歲,高個兒、長臉兒、肥大的肚腩。「滿倉」有意思是「糧食滿倉」,但是他沒有按父母的意願來,以前基本上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如今有了扶貧好政策,加上媳婦孫琴的勤勞能乾,日子逐漸過起來了。穀滿倉能說會道,頭一次接觸的人肯定會被忽悠得暈頭轉向。要說特點嘛,就是唱歌比較好聽。還有一點是特別節儉,記住,是「節儉」而非「勤儉」,因為「勤」字和他不沾邊兒,說白了就是——小氣、摳門兒!

王守會是漢族,現年五十三歲,四方臉,不知道從哪兒學來的,這兩年還留起絡腮胡兒,臉上小坑小窪兒的不是很平整。王守會的妻子叫「烏日娜」,蒙古族,名字翻譯為漢語的意思是「巧女」。心靈手巧的她做奶豆腐的手藝那是遠近聞名、堪稱一絕,隻是——家裡被王守會耍錢輸得根本沒錢買奶牛或者買牛奶,她的手藝無用武之地了。

吳仁青,年已關百,十裡八鄉都著名的懶蛋子。媳婦名叫何婉……

李三福就不用細說了。他妻子叫牡丹,蒙古族,名字卻不是蒙古語,不用解釋了,一看就明白。

「遊手好閒四金剛」聚齊後,李三福引入話題的方式就很特別——從吃切入。對於吃貨外加懶鬼來說,談美食比談美景甚至比談美女更具誘惑力,因為在他們眼裡,世界上的物質就分為兩大類——能吃的和不能吃的。

談了半天,穀滿倉已經猜出李三福話中有話了,但是他不能挑明了,說:三福,你這七拐八繞離不開驢,還是純黑純黑不帶一根雜毛的黑驢,不會是要請我們吃驢肉吧?

話不多,坑卻挺大。李三福能否跳出穀滿倉下的「套兒」呢?

…………

袁野趴在窗台上向院外望去,眉頭擰著想心事。突然,旁邊的手機有微信來的聲響,他很激動地抓來打開,臉色又恢復到無奈的狀態……

…………

穀滿倉說話向來都是綿裡藏針。他不緊不慢地拋出讓李三福請客兒的「套兒」,立即得到王守會與吳仁青的回應。

「真的嗎?我可知道紅樓市區有一家驢肉館,小店兒不大,老好吃了。都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那可是好東西啊。」吳仁青的哈喇子都要流出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成功離不開青梅 半緣半君半休書 老公失憶後我不裝了 神捕高進 我的世界不可能有神奇寶貝 重生之閃耀1993 快穿之我才不做瑪麗蘇 醉玉翻香 一婚到底 重生七零:團寵娘親萌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