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世畫(上)(1 / 2)

加入書籤

對於寶蘭坊,漪如很是野心勃勃。

這日,她從市麵上搜羅了所有種類的脂膏,帶回了孫勉家裡。

「先生覺得,這些脂膏有什麼差別?」她問道。

孫勉道琢磨了一會,老實道:「並無多大差別。脂粉香油,製法皆古已有之,各家做出來大體相當。寶蘭坊的長項在於脂膏,做得比別家細膩,風評甚好。」

漪如頷首:「我聽說先生對脂膏水粉的製法鑽研頗深。」

孫勉笑了笑,道:「談不上鑽研。寶蘭坊的脂膏製法,本就有祖傳秘方。在下自幼鑽研,有些心得罷了。平日無事,便喜歡自己嘗試改進,若覺得好,就用到方子裡,久而久之,則自成一派。」

「既然如此,寶蘭坊的脂膏口碑好,銷路怎限在了廣陵本地?」

「因為寶蘭坊出貨著實不多。比如麵脂,坊中的工匠也就十幾人,在下帶著做上一月,也不過出百餘斤罷了。」孫勉道,「再者,寶蘭坊用料極好,價錢也就比別家更貴一些。既然貴,銷路自然就是不好了。」

漪如露出了然的神色。

幾天之後,她又來找孫勉,將一隻小陶盒放在他的麵前。

孫勉看去,隻見這陶盒與寶蘭坊從前來裝脂膏的盒子小了許多,白陶素麵,內裡上釉。陶盒的麵上,印著水紅色的團花,中間包裹著「寶蘭白玉髓」五個字。

「寶蘭白玉髓?」孫勉一愣。

「我為麵脂新取的名字,如何?」漪如道,「寶蘭坊的麵脂既然比別家的好,便不能跟別家的名稱混在一處。將來,寶蘭坊的麵脂,便用這名字來賣。」

孫勉讀過書,知道這白玉髓的典故。

吳國孫和的愛妾鄧夫人,孫和與她嬉鬧時,誤傷了她的臉頰,血流不止。孫和令太醫為其醫治,太醫用白獺髓、雜玉、琥珀屑調製為傷藥,敷在鄧夫人的傷口上,不但傷口疤痕全消,還讓鄧夫人愈加美貌。

這則典故流傳甚廣,也有不少人試過按照其中所述做出神藥來,可不但費錢費力,還毫無用處,做妝物的人都知道這不過是編出來的罷了。

而漪如給寶蘭坊的麵脂取名白玉髓,既合了這典故,也朗朗上口,倒是另辟蹊徑。

寶蘭坊如今是漪如的,孫勉對麵脂換個名字並無異議,卻對那陶盒皺起了眉。

他拿起陶盒來端詳,片刻,搖頭:「這陶盒著實太小。原來的瓷盒,每盒可裝三兩麵脂,這個隻能裝一兩。」

「裝這麼多做什麼。」漪如道,「先生可曾打聽過,三兩麵脂能用多久?」

孫勉一愣,想了想,道:「能用半年?」

漪如心裡嘆口氣。這些天,她看下來,發現孫勉是個十分老實的人。他對麵脂的製法很有心得,也喜歡在坊中埋頭製作,但經營才能著實一般。寶蘭坊的東西雖好,卻做了多年仍然做不起色,這恐怕並不單單是他父親欠債的緣故。

「半年是用得極快的,且還是有錢人家的用法。尋常人家,花二百錢買一盒麵脂來,總要省著些,用上一年也不稀罕。」漪如道,「大多數人一年才買一回的東西,再好也賣不起來。遑論同樣的分量,別家隻賣一百五十錢,寶蘭坊自然便賣得不如別人了。」

孫勉訕訕:「雖是貴了些,但寶蘭坊用料和手藝都是上乘,名聲在外。」

「無論那盒子裡裝的麵脂有多少,價格高,買的人定然就少。」漪如耐心地解釋道,「而先生每月的人工耗材成本都是出定的,攤下來,自然是掙不到什麼錢。」

孫勉看了看那陶盒,明白過來:「故而娘子的辦法,是將分量做小?」

漪如拿起那陶盒,道:「我等將原先的大盒改作用這小盒來裝,一盒六十錢。如此一來,無論貧富都能用得上,銷路自然也就打開了。」

「六十錢?」孫勉睜大眼睛:「那豈非比原來賣得還便宜?加上這陶盒,也要成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一婚到底 重生七零:團寵娘親萌寶多 我的學生絕不是學渣 又見古劍 漫威之老爹古董店 暖婚甜寵 我在鬥羅治國理政 新五胡明月 婚短情長,再愛請排隊 我的絕色大小姐未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