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鬼(2 / 2)

加入書籤

「我沒事,我身子可康健了,你放心。」名喚「少容」的女子擺擺手,安撫道,說罷她又去看史賓娘,麵色呆了呆。

「小曼,原來這世上還有比你更漂亮的姑娘。」

那早已是陰世鬼的女郎忍不住笑了笑:「天下何其大,自有容姿遠勝於我之人,況我生前不過略有薄名也無非占著同輩遠去的光」

嘆息的聲音在她目光落到史賓娘臉上時驟然一停,女鬼愕然道:「你賓娘?!」

在女鬼微笑時,史賓娘看見她臉頰上顯露出來的一對酒窩,腦子裡終於抓到那一絲熟悉感:「小曼?你怎麼也死了?!」

史賓娘、史連城和吳小曼,生前都是同一座城裡的姑娘。

史賓娘是當地太守的獨女,史連城和吳小曼則是當地望族千金,她們自幼相識,曾經是玩得不錯的手帕交。

後來史連城史賓娘相繼早夭,因著各自父母不願相信自己嬌女就此離去,將她們的屍體以遊方道士秘法藏於家中,並未舉辦葬禮告知天地,更未在城隍廟中上香消名,自然就沒有給女兒燒去「為酆都天子閻羅大帝發給路引」。

這「路引」是人死之後亡魂去往陰曹地府的憑證,若無此路引,亡魂便通不過鬼差的巡查,進不去鬼門關。

史連城和史賓娘的魂魄在人間流浪,憑著感覺被牽引至夔州陰陽界,在鬼門關前徘徊不定,始終無法進去。

彼時此間地府隻以為巽風要尋鬼差辦事,為他準備了一排老吏供其驅使,巽風瞧了眼因要擴建而亂糟糟的地府,轉身在鬼門關拎了倆幽魂,便是史姓二女。

史連城和史賓娘在陽間流浪時損了不少精魂,因而記憶有損,跟在巽風身邊後,她們損去的驚魂才慢慢回來,也逐漸想起過往,但還未回鄉去看一眼。

便也不知曉,她們的手帕交吳小曼竟也在十九歲時喪命。

這次重逢後,史連城察覺到其中或有秘辛,花圃並非談話之所,她們便將吳小曼和那自稱「少容」的女子帶回客棧仔細詢問。

吳小曼生前接連兩次未婚喪夫,縱貌美性溫,也再沒有人家敢上門提親。她的父親吳侍禦急上了火,卻也無能為力。

十九歲的上元節,吳小曼去逛十王殿,被個無賴瞧中了相貌,當夜翻牆入她的臥房,殺死她的侍女後欲要強迫於她。吳小曼一介柔弱女子,怎是個強壯的男人對手?拚死抵抗之下,無賴氣上心頭,竟一刀削去她頭顱,要了她的命。

吳小曼年紀輕輕便枉死,自然心有怨氣,魂魄欲尋閻王殿處陳怨,卻不曾想她的頭顱在之後不久竟然被一綠麵赤須的紅衣男子提走,換在另一個陌生女子身上!

那男子濃髯紅須,周身煞氣環繞,逼得剛為魂靈的吳小曼不敢接近,隻要靠近一點就能察覺到自靈魂深處傳來的恐懼。

吳小曼隻好等那男子離去,方才敢靠近這位被換頭的女子。她親眼瞧見那女子第二日晨起,扌莫到脖頸間一手鮮血,驚聲尖叫,又從水盆裡瞧見自己滿臉血汙,更是驚駭萬分。

這女子丈夫聽到動靜,自門外走來告訴女子,是他拜托地府陸判為她換了美人首。

對於這位名叫「少容」的女子而言,一覺醒來自己麵目全非,和丈夫告訴她的緣故哪個更令她驚怒,吳小曼彼時並不知曉。

直到少容在換頭之後,慢慢能看見她的魂魄,便斬釘截鐵告訴她要換回來。縱貌若無鹽,那也是她自己的臉,且吳小曼枉死卻不能以全屍下葬,這是她丈夫的過錯。

二女達成共識後,便瞞著少容的丈夫朱爾旦私底下尋找遊方道士和尚打聽情況。這時吳小曼倒是想起早逝友人家中正聘有這類道士,便請少容上門前去詢問。

熟料那道士瞧見少容脖頸上紅線臉色大變,直說自己幫不了她。

少容並不甘心,她似乎心裡也存著什麼事情,要找道士問清楚。道士架不住她的哀求,便給了她們兩張黃符紙,一瓶牛的眼淚,指引她們前去夔州尋陰陽界,那裡有鬼差在人間的府邸,或能尋到鬼差相助。

這便是她們來到夔州的緣由。

史賓娘說完這一串情況,眼巴巴望著巽風,道:「老板,小曼這個事情該怎麼辦呀?」

巽風還沒開口,他膝上的貓兒倒是直接說道:「欲迫民女,按律當閹;害人性命,以命償命;辱人屍首,□□麵目,合罪該殺。」

語氣凜然得不像是貓兒被捏成一張餅時喵喵喊出,倒像端坐高堂之上發號施令。

巽風捏捏它的胖爪,又揉揉它的耳朵,異色眸子裡泛起點點星光。

半晌,他收回落在少容與吳小曼身上的目光,道:「合該如此。」

吳小曼鬆了口氣,少容卻慌了:「這位大人,我夫君他以前不是這樣的!」

作者有話要說:小王帶小林搞事去了,巽風這邊推個聊齋小副本,是個比較知名的故事。

關於這個故事,我覺得不管是劇版還是原著,陸判都最該死。劇版好歹有懲罰,原著竟然屁事沒有,氣死了。

感謝在2022-04-20 23:59:11~2022-04-22 23:46: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初梣子 5瓶;夜闌聽風雨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協議精分[穿書] 論直球撩到男神的可行性[重生] 穿到冰山O的高中時代 我靠沙雕新聞爆紅 愛了很久的朋友 少主的炮灰亡夫 王子與惡龍 身為神明,我四處擺攤 標簽式超英角色扮演遊戲[綜英美] 柯學養崽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