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公主畫像,彼得的法語老師到了(1 / 2)

加入書籤

彼得其實對各位公主並不期待,因為心中已有人選,就是索菲亞。

僅憑順應歷史潮流,減少變數來看,就該選索菲亞無疑。

他是有信心鎮壓這個葉卡二世的,畢竟在原來的歷史中,索菲亞成為皇儲妃幾乎整整九年,哪怕再受冷落,都是老老實實。

可是如果選其他公主,那後麵的歷史是什麼他就不知道了。

他不可能賭這麼大。

彼得看著畫像。

對於一位公主,如果以後世的心態隻聽名字或隻看身份的話,那應該是個超級白富美,很容易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愛與正義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可這是十八世紀。

正常來說,安娜女皇統治時期,以斯拉夫土味的審美為主,也就是以安娜女皇為模板,有著棕熊一般的健壯體魄,單手能舉起元帥金杖。

這種審美影響因素很多,有氣候原因,有13世紀斯拉夫人為了逃避蒙古帝國欽察汗國的統治帶來彪悍民風,有俄羅斯和烏蘭本地哥薩克為了生存而養成的粗獷。

在法國文化侵襲之前,用彼得前世看過的一本小說來描繪,俄式和德式普遍的審美就是結實的月要部、龍騎兵的步伐、從脖子到腳跟無可非議的平麵、背後看上去就像是套著花布的橡木、足以平舉元帥杖的手臂。

而那些細月要女人,就被稱作像馬蜂一樣,一掰就折,身材凹凸有致的女人,也被認為是病懨懨的,連生孩子都會難產。

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法國的路易莎公主或許不是這樣。

但是再次看到畫像,他開始懷疑路易莎公主的品種。

或許,她其實是個純種的俄國人或哥薩克?

要是安娜女皇還在世,她看到一定會非常喜歡,畢竟是論身材,兩人都很相似。

而拿路易莎公主對比,姨媽這位俄國女皇竟然成了好看的女人,而那位阿黛拉伊德公主殿下,才更像一位法國公主。

雖然阿黛拉伊德是大臉盤子,但現在年紀小,嬰兒肥也說的過去,再加上兩個臉蛋兒都是紅紅的,顯得倒有些健康可愛。

將路易莎公主的畫像特征記下,彼得就讓人撤了下去,隨後簡單問了下新聞報的情況,米爾科夫斯基的回答在他意料之中。

農奴基本不識字,市民識字的比例也不大,新聞報的發行主要是給貴族和官員們看的,但即便如此,把一個女人吊在新聞報門口,不僅為貴族們津津樂道,也成了民眾中口耳相傳的頭條新聞。

一時間,他這位殿下的知名度更高了一些。

聖彼得的市民們仿佛和他親眼看到似的,對他在八卦方麵起了認同之心,感覺距離和拉近了許多。

這個效果他已經很滿意了,先留個第一印象,在貴族中他依然顯得不務正業,連新聞報這種官方性質的報紙都能把那種畫像刊登出來,貴族都覺得他還是那麼荒唐,但在民眾中,他這是掃盪風氣,樹立了新的形象,總比以往要強的多。

而就在彼得讓人把畫像撤下去時,一輛轎式馬車正從科學院駛出,看到這輛轎式馬車的人都露出羨慕的目光。

因為輪子和車體都是用鍍金材料做成的,套馬的馬具是用柔軟的紅色上等羊皮革製成,更關鍵的是,在馬車的車身上,有皇家徽章標記。

能乘坐這樣馬車的人不是皇室中人,就是受到邀請的尊貴客人,可這裡的人是誰?

有人通過透明的玻璃窗看去,看到了副研究員羅曼諾索夫,不禁吃了一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雙城:我成了雙姐妹親爹 生活在農村的鹹魚明星 請公子斬妖 全球選召隻有我知道劇情 大明:我攤牌了,我是皇帝 超能力者的Mafia存活手劄 和離後嫁給前任他爹 快穿係統之女配逆襲計 最強裝xx係統 全球末日:庇護所無限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