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星遠的發展規劃(1 / 2)

加入書籤

送走王景後,羅凡靠在椅子上,不由的想起了他從那家音樂公司跳槽的原因。

前世大概是2013年底,zf就開始出手乾涉音樂行業了。

到了2014年,各種相關的法律出台,音樂行業從一開始的混亂,變的井然有序起來。

然而對於一些巨頭來說,正規化的音樂行業卻是直接變成了可以迅速套現的印鈔機器。

隻要你有資金,有影響力,就能控製流量,進而控製娛樂圈,因為娛樂圈,說白了就是一種流量的集合體。

然後借助娛樂圈的流量去捧紅某個人,這個人的正版作品就是最好的流量變現手段。

例如某明星的一首單曲,售價三元,在不到十小時內銷量突破1333萬張,空降企鵝音樂年度暢銷榜榜首。

三天時間該曲銷售額超過9500萬元,四天破億。

這就是控製了流量效果。

當時企鵝敏銳的察覺到版權正規化的風頭,轉換了經營風格,開始進行投資扶持計劃,在音樂版權法律出台後,迅速購買各方版權,壟斷了80%的音樂,成為了最大獲益者。

而其他音樂公司,則是晚了一步。

阿裡本身對蝦米音樂就不夠重視,再加上公司的管理是個標準的外行,所以直接就被放棄。

至於百度,14年前就已經早掉隊了,不在討論範圍之類。

其他的一些音樂公司,也隻有網易雲抓住了機會,做了正版的網絡音樂,同時收攏了部分音樂版權,得以站穩了腳跟。

不過話說回來,羅凡覺得音樂其實沒有那麼賺錢。

因為音樂的本質是用來聽的東西,而廣告是用來看的。

前世羅凡看的一些網劇總會在播出到一半的時候插個演員拍的小廣告。

因為電視劇是視頻,而且是劇中演員拍攝的,大部分用戶也就選擇忍了。

可要是聽音樂的用戶,聽到中途,突然插入了一段廣告,這會是什麼後果呢?

就算你聽了這段廣告,這首歌就變成免費的了,也會被用戶罵死。

用戶對音樂A的廣告所能接受的上限,最多最多就是點開A時候的那幾秒,就這還有很多用戶點擊跳過。

因此流量主要的變現方式廣告在音樂上就不成立了。

即使後來音樂可以實行正版收費,甚至是會員才能聽歌,但相較於高昂的版權費,下來其實沒什麼賺頭。

所以在羅凡看來,做音樂,其實不是為了收那點版權費,會員費,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搶占用戶時間。

現在的互聯網市場,為了流量打破了頭,而流量的本質說白了就是用戶的時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為妻難賢 重生八零:錦鯉嬌妻有點辣 奶爸把女兒疼上天 快穿:偏執反派在我懷裡奶唧唧 穿越者係統竭誠為您服務 我真的是金手指啊 絕世凶僧!橫沖直撞 不裝了:我就是女魔頭 邪眼:淩駕於眾神之上 嵐星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