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國家法統】(1 / 2)

加入書籤

「先生,前麵是貝拉裡鎮。過了此鎮,再走一天就能到國都。」

聽著向導的介紹,王崇不由拿出千裡鏡,騎在馬背上仔細觀察。

追隨王淵來天竺的弟子,當以王崇職位最高。他已做了三年左副都禦史,隻要不犯錯誤,熬資歷也能升為右都禦史,到時候品級相當於六部尚書。

但王崇還是辭官了,一來報答師恩,二來覺得留在大明很沒意思。

小皇帝擺明了要收攏大權,雖然不敢胡亂打壓王黨,但明裡暗裡還是有些小動作。

王崇身為王淵的得意弟子,又卡在左副都禦史的尷尬位置。他想要順利升遷,就得徹底投靠皇帝,這對他的品德和名聲都是巨大打擊。

寧為雞首,不做鳳尾,王崇果斷辭官出海。

當然,也有為家族考量。

王崇出身於金華王氏,書香世家,地方望族。這些年浙江商業大興,王家先是大量種桑養蠶,接著又通過王崇的人脈,率先弄到幾台蒸汽紡織機,成為金華數一數二的工廠主。

王氏家族的長老們,不滿足於隻是生產,又湊錢弄了一條海船,順利加入廣源會,專跑中日、中朝貿易線。

這兩條航線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王家又瞅準了新開發的天竺,但被天竺棉會卡著沒法操作,隻能運奢侈品前往古吉拉特國販賣。

王崇辭官出海,追隨王淵至天竺,就等於為金華王氏打通新商路!

相較於王崇的各種心思,戚繼光就要單純得多,因為戚家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了。

戚繼光有兄弟二人,父親五十六歲才生下他,六十二歲生下弟弟戚繼美。

等戚繼光成年之後,父親已經七十多歲,怎保得住祖上傳下來的土地?

歷史上,戚繼光十六歲繼承軍職,家裡煮一條魚都要分成兩頓吃。中午隻有魚頭、魚尾,他問妻子魚腹哪去了,妻子回答說自己吃了,結果晚飯時妻子又把魚腹端出來。

那時的戚繼光,好歹還能繼承軍職,這個時空則混得更慘。

因為他所在的衛所,已經被朝廷裁撤,一次性買斷世襲武官的職位。買斷軍職的錢,被官員克扣了一些,父親患病、喪葬又用去大半。而且,轉為民戶的戚繼光,立誌科舉做官,讀書又是一大筆錢。

直至今年,戚繼光終於扛不住,連吃飯都要妻子回娘家借米。

聽說太師王淵受封天竺,聽說王崇正在招募軍戶出海,戚繼光果斷帶著妻子隨行。他父母雙亡,家無餘財,無兒無女,隻帶一個糟糠妻,以及一個還未成年的弟弟,走得非常乾脆利落。

王崇這次出海,帶了千餘軍戶及家屬,攏共有五千多移民。

眾人來到鎮外,卻見一隊騎兵沖至。軍官勒馬抱拳,問道:「可是陛下的移民?」

王崇回答:「正是。」

那軍官告誡道:「且去鎮上好生戒備,貝拉裡鎮附近正在打仗。」

王崇問道:「有人作亂?」

那軍官解釋道:「小鎮周邊大山,有金、銅、鐵礦。金礦和鐵礦,天竺棉會已移交給朝廷,銅礦的礦主卻是個天竺貴族。這廝不願交出銅礦,竟召集百姓負隅頑抗,我等這便去滅了此獠!」

騎兵縱馬而去,王崇帶著移民來到鎮外,安營紮寨準備生火做飯。

漢人移民被勒令不許亂走,戚繼光與妻子王瑛各有差事。戚繼光自是幫著紮營,王瑛則與其他婦人,一起架爐子煮大鍋飯,還有婦人組織起來集體去河邊洗衣服。

紮營完畢,天色近黑。

戚繼光朝著鎮裡眺望,隱約發現許多漢人打扮,都穿著非常廉價的苦力服(大明版牛仔裝)。

此時雖然夜幕降臨,小鎮裡卻火光沖天,而且不時傳來敲敲打打的聲音。

這座小鎮因礦而聚,幾乎被佛山富商霸占,乃王淵治下最大的冶鐵基地。此外還有金鋪,主要是熔煉黃金,也兼職打造少量金飾。

此地的金礦被開采了數百年,已經近乎枯竭了,否則天竺棉會肯定不願讓出來。

當然,附近還有金礦,隻不過暫時沒被發現。

至於印度最大的金礦在科拉爾(班加羅爾附近),位於馬蘭港到沛陽城的半路上,已有兩千年的采金歷史。那裡不隻是一兩座礦山,而是一個長六千米、寬四千米的金礦帶。在另一個時空,隨著開采技術進步,露天金礦采完之後,又向地下開采,最深處地下3200米還有金礦。

科拉爾地區金礦,原為本地貴族所占,一人霸占兩三個礦山,用最原始的方法在采金。

被棉會股東發現之後,有幾個股東瞞著棉會,花錢辦理了購地手續,然後幾家私兵組成軍隊,打了足足半年才終於得逞,成功將幾座金礦給搶到手裡。

天竺棉會後知後覺,但已經悔之晚矣,金礦竟被幾個普通股東霸占,而且對方還事先在棉會辦理了合法手續!

於是,天竺棉會召開股東大會,集體逼著礦主們納稅,規定每年開采的黃金,拿出兩成上交給棉會做保護費。

王淵對此已經知情,但距離國都有點遠,暫時還騰不出手去處理。

處理方式其實很簡單,宣布全國金銀銅礦為國有,隻有鐵礦允許私人開采。之所以放開鐵礦口子,是用來刺激冶鐵和工商業的發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逆襲吧小田妻 騎著恐龍在末世 祁少你的寵妻額度已超限 港娛1975 奮鬥在瓦羅蘭 一人之下裡的愛情公寓 那年情深不知所起 校園花心高手 快穿宿主她比糖還甜 王牌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