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開元4244年】(1 / 2)

加入書籤

大明紹豐十五年,西元1546年。

正月初一,王淵在天竺正式建元,是為「鹹寧元年」,王淵又稱「天竺鹹寧王」。

鹹寧一詞,源自《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同時,引道教歷法,以黃帝誕生為兆始,鹹寧元年即「開元4244年」。

這年三月,天竺國開科取士,得進士六十六人。

因地方科舉係統還未成型,天竺國的第一次科舉,由王淵直接主考會試,連殿試這個步驟都免了。

出題內容也很扯淡,前十題皆為數學,接著是基礎力學,再後麵是基礎歷史,緊接著是公文寫作,最後的大題居然考《天竺國欽定憲法》,而且還開創性的實行了百分製。

考生成績,慘不忍睹,六十分以上直接錄為進士,四十分以上便可做地方公務員。

……

大明,北京。

對韃靼蒙古的戰爭,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明軍以六千傷亡的代價,徹底占領鬆遼肥沃盆地。

七月初,朱載堻接到天竺國書,批準王淵「天竺鹹寧王」之號,並派遣太監、行人及禮部官員,前往天竺給王淵補辦冊封儀式。

與此同時,朱載堻還得到天竺國的第一次科舉試卷。

朱載堻看得潸然淚下,對隨侍太監說:「老師創業維艱,想必人才奇缺,連開科取士都這般糊弄。如此科舉,秀才舉人都不用考,竟也隻取到六十六個進士。他建元『鹹寧』,必引『萬國鹹寧』之意,看來天竺依舊是邦國遍地。我聽送達國書的天竺官員說,老師剛剛就國,就遇到六國聯軍入侵。六國聯軍剛退,天竺北疆又亂起來,老師去年出征北伐,竟以半百之軀親上戰場廝殺。」

隨侍太監跟著擠出眼淚,紅著眼眶說:「天竺王如此艱難,陛下可趁此冊封之機,重重賞賜一些財貨。」

「自當如此,」朱載堻想了想,又說,「把禦廚也送一批過去,聽說天竺美食匱乏,老師上了年紀也該享受了。」

距離產生美,王淵走得越遠,朱載堻就越是想念。

若是不走,則必相看兩厭!

朱載堻懷念一陣,又對隨侍太監說:「老師寶刀未老啊,據遞送國書的天竺官員說,老師親率三千漢騎,餘者皆為異族騎兵。這些異族騎兵不堪用,決戰之時都猶豫不定。如此情況,老師竟敢隻帶數日糧草,奔襲千裡,孤軍深入,以一萬六千人大敗十一萬敵軍!那十一萬敵軍,也是有火銃火炮的,而且皆為百戰精兵!」

隨侍太監這次沒作假,是真的被驚到了:「這這這……天竺王不愧驍勇無雙。」

朱載堻又說:「傳令工部,讓他們選派一千工匠,舉家隨封舟送去天竺。老師的都城殘破不堪,聽說王宮已經幾十年未修繕,有些地方居然還透雨漏風。朕這個做學生的,怎能讓老師如此受苦?」

天竺國第一次科舉情況,很快傳到大明官場,接著又漸漸傳至民間。

物理門徒對此感傷不已,有人振臂一呼,數百人紛紛響應,結伴出海去支援先生建國。

普通官員,特別是勛貴子弟,完全把這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

至於京畿的落魄士子,則難免生出別樣心思。與其在大明屢試不第,不如出海去天竺參加科舉,說不定還能在海外謀得高位,再不濟也比天竺的士子學問更優。

這些落魄士子,尋求物理學院資助路費,然後結伴出海南下。到了南方之後,聽說呂宋的條件更優惠,童生以上就能領到銀子還分地。那也別去天竺了,直接跑到呂宋,瞬間變成小地主。不過嘛,也有篤定了去天竺的,畢竟到呂宋隻能當老師,而去天竺則可以科舉做官。

城西,王宅。

「三哥,要不咱們也去天竺吧,總不能讓父親獨在天竺打拚。」王騏有些坐不住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逆襲吧小田妻 騎著恐龍在末世 祁少你的寵妻額度已超限 港娛1975 奮鬥在瓦羅蘭 一人之下裡的愛情公寓 那年情深不知所起 校園花心高手 快穿宿主她比糖還甜 王牌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