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妙手偶抄】(2 / 2)

加入書籤

「咦!」

王陽明終於看到那首《竹石》,微笑點頭道:「此篇佳作,諸君請共同鑒賞。」

首先把詩傳給席書。

席書隻覺眼前一亮,又看到作者名字,頓時舉杯飲盡,贊道:「此詩當佐酒三杯!鈍窩先生,你來品一下。」

宋炫接過詩篇,心中默誦兩遍,也舉杯喝酒:「此詩不但應當佐酒,我還想為它作一副畫。」

在座文士都覺稀奇,當即不顧禮儀,紛紛探頭過來圍觀。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一個文士大聲吟誦,不由拍手贊嘆:「以詩觀人,足見風骨,此為君子詩之典範。我也當佐酒三杯。」

另一個文士問道:「敢問這位王淵先生是何人?」

王淵立即起身說:「小子不才,不敢受先生之稱。」

眾人大為驚訝,沒想到此詩作者竟是少年,全都開始思索究竟是哪個王家子弟。

就連宋公子都難以置信,他隻知王淵八股做得好,沒成想居然還會寫詩!

沈師爺捋著胡須介紹道:「此子名叫王淵,吾忝為其蒙師,席副憲為其座師,陽明先生為其業師。他還曾在宋氏族學求學兩載,亦受過鈍窩先生教導。」

「果然名師出高徒!」

眾文士紛紛贊嘆,也不去想王淵是哪家子弟了。

沈復璁是真的會說話,明明王淵寫了首好詩出來,硬生生借此把王陽明、席書、宋炫,以及他自己誇了一遍。

宋炫雖然沒有親自教過王淵,但好歹是他宋氏族學出來的。在接受恭維的同時,也不吝提攜,笑問道:「王淵,我記得你年齡不大吧?」

王淵拱手道:「剛滿十四歲。」

「神童也!」

眾文士更加驚嘆不已,貴州哪出過這般俊秀人物?

在一片稱贊聲中,宋炫對王陽明說:「學生都如此優秀,陽明先生定然才深若海,不如請先生也作詩一篇,讓我等蠻地文人大開眼界。」

這種裝逼的事情,王陽明十多歲時經常乾,隨口念詩就能震驚四座。可他現在早已內斂,隻有興致來了才會寫詩,懶得跟眼前一幫窮酸文人廝混。

「若虛。」王陽明喚了一聲。

「弟子在!」王淵立即起身。

王陽明問道:「我也沒教你如何作詩,你這首詩是怎麼寫出來的?」

王淵瞥了沈師爺一眼,瞎扯道:「先生近日讓我背誦古詩,或有所得,今天稀裡糊塗便作了一首。」

「既如此,」王陽明壞笑道,「你來幫為師作詩一首,點評今天的詩會。」

作你妹的詩啊,還要用詩點評詩會!

王淵頓覺頭疼不已,一時間想不出該抄哪首。他拖延時間道:「先生,我可以先品鑒一下在座諸位的詩篇嗎?」

「拿去。」王陽明把其他人寫的詩稿遞過來。

王淵裝模作樣品詩,大腦卻在飛速運轉。突然,他對沈師爺說:「李杜詩篇萬口傳。」

「啊?」沈復璁愣了愣,以為王淵把第一句作出來了,贊許道,「不錯。」

王淵又對王陽明說:「至今已覺不新鮮。」

王陽明品了一下,微笑道:「你這詩口氣太大,怕是不好收尾啊。」

「呼!」

通過對二人的試探,王淵總算鬆了一口氣,看來這首詩還沒問世。他立即揮毫灑墨,將全詩抄在紙上,同時告誡自己以後不能再裝逼。

《論詩》: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四座皆驚。

就連王陽明,表情都有些詫異。

如果說之前那首《竹石》,還有可能是王淵舊作,那這首《論詩》肯定是現場作出。

王陽明讓他點評詩會,他就整出一首《論詩》,完全切合此刻情景。

順帶的,王淵還把在場文士都誇了一遍。

至少那些文士,會認為最後兩句是在誇自己,因此在驚嘆王淵詩才的同時,又對王淵這個少年印象極佳。

專好吟詩作對的才子,乾實事雖然沒啥卵用,搞宣傳卻是一把好手。估計就在這個月內,今日詩會便能傳遍貴陽文壇。而神童王淵的大名,也會隨著那兩首詩,從黔中地區逐漸擴散到整個貴州。

宋炫此人愛詩成癡,見到兩首好詩還不過癮,說道:「王淵,不若以孟夏為題,你再作一首如何?」

王淵別說寫詩,就連抄詩都抓瞎。他直接堵死後路,說道:「鈍窩先生,小子從來沒學過作詩,連作詩的規矩都不懂。剛才這兩首,隻是偶得而已,實在作不出來了。」

宋炫哈哈大笑:「好個偶得,一下子就偶得兩首。」

眾文士都跟著笑起來,他們才不相信王淵的鬼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逆襲吧小田妻 騎著恐龍在末世 祁少你的寵妻額度已超限 港娛1975 奮鬥在瓦羅蘭 一人之下裡的愛情公寓 那年情深不知所起 校園花心高手 快穿宿主她比糖還甜 王牌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