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回家】(1 / 2)

加入書籤

王淵回到貴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謝席書和沈復璁。

一個是他的道試座師,一個是他的授業蒙師,考上解元不但要去拜謝,而且還得封一個大紅包。

席書非常高興,不待王淵跪下,就扶他起來說:「若虛果然是神童,哈哈!」

王淵笑道:「多虧幾位先生栽培教導。」

沈復璁明顯已經成為席書的心腹,此刻坐立言行都非常隨意。他捧著茶盞問:「何時啟程赴京?」

王淵答道:「等回山寨與家人團聚,逗留幾日,便要出發。」

「確實該早些啟程,京城氣候乾燥,南方人可能會水土不服。你到了北京,應在客房置一水桶,便不會動輒流鼻血。」席書說起自己的進京趕考經驗。

明代北京的空氣質量很差,常有沙塵暴肆虐,甚至遼金時代便已如此。

根據《明實錄》記載,在大明朝二百多年當中,有九十五年出現大型沙塵暴。除了農歷六月、七月沒有沙塵暴,其餘月份都曾有過沙塵暴出現:「其山童,其川汙,其地沙土揚起,塵埃漲天!」

會試在春季舉行,恰好是北京沙塵暴的多發季節!

席書聊了一些進京赴考的注意事項,又問起王淵在昆明的際遇,便拉著王淵和沈復璁去喝小酒。

經沈師爺介紹,王淵才知貴州此時的詳情。

魏英被貶到雲南當左布政使,現在貴州沒有督撫。

郭紳去南京當太仆寺卿之後,新任左布政使叫高崇熙,之前乃是四川右布政使。此人是被劉瑾提拔的,沒有其他原因,僅僅因為高崇熙是山西人——劉公公最喜歡提拔陝西老鄉,接著便喜歡提拔山西籍官員,其次才輪到四川、雲南、貴州這些中榜地區。

歷史上,高崇熙僅在貴州任職一年,便調回四川當巡撫平叛。後來被言官彈劾下獄,押解途中遭反賊殺害,朱厚照還親自為他寫了一篇平反祭文。

席書笑著說:「高方伯剛到貴州時,我等皆視其為閹黨,不曾想竟是一位乾員。他將政事都交給朱參政,自己則全力統籌剿匪,如今已徹底打通從貴陽到播州的驛道。」

看來這位新來的左布政使,已經在貴州打開局麵,至少不會被誤以為是閹黨。

至於朱參政,此君名叫朱璣,由按察副使提拔為左參政。

朱璣乃是王陽明的迷弟,把帶在身邊的兩個兒子,全都送去給王陽明當學生。

一子叫朱光弼,連鄉試都懶得去考,畢生致力於傳播心學。

一子叫朱光霽,升按察僉事之後不去赴任,認為自己已經嘗過做官的滋味,辭官之後也跑去傳播心學。而且他為官清廉,回鄉之後家徒四壁,還把兒子也培養成心學門徒。

王陽明書信中提到的「朱氏昆仲」便是這二人,王淵跟他們的關係還不錯。

同學的爸爸負責貴州政務,王淵如果繼續留在貴陽,那也是可以混得很滋潤的。至少一半以上的貴州高層,都跟王陽明關係密切,這就是拜對了老師的好處。

拜別席書和沈師爺,王淵又去拜訪宋公子,還把金罍也帶上。

果然,金罍與宋公子一見如故,直接搬去宋氏族學居住,每天跟宋公子、宋校長(宋炫)吟詩作對。

從貴陽回穿青寨的道路暢通無阻,在新任布政使高崇熙的鎮壓之下,叛軍地盤已經縮到貴州東北角。

但始終無法徹底平亂,苗族叛軍還有兩三萬之眾,而官軍已經糧草不夠了。宋氏土兵守城有餘,拉出去打野戰必然抓瞎;安氏則陷入三子內鬥,安貴榮硬拖著就是不死,拚命扶持長子也無濟於事——長子太過殘暴,不得人心,安貴榮甚至生出廢長立賢的心思。

再次回到穿青寨,王淵發現許多新麵孔。

都不用方寨主下山招攬,那些戰亂中失去家園的流民,有不少選擇跑去投奔穿青寨。寨中人口暴漲到兩千多,幾乎翻了一番,到處都能見到新開墾的土地。

「二哥,這就是你家?」周沖感到非常詫異,他一直以為王淵是富家子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逆襲吧小田妻 騎著恐龍在末世 祁少你的寵妻額度已超限 港娛1975 奮鬥在瓦羅蘭 一人之下裡的愛情公寓 那年情深不知所起 校園花心高手 快穿宿主她比糖還甜 王牌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