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禮經魁預定】(2 / 2)

加入書籤

這段話,是《禮記大全》批注裡沒有的,也是前人沒有記述的。出自王陽明結合《朱子語類》,對《禮記》的深入理解,而且沒有給其他弟子講過,隻在王淵請教學問時隨口一提。

王陽明搖頭笑了笑,提筆寫出評語:「事親事天,發揮透徹。此作文氣平正,當錄之。」

溫仁和的評語則一如既往誇贊:「事親與事天,無外乎愛以敬。此作文旨如舊,然天地父母卻出新意,暗合朱子之語類,發人深省,令吾茅塞頓開。觀諸士子之作,無逾此篇者。當為此次《禮記》第一!」

會試文章講究中正平和、淳樸簡潔,但若能寫出符合朱熹理論的新意,絕對可以讓閱卷官興奮莫名——這比寫得花團錦簇、氣勢磅礴還難。

溫仁和就被王淵的文章驚到了,準確來說,是被王陽明的理解驚到了,王淵隻不過是把王陽明的講課內容搬到答卷而已。

會試朱卷,兩位房官可以改完一些,就立即送去給副考官,副考官改完再送給主考官。也可以全部改完了,再一股腦甩給副考官,但肯定要把副考官搞得措手不及,因為閱卷時間非常緊迫。

好在《禮記》考生人數稀少,王陽明與溫仁和的閱卷工作最輕。

《詩經》房的閱卷官,試卷隻批閱了四分之一,王陽明、溫仁和就已經把《禮記》卷子給改完。而且他們批閱還很仔細,精彩文章要反復品味好幾遍,但就是收工超快,誰讓《禮記》考生人數那麼少呢。

《春秋》房那邊的情況也差不多。

剩下兩場的考試內容不被重視,考得好錦上添花,考得不好也無所謂,隻要別把公文格式寫錯、不出現常識性錯誤即可。

主要還是閱卷工作時間太緊,根本沒時間細看剩下兩場的答卷,而且那些公文和策論也很難分出孰優孰劣。

到了二月二十五這天,各房把批好的朱卷全部呈上,提調官也把考生的墨卷送來。

房官們要給朱卷、墨卷對號,對不上號的一律不取。

墨卷朱卷加起來七千多份,明代又沒有電腦檢索,需要在堆積如山的卷子中,找出相同序號的進行比對。

號數對了,還要對比朱卷和墨卷的內容,一旦發現內容不同,那就按作弊來棄置不管——如果是謄卷官抄錯的,那考生隻能自認倒黴。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因為謄抄階段就需反復比對,但也偶爾有考生躺著中槍。

主考官和副考官,根本來不及仔細閱卷,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追認房官送卷的相關手續上。他們的職責不是取最好的卷子,而是確定取中的卷子不出錯,一旦出錯就前途盡毀。

「伯安兄為何不薦此卷?此生很可能被主考判為禮經魁。」溫仁和指著王淵的卷子問。

王陽明跟溫仁和關係不錯,知道對方為人正直,也不刻意隱瞞,隻苦笑道:「非不薦也,乃避嫌也。」

「避嫌?」溫仁和不解道。

王陽明解釋說:「此卷考生,極有可能是我在貴州收的學生。他的文風非常鮮明,一看便知,所以我不能做他的房師。」

溫仁和驚訝道:「伯安兄隻在貴州謫居一年多,居然教出這等優秀學生!」

「此子今年才十六歲,準確來說,還有一個多月才滿十六歲,」王陽明頗為欣慰的笑道,「而且我教他的時候,他剛學完《四書》。我離開貴州的時候,他的《禮記》也隻能算粗通,沒想到此時居然大為長進。我以為他三年之後才能考會試呢。」

「此神童也!」溫仁和贊嘆一句,笑道,「既然伯安兄不薦,那就便宜我了。該當我成為此次會試禮經魁的房師!」

會試跟鄉試一樣,也要選出五經魁,會元就是五魁首,因此前五名必然本經各自不同。

王淵的答卷隻能算優異,按理說,能排進前一百名就不錯了。他若被選為禮經魁,全憑把王陽明的講課內容搬到答卷上。

那幾句話跟心學有關,但沒有脫離程朱理學的範疇,是王陽明在理學基礎上獨創的,溫仁和的評語直接是:「令吾茅塞頓開!」

能讓閱卷官茅塞頓開,如果不能被選為經魁,那還有哪個考生有此資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逆襲吧小田妻 騎著恐龍在末世 祁少你的寵妻額度已超限 港娛1975 奮鬥在瓦羅蘭 一人之下裡的愛情公寓 那年情深不知所起 校園花心高手 快穿宿主她比糖還甜 王牌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