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平定安史之亂(2 / 2)

加入書籤

安祿山看到城上守軍孱弱不堪,以為張巡根本沒有反擊的能力。

結果就在第五天夜裡,張巡斬關出城,夜襲安祿山的中軍大營。

五百力士各持轟天雷,率先沖入叛軍大營。

隨著轟天雷一聲接一聲地炸響,叛軍沒見識過這種武器,還以為受到了神罰,直接炸營了。一萬燧發槍手隨後殺進敵營。

槍聲之下,精銳的叛軍紛紛倒下。

雷萬春和南霽雲得勢不饒人,各領五百精騎,在叛軍大營裡殺了七進七出,連殺安祿山麾下五員悍將,連最勇猛的孫孝哲和崔乾佑都被南霽雲砍下了腦袋,還逼降了數千騎兵。太子李亨也失陷於亂軍中,不知所蹤。

安祿山在數千曳落合保護之下,方才逃出了亂軍。天亮之後,一盤點人馬,竟然損失了上萬精兵。

安祿山不服,整軍之後,再度兵臨潼關。

隨後雙方在潼關城下展開了血戰。

這一打起來,安祿山嚇了一跳。他以為自己乃百戰之將,對付張巡這個文進士出身的家夥,肯定是手到擒來。

哪知道張巡智計百出,不但守城極有水平,還時不時出城夜襲,擾得叛軍不得安生。

南霽雲與雷萬春更是帶著收降的騎兵時不時斬關而出,在叛軍之中來回沖殺。

轉眼間一個多月過去了,安祿山竟然就是攻不下張巡的潼關城。

他可不知道張巡乃是守城戰的天才將領。

隻要給張巡足夠的兵和糧,他有信心守住天下間的任何城池,何況潼關本就是易守難攻的天下雄關。

一個多月後,一個噩耗傳進了安祿山的耳朵裡。

郭子儀李光弼率三萬大軍殺到了幽州,真定太守顏杲卿起兵響應,轉眼之間,就把幽州城攻下來了。負責鎮守後方的史思明也被顏杲卿於城破時擒斬。

這個消息一傳到叛軍之中,叛軍頓時氣勢大跌。

安祿山知道大事不妙,當即率軍想退回洛陽。

張巡卻在叛軍的舉動中猜到了安祿山的下一步舉動。

安祿山剛剛率軍撤退,張巡就領著全部兵馬斬關而出,一路追擊安祿山。

叛軍想反擊,卻被打出了熟練度的燧發槍手打得望風而逃。

追擊路上,安祿山連設三道陷阱,皆被張巡識破,三戰三捷。

最後安祿山隻帶了不到兩千騎兵回到洛陽。

然而留守洛陽的部將田承嗣直接打起了唐軍大旗,把安祿山關在了城外。

這下子差點沒把安祿山氣死。

安祿山還準備往河北逃跑時,就被南霽雲率領的五百精騎趕上了。

一場血戰之後,南霽雲走馬生擒三百斤重的安祿山。

隨後,借著大勝之勢,唐軍南北夾擊,先後逼降了十幾萬叛兵,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即把大唐境內的叛軍消滅一空。

正如後人對安史叛亂的復盤,沒有李隆基一連串的騷操作,如重用宦官,如臨陣斬殺大將,安史之亂完全可以在一年之內平定。

就像這一次,重新變得英明神武的李隆基連安西都護府的精兵都沒用,就平定了這場叛亂。

雖然給大唐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卻沒有傷筋斷骨。

李隆基也一改沉迷女色的毛病,精心理政。

他開創的大唐盛世仍在繼續。

高仙芝封常清李嗣業率兵趕到長安時,正好碰上南霽雲押著安祿山回城獻俘。

雖然安西精兵白跑了一趟,一點戰功也沒立,但李隆基還是看到了他們的忠心。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李隆基不敢再讓哥舒翰高仙芝這些成名已久的大將繼續領兵,來了一個明升暗降,把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封為國公,然後剝奪了他們的兵權,讓他們在京城安心養老。

同時把文武雙全的張巡派到幽州,擔當新的節度使。讓顏杲卿擔任範陽節度使。讓李光弼擔任朔方節度使。

又把郭子儀提拔為安西節度使,李嗣業副之,平亂之中大出風頭的雷萬春南霽雲擔任大將,歇息一段時間後,再度出兵安西。

至於那些勢窮時才投降的叛軍將領,除了幾個罪大惡極民憤極大的,與安祿山史思明嚴莊一起淩遲處死,其他的也都逃過了死罪,被發配到安西軍中擔當選鋒軍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噩夢遊戲:詭秘來襲 我把仙帝寫死了 帶著輪回係統遊諸天 錦衣行之呂敏傳 三國:我不想稱霸 鄉林小醫仙 神話製卡師:從黑無常開始 國子監小食堂 偏執太子是我前夫(重生) 廢柴夫妻穿越發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