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陳友諒敗亡(1 / 2)

加入書籤

【雖然陳友諒在鄱陽湖之戰中全軍覆沒,連自己也被流矢射殺。但不可以成敗論英雄。此人堪稱元末的絕世梟雄。】

【以一個縣吏之身起兵,不過三年時間,就成了天完政權的頭號軍頭。五年時間即篡位成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國。

這種逆天般的崛起速度,就算比不上西楚霸王項羽,也絕對不是一般的梟雄能夠做到的。】

【更可怕的是,此人性格堅韌,堪稱百折不撓。

在與朱元璋的爭雄過程中,他丟失池州後,旋即轉攻太平府,殺了猛將花雲。中了康茂才的詐降計,在龍灣之戰中損失了十萬大軍和數百艘戰船。數月之後,他又攻破了安慶府,兵力復振。九江之戰中敗給了俞通海與趙德勝,十幾天後,他又攻破了江州。

陳友諒總能在吃了敗仗後迅速整頓兵馬,陷城摧敵。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他與朱元璋直接爭雄的時間長達四年,其實朱元璋一直處於劣勢。就是因為陳友諒這個人太堅韌了,再慘的敗仗也打不怕他。】

【完全可以想象,如果陳友諒不是在鄱陽湖水戰中被流矢射殺,隻要他可以逃回武昌,與朱元璋還有的打。】

【陳友諒失敗的最大原因,並不在鄱陽湖之戰,而是洪都之戰。

朱文正憑借兩萬軍卒,不可思議地阻擋了陳友諒85天,不但為朱元璋的回援爭取了時間,還把士氣高昂的漢軍打成了毫無士氣的疲憊之師。

如果沒有朱文正的洪都保衛戰,估計朱元璋來不及在安豐擊敗張士誠,南京城就被陳友諒攻下來了。

完全可以這樣說,陳友諒之所以兵敗鄱陽湖,之所以在爭奪江南霸權的過程中兵敗身死,就是因為朱文正的橫空出世。】

【就連朱元璋自己也明白沒有洪都保衛戰,就沒有大明的江山。所以在朱文正背叛他時,殺性極大的朱元璋竟然都舍不得殺這個侄子,隻是把他軟禁起來。大明建國後,朱元璋又加封朱文正的兒子為藩王,就藩於桂林。】

【但陳友諒的失敗看似偶然,卻又是一種必然。此人詭詐多端,喜歡用權術控馭臣下。人品堪憂。

他依附倪文俊,隨後殺之。遵徐壽輝為帝隨後又殺之,簡直比呂布的人品還差。

這樣的人,一旦坐穩江山,老百姓也不會有什麼好日子過。】

【是以老天爺都在幫洪武皇帝。先是讓朱文正打贏了洪都保衛戰,隨後又用一場順風燒殺了他的數十萬大軍。並用一支流矢貫穿了他那顆罪惡的腦袋。】

【鑒於此人在元末群雄中,是唯一可以與洪武皇帝並駕齊驅且一度壓製住洪武皇帝的超級反王,所以才把他列為史上十大反王第一位。】

陳友諒的盤點視頻到這裡就徹底結束了。

率領六十萬大軍剛剛抵達洪都城外的陳友諒望著靜止下來的光影投幕,有點不敢置信地說,

「我竟然被朱文正這個花花公子用二萬大兵拖了將近三個月,這怎麼可能?這通天博士莫非在詐我?

這個通天博士在評價中似乎對我很不屑。莫非他想用這個辦法幫助朱元璋嗎?

老子才不信!攻城!」

六十萬漢軍與歷史上一樣,開始了殘酷的攻城戰。

但和歷史上不一樣的是,陳友諒這一次隻攻打了十二天,看到真的攻不下洪都城,就果斷撤軍,回了武昌府。

陳友諒之所以停止攻城,是因為相信了盤點視頻上所演示的洪都保衛戰是真實的。

他可不會再讓數十萬大軍頓於堅城之下,耗盡士氣,再被朱元璋反殺。

所以陳友諒撤軍回武昌,正是想保留自己的實力,與朱元璋展開持久戰。

反正他占的地盤比朱元璋多,他的真正實力也比朱元璋強大。論打仗的本領,他也並不遜色於朱元璋。

但陳友諒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兒。

軍心,民心,官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噩夢遊戲:詭秘來襲 我把仙帝寫死了 帶著輪回係統遊諸天 錦衣行之呂敏傳 三國:我不想稱霸 鄉林小醫仙 神話製卡師:從黑無常開始 國子監小食堂 偏執太子是我前夫(重生) 廢柴夫妻穿越發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