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後來(完)(1 / 2)

加入書籤

朱由檢回想起這一年的經歷, 也難免感嘆自己竟然會在歐羅巴的土地上與朱由校一行人相遇。「這事情要從我們進入了那個地下石洞迷宮說起。」

那天, 朱由檢與雨化田走入了那個大門半開的地下石室,這裡很像是一個墓穴,冗長的甬道就像是墓道那樣, 但又不全然是。這裡的石頭與其他的墓室不一樣,沒有經過嚴格的打磨, 還保留著最初的痕跡。隻能推斷它很有可能是一個構建在天然地下洞穴上的密室,但是要說它是自然形成的, 卻很難解釋它為什麼有許多的岔路, 好像一張密密麻麻的網。這讓兩人宛如走入了迷宮,誰也不知道出口在哪裡,或者這樣的地方究竟有沒有出口。

兩人進入密室的時候隻是隨身攜帶了一點乾糧與水, 如果被困在裡麵超過了三天估計就要餓死了, 當然七天的話也就脫水而亡了。

「我討厭隻能憑運氣猜測的事情。」朱由檢現在想來仍然有些慍怒,「我們在一路上見到了幾具白骨, 希聲說那些人死了應該有一千年了, 都是被困死在那裡地方的,我們選的路很有可能是錯的。一千年前是唐朝剛成立或還沒有成立那會兒,一千年的時間足夠改變沙漠上的任何一塊土地,當時的西域與如今的西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誰知道我們究竟進入了什麼地方。」

但是事實上朱由檢的運氣終究沒有到盡頭, 在這個什麼機關也沒有光憑借岔路就能困住一個人的地方,他們仍舊像是瞎貓撞上死耗子那樣誤打誤撞進了藏著秘寶的中心。那裡隻有三口棺材,雖然不想要開館打擾其中的人, 但是除此之外也沒有了別的辦法。

朱由校聽到這裡打了一個寒戰,對於開棺材這樣的事情明顯還是很忌諱的,「不會詐屍吧?」

「當然沒有。」朱由檢那時候怕的卻不是詐屍,他雖然不盜墓但也聽說過埃及的法老詛咒,其中有一個說法解釋那樣的詛咒與棺木中的細菌有關。密封了千年棺槨中,誰知道會滋生出身細菌。

當時連一個防毒麵具也沒有,可也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地步。於是他們先打開了正中央的那具棺材,裡頭是一個男人的屍骨,他的月匈上還抱著一個方盒子。然後他們打開了左右兩具棺材,但是裡麵卻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

「當時我也有些納悶了,這個男子應該是墓室的主人,另外兩口棺材應該安置著他的妻子,那麼為什麼最後沒有入葬呢?」朱由檢當時已經認為他們出不去了,誰造了一個墓室會安排出口的,沒有人聽說過。「自古造墓室的,最恨盜墓的,都希望他們又來無回。除了一種可能。」

「難道說是應該要死的人不甘心就這麼死了?」張嫣聽到這裡分析說,「那邊上的兩具棺材是給他的妻兒留下的,他們還不想死就留下了後門?」

朱由檢也不知道真實的情況如何,他隻是想起了在永樂店寶藏中的那一幕,如果不是他機智給朱棣的凋像跪拜在先,就會被萬箭穿心而死。那麼這個迷宮石室中隻留下了三口棺材,有兩口是沒有骸骨的,是不是有可能裡麵留下了離開的機關呢?

雖然他讀的書不算少,但是還真沒有鑽研過機關術,但是架不住曾經他看過一段故事,八一八古墓與全真的神秘往事,那裡麵可是說了石頭棺材中別有乾坤,而當下被雨化田費力推開的三具石棺看著就很沉。沒有親眼見過古墓派的石棺,想來也差不了多少了,都是普通人推不開的。

「於是我與希聲躺倒了棺材裡麵,誰想到真的被我發現了一個機關。」朱由檢從懷中拿出了兩塊小指一般大小的玉石,乍一看根本算不上有品相,「它們藏在了棺材的縫隙中,隻露出了一個頭,希聲把它們拔了出來,然後這個棺材的底部就空了半塊,露出了一條通道,我們才從那個地方走了出來。」

朱由校愣了一下,他沒有想到故事結束的如此突然,還以為要遇到什麼其他的波折,「就這樣了?那為什麼你們會出現在意大利?」

「我們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事實上哪有朱由檢說的那麼輕鬆,他們當時已經沒有了補給的食物,不走出去就是困死在石室中,但是走出了仍然麵對的是茫茫黃沙,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什麼地方。好在他們的背運都用在了皇宮中,離開了那裡之後遇到的事情也是有驚無險,竟然遇到了一支商隊,做的是從昆侖到中原的玉石生意,不過這次是他們的返程,剛從中原方向回程,就捎上了兩人一路西去到了和田。「後來我們想想,都走到了這裡不如索性往西去,跟著走私的商隊一路就到了這裡。」

「哦?看來你們是走了一遍古時候的絲綢之路,波斯那邊是什麼樣子,他們不排斥外來者?」朱由校也起了好奇心,怪不得朱由檢與雨化田走了一年的時間,竟然是橫穿了這片廣袤的土地。

「我都把見聞記錄了下來,皇兄感興趣的話可以慢慢看。」朱由檢指了指那一摞的書,他可是一有空就開始寫遊記了,還有誰記得他其實也很擅長畫圖這件事情,裡麵的地圖與生活場景還原可是做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不過,皇兄還有一個也不知道算不算好消息的事情。希聲把那個石棺中男子抱著的方盒子也順手拿了出來,你看看它裝的就是這個東西。」

朱由檢邊說就打開了盒子,隻見裡麵躺著一方玉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朱由校瞪大了眼睛,似乎是猜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東西,然後他急忙拿起來去看它地步的刻紋,那是他也不太懂的篆書,但依稀可以猜測就是那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

「所以說如今帝國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就是當年鹹元帝找到的這方傳國玉璽。」講解員對前來參觀的人緩緩說出了當年的故事,「這則故事也記錄在鹹元帝與雨指揮使從大明到歐洲的遊記中,《西行路》這套書已經多次出版,感興趣的遊客可以在博物館的文物交流處購買。今天的解說就到這裡,接下來朋友們可以自行參觀其他的區域。」

人群散了開去,其中就有一支帝國皇家學院考古係的社會實踐小隊,今天蘇教授也一同來了。

他是鹹元帝這個時期的權威研究者,不過讓他出名的卻是三個月前的那場考古活動。

鹹元帝沒有入皇陵,在他退位離開京城後的蹤跡就連皇室自身也不清楚,他最終在什麼地方亡故?他定下的死後不得有重寶陪葬的規矩。還建議不如建立一個博物館供世人欣賞,才有了博物館的問世是不是真的?從乾升帝與鹹元帝留下的信件交流中可以看出乾升帝與生母周太後的關係不算好,竟然沒有一封是提到了周太後的,那麼當初的宮中秘聞又有什麼內情?

經過了工業革命後,大明皇室在幾百年的演變中也退出了絕對權力,而是與內閣共治天下了。如今研究這個皇家秘聞並沒有被禁止,全也因為當年鹹元帝說過一句『事無不可對人言』,也不知道是不是究竟意欲何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如意書 重頭再來女陰差喬葉傳 華麗逆襲 替嫁小嬌嬌是玄學大佬 末日終結時 蕭陽葉雲舒 傾覆天規 尋鹿記2020 1018 微小說之腦洞狂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