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雷霆君恩4(1 / 2)

加入書籤

勞軍的隊伍出發後,陛下秋後算賬,要追究上書請求釋放瓦刺使者的大臣們到底是何居心。

有了陛下的話,錦衣衛們開始加班加點地工作。 ?

第一個被開刀的,自然是被陛下「特殊關照」的禮部侍郎程毅。

據說當時程侍郎正在午門外的朝房等候上朝,朝房內外站著坐著文武百官,可馮錚就這樣氣勢洶洶地帶著一隊錦衣衛撥開人群沖了出來,不由分說當著眾人的麵就用馬鞭套住程毅的脖子,然後就那樣囂張地把程毅拖出了朝房,幸虧馬鞭係的是死扣,否則程毅直接就勒死了。

與程毅交好的禮部官員試圖去攔,都被馮錚的手下推搡到一邊去,馮錚翻身上馬,高高在上地俯視那幾個反對臣子,信誓旦旦地道:「你們都別急,都有份。」

說罷就在馬後拖著程毅走了。

這囂張的氣焰嗆著文武百官雙眼直冒火。

自古以來「刑不上大夫」,官員無論是犯了多大錯,怎麼也得顧忌那人最後的體麵,然而程毅有什麼錯還不知道,就這樣像殺豬一樣拖走了?!

簡直欺人太甚!

燕晟與大理寺卿候在另一間朝房,聽到這消息的時候,程毅已經被帶走多時了。

詔獄的手段,燕晟是遭受過的,讓人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的刑罰,想起來心裡都膽寒。

寅時將至,文武百官從朝房中起身,佩戴出入宮門的牙牌,在午門外按品軼前後站好。

文官居左,武官居右。

百官驚魂不定,少見地交頭接耳,往日肅清紀律的都察院等人都沒心思管,一門心思打腹稿,一定要狠狠參馮錚一本。

時辰到,午門上鍾鼓司的宦官敲了三下鼓,左右掖門打開,鳴鍾之後,文武百官列隊進入兩門,候在金水橋之南,三聲鳴鞭過後,依次過橋,立在禦道兩側。

鍾鼓司奏樂聲起,錦衣衛力士撐著五傘蓋、四團扇,從東西兩側登上丹犀,立於禦座左右以及後麵,陛下由大漢將軍護送著緩緩在金台上落座。

再次鳴鞭後,鴻臚寺唱入班,文武皆行一拜三叩大禮,步入禦道。

眾人等著鴻臚寺如慣例報完京官的起落以及邊關的奏報,終於到了奏事的環節。

一聲輕咳,禮部郎中出列彈劾指揮使馮錚。

陛下端坐在金台之上一言不發,等郎中伏地多時,忽然問道:「有何人附議?」

數位禦史言官均出列附議,突然上頭傳來一聲「拿下」,吼破了眾人的膽子,錦衣衛從四麵八方湧來,不由分說地將幾位大臣拖了下去。

說時遲,那時快,被拖下去的禮部郎中還沒反應過來,呆呆地仰頭看去,隻看見馮錚高調地站在陛下身側,鮮亮的飛魚服在初陽的照耀下猶如血色般刺眼,他的嘴角微微揚起一個譏笑的弧度,不屑地看著這些撲火的飛蛾,每一個出列發言的人在他眼中都是死人。

錦衣衛的雷厲風行駭住眾臣,他們茫然地仰頭望向陛下。華蓋與冠冕把陛下的麵容藏在陰影裡,隻餘下那雙神似先帝的眸子。

陛下開口問道:「眾卿還有異議?」

早朝第一次死一般地寂靜。

馮錚那張可恨的臉在朝陽裡招搖,然而所有人都知道是誰將他捧到高台之上。

是陛下。不,不,是皇權。

年少的帝王裹在厚重的龍袍之下,翻滾的龍紋在兩袖上熠熠生輝。那一刻,所有人都記不得坐在高台上的皇帝是哪一位,他們眼中能看見的隻有這個王朝延續百年的象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梁山不招安 天下藏局 我的丹田是把劍 玄幻:我率領億萬陰兵,重建地府 種田山裡漢:滿級嬌嬌三歲半 劍問天地 玄幻:我能無限模擬未來人生 小廚娘穿越後,帶崽躺贏了 快穿之:宿主她飄了 我死後,成了全修真界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