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今歲重陽2(1 / 2)

加入書籤

萬歲山,俗稱煤山,更是鎮山,為京師最高點,西臨北海,南與神武門隔街相望。山下栽種百果無數,豢養仙鶴靈鹿,恍惚若仙境,山上更是鬱鬱蔥蔥,東北角的壽春殿匿於萬林之中,隻露出朱紅色的簷角,惹人遐思。

萬鬆率陛下的寵臣候在山下,遙遙望見陛下的龍攆從神武門出行,附身下拜,高呼萬歲。

陛下從容走下龍攆,親自扶起萬鬆,對眾人說道「平身」,陛下的視線轉了一圈,瞥見燕晟衣袖上的金菊迎風飄舞,傲然綻放,雖然金絲單瓣菊在眾花叢中略顯單薄,卻絲毫不露怯。

陛下挑眉對祁王笑道:「看來祁王府上的腳力不錯。」

殷承鈺正色道:「陛下有召,臣不敢怠慢。」

陛下與祁王打啞謎,萬鬆在一旁聽著,順著陛下的目光隱約地瞥見燕晟的身影。雖然陛下自持身份,並沒有將一個排在末端的從四品拉到前麵來,然而在場的人精已經充分體會到聖心的偏移。

不光祁王要保燕晟,陛下要用他。

萬鬆扌莫了扌莫胡須,心中了然。

然而莫名成了眾人的焦點,燕晟心中煩亂,他本來已經萌生退意,可偏偏又被架到烈火上烤,此時麵對陛下青眼,心中早沒了那些壯懷激烈,有的隻是煩躁不安,不知道下一步棋,落子何處。

燕晟懷著這種得過且過的心態,由著陛下牽著鼻子走。

萬歲山上鬱鬱蔥蔥,鶴鹿成群,陛下見此美景,朗聲笑道:「今日倒是應景了,可謂『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陛下話說到一半,然而萬鬆卻明白,這句不僅《詩經》中有,大名鼎鼎的魏太祖化用過,借「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以表其求才若渴之心情。

陛下有意與群臣修好,萬鬆自然接過話來:「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野。唯願隨風起,翩翩伴君旁。」

恰巧萬鬆身為首輔,補子上兩隻仙鶴飄然欲飛,更是應景。

陛下點頭道:「好,閣老做了表率,諸位可有佳句?」

陛下開頭,各位臣子又是全身抖擻,進獻吉言,燕晟被拉來也是渾渾噩噩地對上幾句,不出彩也不落後於人,可是與當年神童名聲相比,難免有閒人說一句「江郎才盡」。

陛下這話還真是說給燕晟聽的,可燕晟這不軟不硬的模樣,陛下心底還是不滿的,硬邦邦地讓身邊的小中官將佳句都記下來,然後對萬鬆說道:「今日不鬥詩文,朕請諸位看戲。」

汪公公早就請好戲班子候在山頂壽春園內,點戲的折子象征性得在祁王與眾卿手中轉了一圈,決定權最終落到陛下手中,陛下掃了一眼密密麻麻的戲名,忽然拍板就看三國演義《三顧茅廬》與《臥龍出山》。

陪帝王看戲,並不是什麼美差,尤其陛下點的戲,如此有深意的情況下。

誰為臥龍?誰值得陛下三顧?

陛下身後的寵臣心潮澎湃,交頭接耳地一頓瞎猜,不時偷瞄坐在尾端的燕晟。

然而陛下或許真有深意,可是當戲子敲鑼打鼓地開演,他與祁王兩人都全心全意地看起戲來。

兩人從小在宮內長大,「陽春白雪」的琴棋書畫學了不少,還真沒有機會能聽聽這等「下裡巴人」,尤其陛下從小接受的就是帝王教育,還不如祁王多點自由,可以看看話本。

一曲終了,殷承鈺嘆道:「能求得諸葛丞相,別說三顧,便是十顧八顧都可以。」

陛下卻反駁道:「鈺弟這話說得可不在理,事不過三,如果三顧都不成,那就是君心不可回轉,這等賢才不為朕所用,斷斷不可留,鈺弟難道不記得武曌馴馬之道?」

先鐵鞭抽之,再鐵錘砸之,若還不成,則匕首斷其喉。

殷承鈺心中戚戚,忽然想到倔脾氣的燕晟,有些擔心地回望一眼。

陛下哼了一聲,問道:「鈺弟想到哪去了?」

殷承鈺拱手道:「若真有此等烈馬攔路,請陛下準許臣冒險一試,或許可讓陛下多得一匹良駒。」

陛下嗬嗬笑道:「隻怕是祁王多得一匹良駒。」

殷承鈺神色微微一緊,連忙說道:「臣唯陛下馬首是瞻,臣的良駒不就是陛下的良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梁山不招安 天下藏局 我的丹田是把劍 玄幻:我率領億萬陰兵,重建地府 種田山裡漢:滿級嬌嬌三歲半 劍問天地 玄幻:我能無限模擬未來人生 小廚娘穿越後,帶崽躺贏了 快穿之:宿主她飄了 我死後,成了全修真界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