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皇子 第四十九章 梁王入朝(1 / 2)

加入書籤

深處宮中的劉榮,自然也知道了此事,暗道:「難道父親要準備削藩?」。

劉榮可是深知,歷史中天子劉啟為行晁錯之削藩策,先以削去膠西王劉卬六縣試探天下諸侯王。後來數年中,便開始不停地削諸王手中的郡縣,最終導致諸王與吳王劉濞共同舉兵造反……

但那應是景帝前元三年所為之事,然而此時竟要被提上日程,這莫非便是蝴蝶效應?

晁錯削藩之策,在劉榮看來並無過錯,諸王確實已有不臣之心,特別是吳王劉濞,為造反,精心策劃三十餘年。

然而,此時實行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也已然不行,當年賈誼提此諫言時與此時不同,那時各諸侯國之實力還不足以與朝廷叫板。

但十餘年已過,諸王之實力已不可同日而語,諸王又非傻子,不知朝廷之何意,絕不會甘心就此將土地分封,造反已是其必然之選擇。

換句話來說,此時朝廷如若沒有淩駕於諸侯王之上的絕對軍事力量,即便行賈誼之策,諸王之造反也是早晚之事。

這也是為何推恩策是在劉彘之時,才又被提出,因那時諸侯國之國力經吳楚七國之亂後,已大幅度下降,已再無能力敢反抗朝廷…………

想到此處,劉榮竟然發現此事似乎也隻有如晁錯所言——削藩,別無他解。

此時削藩卻也是合適之機,此時匈奴損失慘重,無暇南侵,且諸侯王此時之勢已成,如若再拖下去,必然對朝廷威脅更大。

原本劉榮還想去勸諫父親,但想到此處,便也放棄了。

劉榮一人嘆息道:「可惜那晁錯便要…………」。

……………………………………………………………………

這一日午時,天子劉啟至長樂宮,拜見母親竇太後。

漢家天子以孝治天下,自孝文皇帝起,便有了章程,天子為天下臣民表率。每三日便要至太後宮中拜見母親,以盡孝道,且還要向太後稟報近日朝中之大事。

漢朝的太後一個個被寵的上了天,且權勢熏天,動不動便要乾政,這也是為何,劉彘建元新政失敗的原因,便是他的祖母太皇太後竇漪房不喜儒士…………

天子劉啟一入宮中,竇太後便在宮婢的攙扶之下起身,道:「老身聽聞陛下削去了膠西王六縣」。

「是,膠西近日之作為太過放縱,如若不懲處膠西王,這令我天家如何麵對天下百姓」。

跪坐榻上的竇太後,回道:「陛下此舉確不為過,膠西王確實太不像話,如此才能令天下臣服。

卻見竇太後又感嘆道:「陛下,不過數日便是元旦佳節,老身想要陛下將劉武召入宮中過節,陛下可願?」。

聞此,天子心中當然有些不悅,但麵對母親又不能表現出來,回道:「母親思念梁王,此並不為過。且朕也數月未見梁王,明日朕便下詔,召梁王至宮中過節」。

翌日清晨,持天子節杖的特使便出長安,向東至梁國而去。

晁錯在聽聞這一消息後,便又入未央宮,向天子劉啟進言。

「晁卿此來何事?」。

晁錯行一禮道:「陛下,臣聽聞陛下命人至梁國要將梁王召入宮中過節,是否有此事?」。

「確有此事」。

「陛下,臣以為陛下可借此機會,拉攏梁王。

梁國之土地,處於關中,乃是至關重要之地,山東若要入得關中,隻得從梁國經過。

如今陛下已下定決心削藩,一定要將梁王拉到陛下的馬車之上,近日梁王來朝,便是陛下拉攏的大好機會」。

天子聞此,並未多言,在晁錯離去後,隻是一人獨坐於殿中良久。

天子劉啟當然是知道梁國的重要性,其地處函穀關之前,且梁國北以泰山為界,西達高陽,共有四十餘城,多數是大縣。如今聽了晁錯之言,便起了心思…………

梁國距離長安行馳道不過一日,梁王劉武接到天子召命,便興沖沖的乘車馬隨特使進京。

卻不想才剛剛行至函穀關,又一天子使者到來,劉武也是疑惑,怎會又有一使者前來。

隻得下馬接詔,隻見使者言道:「梁王劉武接召,大漢皇帝詔命,令梁王於函穀關改乘天子車駕入京」。

聞此,梁王是一驚,自從上次竇太後生辰之事,劉武便怕其兄有一天會治他的罪。不想,如今不但要命自己進京,還要他乘天子車駕,怎能令其不驚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玄幻:授徒萬倍返還,為師無敵了 逮捕嬌妻總裁別太壞 活死人墓裡的蝴蝶夢 農門錦鯉:福妻降臨 曠世神胥 最強女仙帝 全民領主:開局百倍增幅 生骸 縹緲尋仙路 大道無為之夢魘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