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皇子 第五十六章 廷尉屬官(1 / 2)

加入書籤

如此,劉榮平日除在宮中參與朝議,其餘時間幾乎盡皆都在廷尉署中處理刑案。不過半個月劉榮處理起此種事已然是輕車熟路。

但整日忙於應付此等事,整日也無暇顧及其他,劉榮便有些厭煩,原想令那屬官李執處理。

不過經過數日觀察,發現此人雖也是深明大漢刑律,但卻竟然也是個見風駛舵之人,與廷尉署中其餘官吏皆是格格不入。若是將事件都交於他,必然是要壞事。

至此,劉榮終於知道,郅都為何將此人派給自己調用…………

不過此時,劉榮又想起來,他在霸陵時,還舉薦了一人到老師賈誼處。

此刻用一人為廷尉屬官,這種小打小鬧之事,相信父親應不會說什麼,劉榮心道。

如此,便決意到老師家中,去尋那主父偃,此時因老爹天子劉啟已命其可出宮行事,雖不能與諸多權貴結交,但學生要見老師,應也是可以見的。

這日一下早朝,劉榮先到宮中參拜母親栗姬,之後便出宮,乘馬車直奔郎中令府中而去。

栗姬因栗宗之事,還是有些生劉榮的氣,但劉榮每日都準時來向其問安。兒子與侄子,栗姬當然知道自己該選擇哪兒個親近,固此則漸漸原諒劉榮,也不再提及那事。

待劉榮到了郎中令府門前下了馬車,王聲立即前去通稟,片刻過後,賈誼身邊一身黑色長袍,滿臉歡笑的從中走出。

道:「殿下來此,為何不提前通知臣下」。

劉榮也是行一禮道:「學生來見老師,位提前通稟,老師勿怪」。

賈誼連忙上前扶起,劉榮道:「臣子怎能受殿下之禮」。

兩人相視一笑,便齊步走入堂中。

行至府中,劉榮見一幼子,向賈誼跑來,後麵還有幾名奴婢跟隨。那幼子邊跑邊叫道:「爹爹,爹爹」。

賈誼伸手抱過那幼子,劉榮問道:「老師,這是……」。

「哈哈哈,上次殿下到府中,此子還在繈褓之中,固此並未見過,此乃我二子,賈垣」。

劉榮笑道:「原來是老師二子,此前還真未見過」。

說著,從衣袖中拿出一玉佩,遞給賈誼道:「此前學生不知,老師喜得二子,這便算是學生對老師的恭賀之禮」。

賈誼連忙拒絕,劉榮雖已至漢朝十餘年但還是難以理解漢時之人對玉的喜愛。自高皇帝劉邦起,漢朝歷代王室下葬之時,都要穿戴金縷玉衣,固此民間對玉之喜愛更為甚之。

有言道: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固此賈誼才會拒絕。

劉榮笑道:「老師不必如此,此並非稀世美玉,隻是平常之物。 《莊子-山木》有言,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今日學生身旁別無一物,固此還望老師能收下」。

聞言,賈誼也隻得收下,又言道:「那便謝過殿下」。

之後,賈誼便命奴婢將賈垣帶了下去。

待兩人相對而坐,劉榮問道:「學生至霸陵守陵一年,不知這一年中,老師一向可好?」。

賈誼聞言,哈哈大笑:「此一年中

,我依殿下那一言,向天子進言以夷製夷之策,不想竟有奇效,這才可以升任九卿之職」。

劉榮聞言,也是疑惑,心道:什麼?依我之言?

問道:「老師,學生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老師所言之為何?」。

賈誼大笑之,道:「殿下難道忘了,原在太子宮中之時,臣為殿下授課。殿下曾言道,在一古籍之上見到一句話,曰為:羌胡相攻,為國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此乃上兵之道。

後來臣聞言,匈奴與月氏交戰,甚覺殿下所言不錯。於是,便以此向陛下進言,以夷製夷,策反烏孫,不想竟有奇效,匈奴因此而受重創」。

至此,劉榮才徹底對自己的老師賈誼的才學有所認知。

自己當年在太子宮讀書之時,時常會說一些後世典籍中的話,不想賈誼竟能將其記下,充為己用。固此,劉榮看賈誼得眼神都有些變了…………

遙想當年,賈誼剛剛在河南郡奉孝文皇帝詔書,入長安為博士,不久便向孝文皇帝上書《治安策》。

此奏疏中,有三條諫言,一位「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二者,因匈奴連年侵犯漢境,固此賈誼提出,和親雖能保一時之安,卻無法長而用之。

應與匈奴互市,令其嗜漢財物,又有一策獎賞外族來投,以高官厚祿許之。文帝以為這確實是一妙計。

便采納之,命人於上郡雲中,北地數郡中開設邊市貿易。匈奴貴族,整日隻能穿那些皮革衣物,用一些平常銅鐵器物。

哪裡見過這些精美的漆器、絲綢、珠寶、銅器,頓時便被這些漢民族所產之物吸引,導致匈奴自單於以下皆親漢,往來長城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玄幻:授徒萬倍返還,為師無敵了 逮捕嬌妻總裁別太壞 活死人墓裡的蝴蝶夢 農門錦鯉:福妻降臨 曠世神胥 最強女仙帝 全民領主:開局百倍增幅 生骸 縹緲尋仙路 大道無為之夢魘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