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皇子 第七十四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1 / 2)

加入書籤

而劉榮自然是不知道殿中所發生之事,回到寢宮簡直是坐臥不安,心道:看來還是太低估老爹的心智,和老爹比起來自己那點小九九還是太嫩了

之後的時日中,劉榮便有些萎靡之資,清晨之時便到靈堂之中哭喪後多是回到寢宮之中,偶爾會到廷尉署中一觀主父偃近日之況。而那主父偃一見劉榮到來,便立即向劉榮稟報了一件重大之事。

「殿下,自您那日囑咐臣下之後,臣便派了幾名可信之士卒,前去到那辟陽侯府之附近觀察。

發現近些時日,辟陽侯除清晨至宮中為太皇太後哭喪,其餘時間時常到長安東市之中一商鋪至中,臣已命人至那店鋪中觀瞧,似乎並無不妥之事」。

聞此言,劉榮在堂中踱步一陣思索後道:「你可派人查一查那商鋪之主為何人」。

「諾」,主父偃答道。

看來是真的要搜尋幾個法家之人至廷尉署中,才好辦一些事,劉榮心道。

之後便在腦子中過濾,此時有何法家之人可用之

自秦國一統之時,天下便成了法家之人的天堂,隻可惜秦最終亡於嚴刑峻法

至漢時,法家學派便成了如今各家學派的打壓對象,雖此時之主流還是以黃老之學為主,但其他學派也有所發展。特別是儒學之士在朝中為官著與劇增,如劉榮的老師賈誼,以及袁盎,還有詹事竇嬰,皆是儒學出身之人。

說起竇嬰,劉榮也是甚覺奇異,竇家上至太後,竇廣國,下至族人盡皆是黃老之學的極力擁護者,不想怎會出了個竇嬰偏偏是個儒士。

也隻有法家,被打壓的抬不起頭,近幾十年中也隻有個晁錯冒出頭來。

不過劉榮卻又想到,前幾日中老爹還將自己召到麒麟殿一頓質問,便也熄了什麼搜尋人才的想法,先度過此次危局再說吧

心中更是YY道:為什麼別人穿越都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什麼名將人才一把抓,為何到了我卻是如此舉步維艱,蒼天呀,也給我個想要豬腳光環,金手指吧!!!

就在劉榮整日垂頭喪氣之時,王仡卻是又來到了劉榮寢宮之外,聽到王聲的通稟之後,心道:「這不會就是來治罪的吧?」。

待劉榮見到王仡,王仡還是笑道:「殿下近日為何總是愁眉不展」。

劉榮也不答,隻問道:「王公至此」。

王仡嗬嗬一笑,從懷中拿出一布袋,交於劉榮,道:「殿下,此乃是陛下今日命臣到博士署中取來的一卷書,陛下還命臣親自交於殿下之手」。

言畢,王仡一行禮,便轉身離去。而劉榮拿著手中布袋,也是猜不透老爹何意。

拿著布袋行入殿中,跪坐於書案之前,打開布袋之口,取出其中之竹簡,打開觀之,隻見竹簡中赫然寫著:天

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儼然便是那《孟子告子下》中之一篇,見此,劉榮可算是知道老爹的意思了,當即是開懷大笑。這幾日王聲一直見劉榮心神不寧,卻也不知殿下是怎地,如今聽到殿下在寢宮之中大笑,雖不知其為何,但也是為殿下高興。

自此日,劉榮便一掃此前萎靡不振之資,去哭喪見到老爹天子劉啟再也不害怕被老爹抓住去治罪。

隻是再見栗姬,無論劉榮如何參拜行禮,栗姬對劉榮更是冷眼相待,也隻有弟弟劉德對其不改初衷,見麵之時還是大兄大兄的笑臉相迎。

如此劉榮自然是心生暖意,在這勾心鬥角的宮闈之中,親情這東西似乎已被無限製的淡化……

歷史上的劉德怎麼死的劉榮可是一清二楚,待平地吳楚七國叛亂後,天子劉啟便開始分封自己的子嗣為諸侯王,便把劉德分到了河間國。

之後劉德歷時數年,足跡踏遍魯燕趙魏,尋尋覓覓為國求書凡聞民間有善書者,則親自前去收求出重金購之,並命人重抄一份留與百姓。

之後劉德便興沖沖的收集整理儒學典籍進獻給劉彘。按理說一定會受到朝臣的尊敬,也理應得到號稱「獨尊儒術」的劉彘的贊賞。

卻不想此舉不但未得到贊賞,而是遭到了劉彘的猜忌……

更是對其言道:湯以七十裡、文王百裡,王其勉之。

其意便是,殷商湯王、周文王姬昌,皆是由地方方圓七十裡與百裡的小國之王而奪取天下的古代賢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玄幻:授徒萬倍返還,為師無敵了 逮捕嬌妻總裁別太壞 活死人墓裡的蝴蝶夢 農門錦鯉:福妻降臨 曠世神胥 最強女仙帝 全民領主:開局百倍增幅 生骸 縹緲尋仙路 大道無為之夢魘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