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莫非這真是報應?(2 / 2)

加入書籤

回到慈寧宮,她召見三公九卿六尚書,「各位朝臣,皇上龍體不適暫時無法打理朝政,這幾天估計要勞各位費心了。

哀家不懂朝政,更不敢插手朝堂之事,但皇上未新立儲君,總得需要有人主持大局,不知各位有何高見?」

事發突然,宮裡突然多了不少禦林軍,所有朝臣不得擅動。

禦林軍可不是誰都能調動的,若是皇上真有個萬一,說句不好聽的,禦林軍聽從哪位皇子的調派,誰就有可能繼位帝位。

太後從不過問朝政,她調動禦林軍的可能性不大,莫非是……晉王?

晉王妃跟長公主走得近,而霍庭遠歸屬禦林軍,但他並不在宮裡當值,而是在京郊大營,如今卻突然出現在皇宮,事情實在蹊蹺。

都是官場老狐狸,遇事會權衡利弊。

若以本事論,在眾多皇子中,晉王無疑是最優秀的,眼下皇帝病倒,能讓太後召集三公九卿六部尚書,足可見皇上的病絕不簡單。

晉王出身擺在那裡,若是以前皇上是絕不會考慮晉王的,可今天又當著眾人的麵贊譽晉王,一時間讓人難以琢磨。

萬一會錯意,到時皇上怪罪下來如何是好?

「爾等都是朝廷重臣,為何支支吾吾?」

個個老奸巨猾,太後心情悲痛沒空陪他們捉迷藏,一個個點頭,「工部尚書,你認為哪位皇子代為監國?」

「臣以為,七皇子適合。」

「臣以為,十二皇子適合。」

「胡鬧,十二皇子誌不在廟堂,他偏愛禮樂,隻在太常寺任職,沒有任何監國經驗,若是皇上的病情傳到敵國,到時大舉來犯如何是好?臣以為,晉王可以一試。」

「晉王文治武功不差,可論出身……」不敢往下說。

「出身怎麼了?晉王妃貴為乃南越跟蒙國的郡主,兩國使臣均表示願簽訂和平盟約,如果晉王代為監國,他們絕對不敢亂來,若換成其他皇子,那可就未必了。

眼下西南出了亂子,若南北再趁機起苗頭,我朝派誰出戰?」

三公九卿六部尚書都不是簡單的人,於公於私都有自己的算盤,一時間誰也不讓誰。

無論選誰,都有人持反對意見。

太後頭痛欲裂,「行了,就讓哀家來欽點,由晉王代為監國。你們若覺得不妥,哀家日後自會向皇帝解釋。」

她當然知道晉王出身不好,可現在不是論出身的時候,而是要穩住朝堂跟江山。

那幾個皇子不是吃喝玩樂就是鈎心鬥角,別說穩住朝堂,最後隻怕會成為這群老狐狸的提線木偶。

旁觀者清,太後看得很清楚,他們都沒有調動禦林軍的能耐。

太後欽點,眾臣沒有意見。

很快,蕭惟璟被請了進來。

得知自己要監國,他慎重考慮起來,半晌才道:「父皇臥榻源於十九弟溺亡,恰逢眾邦交使臣賀壽,易引發朝臣跟邊境不穩,臣雖資質有限,但願臨危受命,必鞠躬盡瘁,不負太後及眾朝臣所望。」

太後稍微寬心,「從現在起,由晉王監國,眾大臣輔佐,務必要讓朝廷穩定下來,邊境絕不能出亂。」

老人家乏了,讓眾人退下,「宣晉王妃,她過來陪陪哀家。」

沈寧及長公主等女眷被安排到昭和殿,得到懿旨的她稍加思索,便隨宮女到慈寧宮。

別看太後人前穩重,實則內心悲痛不已,十九這孩子挺不錯的,可說沒就沒了,其中沒有貓膩才怪。

兒子中風臥床不起,瞬間感覺江山風雨飄搖。

待朝臣退下之後,麵容盡是疲態,似是老了十歲都不止。

自壽王死後,皇室手足相殘,哪怕每天吃齋念佛,她的心都無法得到安寧。

今天的一切,更是有宿命的無奈,莫非這真是報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三國]一統天下 異世空間:她帶著億萬物資殺回來了 乖乖 穿越之童養媳 第一王妃[綜] 第三種絕色 [美娛]璀璨人生 蘇爽世界崩壞中[綜] 神寵時代:我有一個龍族編輯器 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