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賜婚(2 / 2)

加入書籤

到了第二天未時初刻,才到了平安城張雲卿府外,下了馬高聲道:

「聖旨到,平安知府張雲卿接聖旨」

門口的家人聽了,唬的急忙進去報信,張雲昊穿戴整齊,闔府上下大開中門,點了香案,跪下接旨,胡康手捧聖旨大步邁進張府,略略掃了一眼下麵,當頭的一中年男子,身著四品官服,跪在地上手,有些微微顫抖,大概是嚇住了,該是張雲卿了,旁邊一個微微福的貴重婦人,後麵半步,跪著三男一女。胡康大約知道三個該是博蕙公子的兄弟了,右側卻跪著一個十來歲的少女,垂而跪,看不清麵容,應該就是那位張蕙畹了吧。

看前麵張雲卿有些簌簌抖的樣子,胡康不禁低聲道:

「張大人,不必如此,這可是你張府的大喜事到了」

張雲卿還沒聽明白,卻瞧見這大太監麵色和緩,笑容可掬,雖仍不知禍福如何,卻心內定下了一二。胡康微微一笑,恭立在前,展開手中的聖旨,大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之皇弟平安王世子楊紫安,宗室嫡出,人品貴重,行孝有嘉,文武並重而今已至沖齡,今有平安知府張雲卿之嫡出三小姐,張氏蕙畹年芳十一,品貌端莊,秀外惠中頗有才名,故,朕下旨欽定為禦弟楊紫安之正妃,待及笄後,擇日大婚。欽此。」

胡康的聖旨剛一讀完,一家人不禁都驚在當場,再也想不到,怎麼天外飛來這一樁婚事,張雲卿和劉氏對視一眼,心裡道,好容易博蕙脫了出去,怎麼轉眼又成了世子妃,兩人不禁齊齊疑惑的掃了一眼,後麵同樣怔楞住的蕙畹,難道她和世子私下見過麵不成。

這些話此時當然不能問,一家人先謝了恩旨,張雲卿招呼胡康進廳中奉茶,胡康卻好奇的看向蕙畹,蕙畹抬起頭來,正對上胡康的麵,不禁又是一愣,太監的聲音大都差不多,剛才沒聽出來,這以照麵,沒想到竟是大總管胡康,不禁暗暗震驚。

胡康乃皇上近身的心腹之人,且管著大內,即使當朝一品見了,也要客氣幾句的,蕙畹怎麼也沒想到,會是他來宣旨,算起來,已經多年不見了,這胡總管到也沒甚變化。胡康卻也是一愣,雖知道是博蕙的雙生妹妹,勢必相似,可這一照麵,卻真真如世子所說,五官相似,氣韻卻大相徑庭。

雖年紀雖不大,卻眉目清明,儀容不俗,一行一動,都有一種大家閨秀的氣派,著實不凡。遂仔細打量起來,隻見頭上戴著一個頭箍圍髻,雲頭形圍髻上,鑲著一排成色極好的珍珠,下邊垂下串串小珠,頭箍上有朵朵五瓣小珠花,微微一動,上垂珠幻出一片耀目的珠光。映的小臉愈晶瑩剔透。

身穿著一件大錦緞五彩花卉的右衽大紅繡裙,不盈一握的纖月要,被一根翠色絲絛係住,下擺處,垂著一個鑲金鬆石花囊,凝脂般的頸上,戴著一個人物故事紋的金項圈,通身的氣派,端的不一般,也莫怪世子爺那麼著緊的急求著皇上賜婚。

蕙畹被他打量的有些微微臉紅,在午後陽光的映照下,越顯得容色如霞,胡康不禁微微點頭,張雲卿道:

「公公請」

胡康這才笑眯眯的進了正廳,坐下略喝了口茶,不禁笑道:

「張大人莫要拘束,雜家和令弟侍郎大人,很是熟絡的,這也是你們張家的造化,大喜事」

說著側目看了看一邊肅立的三個男子,頭先一個十七八歲,斯文俊秀,弟二個,神采不俗,卻是十四五歲大小,最小的一個,不過五六歲的樣子,細細看去。竟比張家小姐還似博蕙公子,不禁沖博峻招招手。

博峻小孩子家,那裡懂得怕字,又被爹娘兄姐一向寵溺慣了,自是不怯場的,看了看爹娘,遂走到胡康身前,胡康笑眯眯的仔細打量片刻,細看卻也又有些不像,隻一雙瀲灩黑亮的眸子,透出十分的精靈,卻是相似的緊。不禁很是喜歡,伸手把自己手上的一串蜜蠟手串,遞給他道:

「頭一次見麵,雜家瞧著甚是麵善,這個權當個見麵禮吧,三少爺留著賞人也使得」

張雲卿急忙道:

「公公隨身之物,必是上好的,卻怎好給他一個小孩子家」

胡康笑著伸手扌莫扌莫博峻頭上的總角髻道:

「不妨,這也是雜家高攀了」

說著站起身道:

「聖旨已到,雜家這就要回京復旨去了,三小姐還要收拾了,進京謝恩,不要疏忽了才是」

張雲卿急忙應諾,恭敬的送出府門,到了門外,胡康卻停住腳步,掃了博文搏武一眼笑道:

「張大人不愧是書香世家,教子有方呢,幾個公子卻真是一個比一個的才高,尤其今年的張解元的一篇策論,皇上那裡贊不絕口呢,想明年會試,定是會高中的,向來必是前程似錦的,雜家在這裡先恭喜了」

張雲卿急忙客氣了幾句。令命吳貴特特的包了一大包銀子,以做謝禮,胡康倒也沒拒,隨手收了起來。胡康自打馬回京不提。不到一日的時間,平安城卻是如炸了鍋一般,博文搏武一門雙舉人,這才沒過幾日光景,誰知張家哪個名不見經傳的三小姐,卻突然得了聖上賜婚,還是世子爺的正妃,那就是真真皇家宗室的人了,這張家一躍就成了皇親國戚,這簡直和做夢一樣。

不禁平安城的老百姓如此,張雲卿夫妻也覺得像做夢一般,隻有搏武和蕙畹大約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也沒想到會如此之快,且這麼順利,到令蕙畹一時有些不敢置信,因著如今已經深秋,故張雲卿夫婦商議著,讓博文搏武也跟著妹子一起進京,在小叔家苦讀數月,以待開春的會試,倒十分便利。

故三兄妹這次一起動身,到了第二日晚間,蕙畹進京的行禮大約收拾妥當了,不妨平安王府的二管家親自上門來請。這平安王楊奇身體一向不好,到了秋冬季節,如非必要,一般很少出麵,如今卻要見蕙畹,張雲卿大約猜到,估計這賜婚,平安王是知道不久的,兼隻有一個獨子,雖已成定局,大約也要親自看了才放心。

張雲卿心裡一動,想著這倒是個天賜的好機會,遂和劉氏略商議了,就親自帶著蕙畹去了平安王府,卻說平安王楊奇,紫安進京後,天氣漸寒,也就絕少應酬了,每日隻在暖閣看書寫字,或找些清客文人來,一起談詩論詞,倒也愜意非常。

賜婚旨意到平安城的前一刻,王府的快馬加急文,書也到了楊奇手中上麵是紫安親書,倒也沒說旁事,隻略略說明了賜婚如何來去,楊奇不禁暗暗納罕,這張家的三小姐,他也是最近略略有些耳聞的,據說自小病弱,跟著養母乾娘在庵堂裡長大,乃是博蕙的雙生姊妹,不禁暗暗嘆息。

紫安的心,他多少知道些,自博蕙去了,一向鬱鬱寡歡,至進京前,不知怎麼到快活了起來,且和他商量著,把身邊的幾個大丫頭尋了歸宿打了,身邊卻再也不要丫頭伺候,這次進京卻隻帶了幾個隨身的小太監和侍衛,現在想來難不成是見過那張家小姐的,心裡中意了,故尋機緣求了皇上定下婚約。

不管如何,平安王還是想著,親自見一見這張家小姐才好,故,著二管家去請張家父女,二管家是清楚一二的,畢竟世子爺和張家小姐來往信件東西都是他傳遞的,但這關乎兩人名聲,也不好明說,原先還有些嘀咕,如今這聖上的婚旨一賜,這兩人也算過了明路,以後再往來信件物事,也不算怎樣,故也大大鬆了口氣。

卻也對張家小姐好奇的緊兒,自家世子爺的性子一向冷的很,就是瞧著博蕙公子的情分上,也不可能拿自己的終身大事玩笑的,這張家小姐卻真真令人猜不透,張蕙畹跟著父親進了王府,看二管家悄悄打量她的目光,不禁莞爾。

這裡女子出門,都要戴著遮麵帷帽的,故這二管家也看不清蕙畹的麵容,兼天色已黑,宮燈昏暗,隻隱綽綽的瞧個輪廓罷了,二管家心道,瞧著倒是娉婷婉約,就不知是個什麼性子。

如今深秋,楊奇隻在王府抱月軒東次間的暖閣安置,故蕙畹和張雲卿直接到了後麵的暖閣,通報後,丫頭打起棉簾,蕙畹微微垂,跟著父親進了暖閣,這裡蕙畹不曾來過,可是礙於禮節,也不好打量,隨著父親施禮畢,丫頭卻上來接蕙畹的帷帽,蕙畹遂大方的卸了帷帽,遞給她。

微微抬頭,正對上楊奇一雙審視的眸子,目光相對,楊奇不禁暗贊一聲,先不說容貌如何,隻這一對璀璨瀲灩的眸子,就不同尋常,顧盼間,神采必現,眸子深處透出一種大智慧,五官卻和博蕙相仿,但卻也不大相同,遂心裡暗暗點頭。

一時下人上了茶來,張雲卿卻突然跪下來,蕙畹一驚也跟著跪下,楊奇卻一愣,見張雲卿的眼色,遂道:

「你們下去吧」

仆人們退下,楊奇自沿炕上下來道:

「雲卿,這是為何,你我如今更是親厚一層了,那裡用行如此大禮」

張雲卿接了聖旨就和劉氏商議了,兩口子原先計量的,將來蕙畹找一個尋常夫婿,平安富足的過一輩子,那些年的事情,也就徹底隱了下來。可誰知突生變數,轉眼就又和皇家搭上了關係,這件事若將來翻出來,往大裡說,也許是滅門之禍也未可知,可往小裡說,也不盡然,端看皇上的態度。

卻得了王爺召見的信兒,張雲卿想,如今之計,也隻能和王爺全盤托出,將來若是翻出來,王爺叢中作保,想也不至於如何,端看王爺如何了,雖是一步險棋,但為保以後的平安,也隻能走上一遭了。

想到此,張雲卿開口道:

「請王爺贖罪,三女蕙畹自小聰敏好學,會說時就會誦讀,臣教過一遍的文章,她就記得住,後來隨著愈大,卻愈加敏慧,因得了洪先生為師的機緣,臣大膽,令小女扮作男裝,陪讀於世子,得了名師教導,此本係欺君大罪,如今皇上又賜婚於世子,臣實實的有罪」

楊奇一聽,不禁大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神醫娘親帶崽帥炸全京城 重生後夫人她隻想生崽虐渣 空間 :大佬她在七零年代做團寵 她來自地獄 四季錦 重生之楚寧修仙傳 漁鄉傻醫 最高赦免 修仙奶爸在都市 白色橄欖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