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慕容霸力擒敵首(1 / 2)

加入書籤

眾人所議的段部與慕容燕國相鄰而立,國中人等來往頻繁,原是慕容氏有求於這段部。可惜近年來這段部諸王,盡是目光短淺,唯利是圖之輩。殺劉琨,誅王峻,永嘉之後的遼東亂局由段氏而始。

今年以來石趙多次許段部以厚利,這段部反叛的消息就不絕於耳,慕容家的邊境斥候也是每日數報,燕國朝中也是時刻關注段部的朝局。

到底是姻親之國,若無確切證據,燕主慕容皝就是有心想取之,也與情理不符,恐國中大臣反對。初聽到這反叛的消息,這燕主不懼反喜。

燕主原就準備親征段部。但一來這段部為姻親之國,難下痛手恐旁人議論;二來,遼東諸國中,攻打雖頻繁,但從無滅國之舉,今滅段部,此乃曠世之功。燕主定然想獨占此功。

那日早朝商議,燕王謀定,親率大軍,除邊境守將,各地駐軍不能調遣之外,盡遣國都內外諸軍。朝中諸多領軍將領如:司隸陽鶩、騎都尉慕容霸、前軍師慕容評、折沖將軍慕輿根、盪寇將軍慕輿泥等盡數調遣。

燕王原成想,建威將軍慕容翰歸國不久,讓其在國都內稍息。那一日燕王與眾臣謀劃,部署排兵已定,卻未對慕容翰有所指示。慕容翰離席上前,主動請纓道:「燕王,下臣曾經久居段部,悉知其國中山川地貌,兵力排布,定能為我燕國大軍因勢利導,避實擊虛巧取關隘,直取令支城。」

「翰兄歸國不久,且在宇文久暴風寒,身體必不復康健。本意讓你復駐守遼東,如今慕容恪已漸有威勢,不好撤換。段部之地,我燕軍之中相熟者眾,不勞翰兄費心。」燕王意未可否,隻讓慕容翰入座。

卻見慕容霸起身,向父王說道:「父王,王伯所言甚是,他久在行伍,於這兵馬戰陣,恐旁人不及。且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領軍大將之中,素知段部者排布者止王伯一人,兒臣懇請父王,讓王伯隨軍出征。」

陽鶩也道:「慕容翰將軍素有威名,在段部中懼將軍者甚眾。為燕軍計,臣懇請我王讓其出征。」

眾將紛紛替慕容翰請求,燕王故而也在征召將領的名錄上加上建威將軍。

議事完畢眾人紛紛打道回府,慕容翰也隨眾臣欲出宮門。卻見公孫夫人和她的侍女小鵑在不遠的地方站立。見到慕容翰,公孫夫人忙向慕容翰行禮:「妾拜見建威將軍。」

慕容翰心下一怔,隨即收斂神色道:「下臣見過公孫夫人,臣尚有軍務,恕臣不能久留,微臣告退。」

「你這人好不講理,你不知我家夫人在你離開之後的苦,今日你卻……」小鵑不由得怒道。

「小鵑,休得多言,此乃軍務,切莫誤了大事。」公孫夫人隻忙拉小鵑到一旁嗬斥小鵑道。隨即款款的躬身向慕容翰行一禮,「妾耽誤將軍時辰,還望恕罪。」

說完領小鵑轉身,頭也不回的往自己寢宮而去。

走了數十步,小鵑悄悄轉頭,卻見慕容翰還站在原地。

「夫人,真沒話講了。」小鵑聞道。

公孫夫人也不說話,忽加快了腳步,離慕容翰越行越遠。

第二日,燕軍各部雲集於棘城城下,隻見大軍軍容齊整,鎧甲,戰刀整肅,一片肅殺之氣。

古雲:天子將出征,類於上帝,宜於社,造於禰。如今出征為滅國之戰,燕王築高台於南郊,其上置香案,焚香,以太牢禮祭之。卻見一主祭之人,類於殷時太祝,執燕王親書表文宣讀,又擲於鼎中焚燒,以告天庭。

眾將士三拜三叩誓師完畢,殺氣騰騰的往段部開去。

大軍於行軍途中,燕王問及左右:「此番我大軍以雷霆之勢,滅段部易如反掌,難在段部滅後如何收攏人心,為我燕國所用。」

陽鶩並馬急行,手握韁繩說道:「我王所言甚是,段氏兄弟專尚武勇,不禮士人,有才之人皆不用,致使國勢漸衰。」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燕王低頭沉吟道。

陽鶩拱手道:「我王大德,有上古遺風,燕國幸甚。臣聞段部陽士倫,忠毅清儉,誠信重義,旁人不及,若我王能收此人,則段部之臣民心不懼矣。」

燕王若有所思:「你所說陽士倫,豈非陽裕,陽左丞。」

陽鶩點頭。

燕王撫頜道:「內舉不避親,陽士秋,為國舉士,我燕國之幸。」

慕容皝舉起寶劍指天,對眾將士喊道:「我燕國之師,解民倒懸,隻懲元凶首惡,其部臣民,百姓,我軍須秋毫無犯,眾人知否?」

眾將士山呼:「諾。」

兵過柳城,隻見有山傍河而立,形勝壯美,燕王問及左右:「此山有名否?」

隻見慕容翰驅馬向前,向燕王稟道:「此山名為龍山,春秋時燕國召公由此東出平東夷,曹操北征烏桓坐鎮於此。」

「龍山,此名甚好,我燕國以後必南圖中原,段部平定之後,我燕國南麵將直麵石趙。棘城狹小,傳令,調兵頗為不便。今後我燕國將以山之陽,水之陰地營建新都,曰「龍城」。意為,我燕國將龍躍九天。」

眾人皆稱善。

兵至令支城,隻見燕王率大隊人馬急攻城池,另派慕容霸埋伏於城旁密雲山中,此乃南逃石趙之必經要道。

那令支城,城大難守,加之段部這幾年喪師失地,損兵折將,將無鬥誌,兵無士氣。那燕國軍容齊整,再攻城前已派出細作,混入城中,曉以利害,俱以呈詞,那令支城百姓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燕師。

更加之那慕容翰的大纛旗立於燕軍中軍之內。旗上大寫一個「翰」字,守城士兵見此俱已膽寒。不多時燕軍便拿下了令支城。

卻見城破之時,那段遼攜段龕,段勤,段思等段部王族出奔石趙。

到底是料想不差,慕容霸於這密雲山中截獲敵之去路,不料此時石趙派兵接引,慕容霸與高弼隻得奮力死戰。

「慕容霸,情勢危機,乾脆殺了段遼,已絕趙望。」說罷高弼正欲向段遼砍去。

「萬萬不可,敵國君主,我輩豈能善斷。」說罷伸出彎刀擋住高弼。

隻見那趙軍從南麵似潮水而來,高弼和慕容霸且戰且退,漸漸往令支城退卻。

那燕軍,前有趙兵突襲,後有段部敵首在軍中,力有不及。

隻見那兩軍相接之際,那段部眾人趁燕軍排兵間隙徑直往趙軍方向殺出。

那慕容霸和高弼拍馬上前,意欲阻止,到底那段氏眾人也是久經戰陣。隻見那幾人左沖右突,相互掩護。漸漸向趙軍靠攏了,那趙軍也向那幾人沖來。隻見段龕,段勤,段思等人強突出重圍,那段遼將要突出之際,那慕容霸從側麵殺出,其馬大駭。那段遼從馬上跌落,周邊軍士憤而欲斬之,高弼製止。

慕容霸喝道:「眾將收兵,非我令不得戀戰。」眾將士急急向令支城進發。那趙兵見燕軍軍容漸整,難尋戰機,便也往趙境退卻。

「到底使段龕、段勤、段思等人逃脫,我燕國有隱憂。」高弼憂心忡忡的說道。

慕容霸倒也是自責不已,自請上表請罪父王。

燕王慕容皝自領軍入令支段部王宮,卻見段部不惜民力,那宮室比之棘城燕王宮更顯寬大,這段部首領所走甚急,宮中眷屬,各部官長,皆未帶走。加之那燕軍所過之處秋毫無犯,段眾皆安。

「報燕王,陽裕已至宮外。」一軍士急急向燕王處而來。

燕王聞之大喜,欲親自出迎。

慕容評憂懼,向燕王說道:「今段部新附,恐其有詐,望王兄三思。」

燕王不以為意,說道:「評弟毋須憂慮,孤正欲取天下。陽士倫,段部人望,若收的此人,段部臣民必傾心相歸,我燕國無憂。」

「大王雅量,雖周公不能比,臣之族兄能歸燕國帳下,我燕國,陽氏宗族之幸。」陽鶩搶先一拱手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傲嬌醫妃:妖孽雙寶圓滾滾 重生八零國營女廠長 葉少川呂清雪 替嫁後,我嬌養了聖君陛下 我在綜藝裡偽裝國寶 神妃至上:夫君,很誠實 三國之霸王張繡 那些我們遺忘的舊時光 王爺和離後又來爬牆了 離婚後對前夫真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