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燕主謀攻高句麗(1 / 2)

加入書籤

回宮之後,燕王速召燕國領軍將領:慕容翰、慕容霸、慕容評、慕輿根、慕輿泥、王寓、韓壽、高詡、鮮於亮等俱到宮中商議。

燕王率先發問道:「高句麗雖一蕞爾小邦,然其一直在我身後,如芒在背,令孤頗為不舒,吾有意一戰而定,以絕後患。眾卿以為然否?」

慕容評搶白道:「先者建威將軍慕容翰,在先王時就鎮守平郭,其鎮守數年高句麗莫敢踏入半步。今我王又復得慕容翰,臣弟願聞王兄其祥。」

「不錯,先王在時,翰兄威名顯赫,高句麗莫不敢犯。」燕王緩緩的望著慕容翰說道。

「評弟,燕王著實過譽了。如今恪兒鎮守平郭城,高句麗原是不敢犯的,現如今王釗卻舍近求遠,攻襄平著實奇怪。」既如此慕容翰也不好推辭,隻說道。

慕容翰所說的平郭城乃遼東防禦的鎖要,與襄平、玄菟二城互為犄角。但此城最難防守,孤懸南麵,極易被高句麗圍攻。去歲高句麗新敗,燕王欲重整遼東局勢,自慕容仁、慕容翰之後,就無人能鎮守此城。燕王遍觀諸子之中,屬慕容恪沉穩乾練,有大將之風。加之在軍旅之中久經歷練,已漸孚人望,實乃鎮守此城的不二人選。如今遼東局勢已漸漸恢復,這次高句麗謀攻襄平,繞於平郭城後,確是怪異。

那王寓略一遲疑,終究是上前說道:「想是襄平去歲鬧出糧荒來,士卒心中不穩吧。」

那慕容評急道:「作亂之人當時已被斬殺,餘下士兵俱已聽令。」

慕容翰原是不準備說的,但聞聽此言,心中卻有不忍,說道:「燕王在上,原叛臣慕容仁盡據遼東之時,襄平、平郭、玄菟、新昌諸城多有人多有誤殺。後石趙攻棘城,招誘民夷。我燕國所部,成周內史崔燾、居就令遊泓、武原令常霸、東夷校尉封抽、護軍宋晃等皆…」。

沒等慕容翰說完,慕輿根打斷他說話,隻譏諷道:「今且聽之,慕容翰所言俱為叛逆張目?」那慕輿根在前些年保衛棘城之戰中可謂出死力,身被數創。可惜其為人多暴虐,殺戮叛逆毫不留情,燕王也多申飭,惟其忠勇,燕王多為其遮掩。

慕輿泥也道:「我看那姓崔的沒個好東西,前平州刺史崔毖吾等吃盡苦頭。想著我燕國成周內史崔燾也為崔氏族人,率先反叛。那年局勢甚危,我國甚是被動。」慕輿泥氣憤道,「若不殺之,以儆效尤,豈有我輩容身之所。」

慕輿根其弟慕輿泥原先在柳城之戰中和當時在段部的慕容翰交過手,對慕容翰素無好感。燕王感其兄弟倆忠勇,且慕輿氏與慕容氏同出一脈,對其兄弟二人均委以要職。

「非也。」慕容翰汗如漿出。隻離開這數年,已不復當年之景。慕容翰心裡想到,如今在燕王心中,想必是這些後輩人秀在其心中地位更為重要,便細聲說道,「燕王在上,隻我燕國這幾年,攻伐過甚,民力多有不逮。」

「好了,孤知道了。翰兄不在燕國多時,勿怪。」燕王不悅,道:「孤所慮者,乃我燕國大軍直出攻高句麗所部,北部空虛。若宇文部率兵攻伐,我燕國該當如何?」燕王望向眾臣,再次注視著慕容翰。

「翰兄所慮者,也甚為有理,這幾年我燕國大軍幾乎無日不戰,無歲不休。雖寶劍也崩斷了,雖強弓也折了,眾臣以為如何是好?」燕王想了想對慕容翰之言也首肯。

堂下眾臣皆左顧右盼,燕王所說甚為有理。這幾年燕國南北攻伐,士卒連年征戰,若隻攻高句麗,力尚可支。若還要防備宇文部,恐勢單力微,倘若邊城失守,誠恐難料。

慕容翰微微探出身體,緊握月要間金刀,似有所指。燕王也看出來他身體有些異樣,便問道:「翰兄久居宇文,想來宇文部情勢你已俱明了,既如此有何高見。」

慕容翰趕忙起身道:「我王明鑒,誠如是。」

燕王對慕容翰說道:「既如此,翰兄不妨登此案台,為堂下眾臣言明。」此案台者,乃當年燕王立木納諫之時,求諍臣而設,如今卻為慕容翰用上了。

慕容翰麵對堂下眾臣說道:「宇文強盛日久,屢為國患。今逸豆歸篡竊得國,群情不附。加之性識庸暗,將帥非才,國無防衛,軍無部伍。臣久在其國,悉其地形。雖遠附強羯,聲勢不接,無益救援。今若擊之,百舉百克。」

那慕容評接過話茬,道:「王兄所言,必是我燕國先圖宇文再攻高句麗?」

「非也。高句麗去國密邇,常有闚鋆之誌。彼知宇文既亡,禍將及己,必乘虛深入,掩吾不備。若少留兵則不足以守,多留兵則不足以行。此心腹之患也,宜先除之,觀其勢力,一舉可克。」慕容翰繼續對眾臣緩緩道來。

那慕輿根卻不以為意,問道:「建威將軍難道知道宇文部未有攻伐我之意?」

「我久居宇文,自知其為自守之虜,必不能遠來爭利。既取高句麗,還取宇文,如返手耳。二國既平,利盡東海,國富兵強,無返顧之憂,然後中原可圖也。」慕容翰說完,看著堂下眾臣,眾臣皆對其翹首以盼,認真聆聽,他接著說道,「我燕國俱忠貞之士,宇文粗鄙,見我燕國人士忠誠遠略至此,必不會來攻,就是可惜了龐越。」

言罷慕容翰與高詡、王寓三人都低頭不語起來。

王座上,慕容皝聽聞慕容翰此言,眉頭舒展,似已無憂矣。離開王座,撫慕容翰其背,道:「翰兄高見,既如此,此戰我欲先擊高句麗,該如何謀劃?」

慕容翰趕忙回禮,說道:「王兄所慮甚慎,先前我鎮守遼東以來,也對高句麗之山川地貌頗多了解,可否借地圖一用?」

「速拿地圖。」燕王向內侍一揮手道。

不多會兒,一副遼東勘輿全圖展現鋪陳在案台上,隻見燕王遣眾大臣上前,慕容翰站於王案後側,指著地圖對眾大臣詳解。

「諸位請看,燕國出高句麗有二道,其北道平闊,南道險狹。」

那王寓說道:「既如此,那從北道進軍豈不快矣。」

「王長史所慮俱為常理。誠如是,如若敵首亦如王長史所想,布重兵於北道,則該何如?慕容翰反問道。

「如此,將軍可有謀劃?」王寓問道。

隻見慕容翰手指地圖東邊一城,原是高句麗丸都城,說道:「諸位看此城」。慕容翰又指著地圖上的南道說道,「我燕軍若出南道,雖道路崎嶇難走,然出山穀就直抵丸都城下。若我軍取高句麗都城丸都,其勢必潰,即使北道受阻,我燕國也能全取高句麗。」

「好,翰兄果有遠略。」慕容皝大喜,「既如此,諸將俱以建威將軍此計商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傲嬌醫妃:妖孽雙寶圓滾滾 重生八零國營女廠長 葉少川呂清雪 替嫁後,我嬌養了聖君陛下 我在綜藝裡偽裝國寶 神妃至上:夫君,很誠實 三國之霸王張繡 那些我們遺忘的舊時光 王爺和離後又來爬牆了 離婚後對前夫真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