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為求自保許封太子 世子解圍盡撤大脯(1 / 2)

加入書籤

石鑒隻端坐在中堂禦座之上,靜靜等待石閔的到來。

石閔領眾將士跨入殿門,徑自向前,如今離石鑒隻有十步之遙,一個箭步就能揮劍將石鑒斬於座下。大殿之內,宮女,宦官一逃而空,隻有一個小侍從在石鑒一旁。現在雖是冬季,但見他汗流浹背,雙腿忍不住的打顫。石閔身後的將士也手持兵刃,在其後靜靜的等待。此時石閔緊緊的握住自己的雙刃矛,隻隻的盯著石鑒,氣氛一時停滯。

隻過了漫漫如長夜的片刻,一人匆匆從殿外小跑而來,原來是楊環。

「大將軍,奴婢已奉陛下之命將此禍首三人:樂平王石苞、中書令李鬆、殿中將軍張才斬殺,此三人頭顱就在殿外。」楊環示意旁人道,「快,快呈上來。」

殿外軍士依次捧著匣子,裡麵盛著三人的頭顱來到石閔跟前。

楊環一邊打開匣子讓石閔審視,一邊說道:「陛下受奸人蒙蔽,一時失察,恐釀成大錯。今賊首已除,我趙國君臣當冰釋前嫌,共禦外辱。」

走到盛放石苞的頭顱匣子這邊,楊環邊打開邊道:「此人就是首倡謀劃之人,原先就舉長安之兵意圖謀反,幸得主上寬宥,饒他不死。沒想到他不感恩圖報,勾結李鬆,張才行此忤逆之事。」

石閔隻略一瞟一眼那頭顱便什麼也不說,楊環湊近了說道:「將軍,如今我鄴城外有強敵,內有動亂。陛下即已幡然醒悟當既往不咎。」楊環退了一步大聲說道:「將軍英明神武,若非將軍舉義師討伐賊人,我趙國社稷險些落入賊手。」

說著楊環拱手向石鑒拜道:「大將軍居功至偉,既然已將賊首鏟除,君臣相安,陛下當擬旨褒獎大將軍。如今鄴城之中尚有賊人潛伏,此處人多手雜,不利防備,當各回居所,以備不測。」

楊環瞄了一眼旁邊的內侍說道:「來人,速速送陛下回宮。」

石閔隻握雙刃矛暗暗向前一步,石鑒見此,忙說道:「大將軍替朕掃除賊人,一國所賴,皆係將軍,快快,傳旨,增加封邑十萬戶,封武德王,入朝不趨,奏表不名。」

說著,慌張的退到偏殿而去。

石閔目送石鑒離開殿宇。石鑒剛一離開,其身後的將領皆一擁上前。

王泰大喊道:「大將軍,石鑒包藏禍心,不可不察啊。」

張艾勸阻道:「將軍,這三人就是充數的,若無趙帝首肯,誰跟對將軍下如此毒手。」

張溫也說道:「將軍,胡漢不兩立,羯族定不會坐視我漢人得此高位。」

眾人在石閔旁邊紛紛勸諫,皆勸石閔趁此機會立刻誅殺石鑒。

石閔緊緊的握住雙刃矛的把手,許久說道:「眾將回府。」

董閏大急:「大將軍,機不可失……」

石閔喝道:「眾人毋須多言,回師收兵。」

說完,石閔徑自轉身朝殿外而去,眾將士見此,也隻能隨石閔出殿。

皇宮之內,石閔的軍士漸漸都撤出去了,宮殿內外,一片狼藉。

石鑒從那裡出來後,手一直在發抖,直躲在後宮金華殿內。聞聽石閔大軍撤出皇宮,扌莫著自己略微歪斜的冠冕,終於長籲一口氣。此時他的身下已是一片濕潤。

一旁邊的小內侍忍不住的說道:「陛下請更衣。」

石鑒眼瞅著那小內侍,小內侍已是趴在地上不敢出聲,隻聞石鑒緩緩說道:「楊環何在?」

小內侍忙不迭說道:「楊總管就在殿外。」

「速宣。」

不多一會兒,楊環便進入殿內,跪下來說道:「老奴楊環,奉旨跪安。」

石鑒略一瞟一眼,對左右

說道:「來人拖下去,斬首示眾。」

楊環聽罷,癱倒在地上,大呼,「陛下饒命,若無奴婢,陛下今日何能安坐於此。」

石鑒冷笑道:「哦,這麼說來,朕還要感謝你。」

楊環申辯道:「陛下雖失皇弟石苞和二位忠貞之士,然國祚保全,老奴雖不言有扭轉乾坤之力。今殺老奴,陛下恐遭石閔懷疑。」

「好一個伶牙俐齒。」石鑒示意左右將楊環重重的放開。

「陛下,老奴雖獻策殺了石苞,然石苞之雍州軍尚有孫伏都、劉銖等統禦的兵馬,若陛下殺了老奴,陛下百口莫辯,老奴願為陛下出謨言說石苞手下二位將軍,共謀大事。一切與陛下無關。」

「你這個斷了根的東西,休拿旁人唬我,朕豈會再信你。」說完石鑒從旁邊的軍士旁抽出寶劍隻欲砍去。

「陛下,既如此,事不宜遲當速速許封太子。」楊環忙俯身叩首道。

「太子?!」石鑒聞聽此言隻大怒道:「我羯族之中無此漢人太子。」

楊環隻大急,扶住石鑒的手臂,忙上前辯解道:「陛下,石遵即已許封石閔太子,然事後反悔,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陛下難道要重蹈覆轍。」

石鑒隻重重的坐下,長籲許久,說道:「朕豈能不知,然,然我這趙國萬裡錦繡山河怎最後亦落入漢人之手,先帝石勒、石虎披肝瀝膽暴荊棘,所得江山,如今,要葬送我之手。」

石鑒竟冷不防的掩麵而泣,漸而悲慟欲絕。

楊環見石鑒如此怯弱心中不油頓生鄙夷之情,說道:「陛下若要保這趙國江山,何須那太子之虛名。」

「對對對」石鑒忙擦拭掉眼淚,「許他,石閔隻要不殺朕,朕遂他的心願。」

楊環見石鑒態度瞬間天差地別,簡直要驚掉下巴,楊環略遲疑道:「陛下,趙國先祖何其勇烈,如今陛下怎,怎這般…」

石鑒氣不打一出:「你這宦寺,要朕封石閔太子的是你,如今要朕奮勇如先帝般的也是你,你這賤奴,到底要朕怎樣?」

楊環陡然硬氣:「陛下,如今要自保恐怕亦難,這次若無老奴周旋,恐怕身首異處的就不是李鬆三人,既然陛下隻貪戀帝位,老奴月匈中有萬千韜略也難托付給陛下,老奴告辭。」

「楊環,楊總管。」石鑒隻不顧尊卑拉住他,「今多賴楊總管多方周旋方的安寢,朕還要仰賴楊總管呢。」

楊環聽此大為受用,隻略做回禮,說道:「既然陛下如此看得起老奴,老奴定當忠心事主,以保陛下萬全。」

楊環見石鑒渴求的眼神,心知石鑒已被他牢牢掌握,隻朝旁人一個顏色,宮人皆退下,此時殿內隻有楊環和石鑒兩人爾。

楊環小心湊在石鑒的耳邊說道:「陛下,太子虛名也,若以太子以虛名除掉石閔豈不是……」

石鑒忽的放開手,疑惑道:「汝意,以太子之位除掉石閔。」

楊環隻端坐在石鑒身前說道:「陛下,經此一戰,如今石閔身旁戒備甚嚴,出行皆有護衛,若在賜封太子的大典之上暗藏伏兵……」

石鑒搓著自己的小拳頭,「太子加元服,國之大典,以此大典暗害太子,豈不是要失信於世人,再說,再說如今鄴城之內皆是石閔人馬,朕又有何依憑。」

楊環陡然站起說道:「失信於天下?若石氏先祖也安於做晉室之奴,這趙國何有中原?」

「那人馬,楊總官意欲從何召集?」石鑒沉默許久,問出一句。

「一切皆毋陛下操心。」楊環隻揚長而去。

燕國龍城

瑞雪兆豐年,雪後初晴。這龍山腳下

的燕都龍城分外晶瑩。

這一年,年關歲末,燕軍大軍南下爭雄,捷報頻傳,龍城內外上下洋溢著喜悅的氛圍。

時日惠風和暢,可足渾氏遍邀宮中及都城中留守的命婦、妃嬪往龍宮內苑一聚。

眾位妃嬪皆著盛裝出席,這次是可足渾氏舉行的第一次聚會。為彰顯心王後的氣象,內苑裡布置一新,花團錦簇。更神奇的是時至寒冬臘月,各位妃嬪的案幾上不但有臘梅,竟有雛菊,薔薇等,甚是奇妙。

「好漂亮的花呀。」才步入內苑,段先不由得嘖嘖稱奇,一旁的蘭太妃見狀,掩麵笑道:「隻是些奇技淫巧,聽說啊,如今龍城的能工巧匠築以溫室,引溫泉之水灌溉,一年四季都能開得了花呢。」

「是嗎?這可要費好些人力、物力呢。」段先疑惑道。

「可不是呢。」高太妃隨即說道,「隻這龍城地處北地,氣候嚴寒,花木本就是稀罕物。若不是這可足渾後一力堅持,燕王也不想弄這些。」

段先喃喃道:「國之所興者,止農與戰。今大爭之事,做此等耗損民力之事,妾心中不忍。」

忽一內侍說道:「諸位貴人,一切已準備妥當,請入席。」

眾妃嬪翩翩而來,皆按品秩位分分列而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傲嬌醫妃:妖孽雙寶圓滾滾 重生八零國營女廠長 葉少川呂清雪 替嫁後,我嬌養了聖君陛下 我在綜藝裡偽裝國寶 神妃至上:夫君,很誠實 三國之霸王張繡 那些我們遺忘的舊時光 王爺和離後又來爬牆了 離婚後對前夫真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