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馬其物(二)(1 / 2)

加入書籤

待林立文把秧馬讓出來,林老頭坐在上麵就不舍得下來了。他還樂嗬嗬的吆喝相熟的村人過去瞧,讓人家看他坐上麵忙活,聽他嘴裡一個勁的在那炫耀:「哎喲餵,這『馬』好使!真好使……」

這種話若是放在平時,少不得讓聽的人酸上幾句。但這會,大家全都一臉笑容的跟著林老頭一塊誇。

誰讓他們是真眼饞這個「馬」呢!

而林立文這邊呢,秧馬給了林老頭,他乾脆主動跟大家講起秧馬的製作來:「製作秧馬最要緊的,其實就是兩個地方……其一是最底下那層,首選榆樹或者棗樹,方便田地裡麵來回滑行……其二是上麵這部分,得選體輕的木製,比如楸木或者梧木……」(注1)

「這些木頭我家有!」林立文說完,人群裡立刻有人就喊道。

「我家也有……」

主要是這幾種木頭都是村裡常見的,大夥聽說隻需要這些木頭就能製作出這般好使的木馬,一個個的都興奮了。

至於怎麼做的,秧馬這東西還真沒什麼太大的技術含量。會點木工的,隻需瞧上一眼就能做出個七八分來。甚至哪怕不會木工的,手巧一些,再稍微琢磨一下也差不離了。在古代還沒什麼專利保護,便是人家學了去也沒地方說,這也就是林立文為什麼會把製作方法跟大家直接說出來的原因之一。

其二則是林立文想要打好村裡關係。

哪怕是在現代,在農村待過的都知道,越是鄉下越需要人際關係。關係處好了,家裡有點什麼事,稍微吆喝一聲,大家一股腦的就幫忙做了。關係要是處不好,如嘴角上的一些摩擦那都還是小事,背地裡的各種小動作才更惡心人。

更別說,這裡還是古代。

古代律法沒有現代齊全,官府執行力更是沒法比,將來還需要在這裡開荒打下事業第一步的林立文也因此更重視在村裡的關係。眼下能用一個簡單的秧馬,扭轉大家對他的看法和拉進林家跟村裡人的關係,對林立文來講,簡直是太值了。

「整個秧馬的製作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就這些了……」林立文還說道:「大家回去做的時候,若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到時候也可以直接來問我。」

人群一片嘩然,誰也未曾想過一向來眼高於頂的林家大郎不僅大大方方的把秧馬製作方法說了,態度還這般的和善,頓時讓他們生出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大家頓時萬分感謝:「要是真做出來了,可得好生謝謝大郎……」

林老太,林老大和林周氏這會也是又驚又喜,不僅林老頭和林立文那邊有人圍著滿口的誇贊,就是他們這邊也有。都是往日關係好的,一個個的滿嘴也都是誇他們家大郎。

「大郎真不愧是讀過書的,從沒下過地,也能想出這麼好使的農具來……」

這狀況往日他們哪碰到過啊,林老大和林周氏又不是那種活絡人,頓時就有點手足無措。還是林老太比較淡定:「我家大郎打小就聰明,就是嘴不大愛說話。有什麼事,隻自己偷偷琢磨……」

其實是以前的原主自持讀書人身份,看不起村裡人,覺得人家都是一群泥腿子,不屑跟他們說話。不過這會,村裡人都深覺林老太說的對。

瞧瞧,多好的林家大郎啊,以前會被大家誤會成那樣,都是因為他嘴不太愛說話了點。

*

有了早上這一出,乾完白日的農活後,當天下午就有人回去搗鼓起秧馬來。

大家都是第一次製住秧馬,少不得就得去林家詢問。而林立文也像他早上說的那般,甭管是誰來問,都獲得了他仔細的回答。

當詢問的人實在過多時,林立文索性喊了林老二過來幫忙。畢竟昨晚上林老二有幫忙做過秧馬,他也算有經驗了。

於是眾人將林立文和林老二圍了起來,由林立文進行口頭上的指導,林老二來演示實際操作。

在林立文教授眾人時,林老頭和林老大他們也在跟著一塊學。他們家現如今也才一個秧馬,白日的時候大家輪流著使用了下,感受了一把秧馬的好使後,最後大半的時間還是歸了林老頭和林老太。所以明日下田的時候若想全家都能用上秧馬輕省點,今晚必須得連夜趕製出來才行。

於是這一晚,林家燈火亮了足足大半宿。一直到夜深,且顧著明日白天還需下田乾活,眾人這才陸陸續續的從林家離開。

*

第二日,村裡就有不少的人都在田裡用上了秧馬。

坐在秧馬上忙活的眾人,還沒覺著有多累,眼前一大片的秧苗就被拔完了。也不隻是拔秧的,插秧的也一樣。隻覺得自己也就是動了幾次秧馬,秧田裡就被插了一大片秧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野馬 國師怎麼還是黑化了 不露聲色 真酒是最強遊戲製作人 太宰連夜爬上崆峒山 雄蟲99%都是人類 璀璨人生 達達利亞是Archer 失憶後和死對頭上了戀愛綜藝 綁定彈幕後我和基友穿成了紅黑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