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釤(1 / 2)

加入書籤

未等林立文回答,身後響起林周氏的聲音:「大郎饞魚了?」

一扭頭,林立文就瞧見林老太還有林周氏,林楊氏三婆媳各自背著滿滿一大背簍的野竹筍回來了。

最近這段時間野竹筍瘋漲,林家村的人隻要有空都會去拔筍。拔這麼多的筍肯定是吃不完的,但可以曬乾,到了冬日沒有其他蔬菜時,這些筍乾泡開了是能混著米飯或者是麵粉一塊當主食食用的。

「你拿這個去弄魚肯定是不成的,」林楊氏顯得格外的有經驗:「等下午讓你二叔幫你去河邊放個地籠,看看明日早上裡麵能不能有點小魚蝦。」

林老太也點頭:「對,讓你二叔去給你弄。」

眾人的反應弄得林立文有點哭笑不得,趕緊解釋道:「爺奶,娘,二嬸!我這東西做了不是用來捕魚的,它是我想出來的一個農具,用來收割麥子的。」

「啥?這是你想出來的新農具?」林老頭半信半疑的瞧著這像簸箕一樣的東西,怎麼看也沒法將它跟農具搭上關係。

就這玩意,它真能收麥子?

*

又過了幾日後,村裡的冬小麥開始收割了。

托前幾日在山裡幫忙砍竹子那老漢的福,這段時間整個林家村的人幾乎都知道了林立文又想出來了一個新農具,是專門拿來收割麥子的。

導致這幾天經常有人上家裡還問,林家麥子哪日收,他們要過去親眼瞧瞧林立文新想出來的農具收起麥子來到底好不好使。

於是到了收麥子這天早上,一大群的村民們又圍在了林家的麥地裡,聚精會神的盯著林立文。

林立文先把麥籠,也就是那個形似簸箕一樣的東西擺順,再之後是拉繩和手柄。待這些整理好了後,他就開始收麥子了。

「這東西收麥子的時候也是有技巧的。」林立文照舊不忘跟大夥講解需要注意的地方:「咱們一隻手拿著這個手柄,掌握好方向和力度……另外一隻手拉繩,牽引下麵麥籠運作……來上這麼一下,麥子就能被收割下來了……」

可說是收麥子,但村民們瞧著,隻覺得林立文這樣更像是「掠」麥子。因為凡是這農具劃過的地方,就是一片麥子齊齊倒下,落進了那個像簸箕一樣的東西裡。

隻三兩下後,村民們就瞧見那「簸箕」滿了。林立文再將裝滿麥子的『簸箕』往旁邊空地一揚一倒,地上便多了一堆收割好的麥子了。

等到林立文再揮舞幾下,眾人就隻見著麥地裡空了一大片。

有村民便震驚道:「這哪裡是割麥子啊,這分明是在掠麥子吧!」

手拿著東西一揮就收完一片,可不就跟「掠」麥子一樣麼?

然村民不知道的是,這個農具學名叫麥釤,或者是麥綽籠。但還有一個名字,叫「掠子」。是河南和山西那邊的叫法,便是在穿越前有各種現代化收割機器時,這個農具依舊還在被一些農民使用。

林立文在演示完之後,又把麥釤遞出去,讓村民們自己上手去試一試。

「哎呀,有了這個東西,我一日怕不是能收好幾十畝地的麥子?」 等到上手試了之後,眾人更真切的感受到了這東西的好使。

然這話卻並不算誇大,因為待幾個村民爭搶著嘗試過麥釤的使用後,林家那兩畝地的麥地竟就這般被收割乾淨了!

整個過程算下來,撐死了也就是半個來時辰吧!

眾人無不感嘆,林家大郎的腦子真就好使。有個這般聰慧的兒子,往後林老大和林周氏怕是有福了。

雖說林家大郎是被周夫子從學堂裡趕了出來,那身板瞧著也不壯實。但架不住人家腦子好使啊,想出來的這一個個的新農具,用來乾農活時省時省力有效率不說,便是尋常婦人也是能輕易使用得了的。

就不說遠了,隻單說有了這個麥釤後,往後林家起碼每年能多種上好幾畝的冬小麥。畢竟冬日裡的地是空著的,隻是往年麥子收割太慢,怕影響來年大豆和棉花的種植,才不敢種植太多。

*

這一天,村裡人又紮堆到了林家院子裡,詢問林立文麥釤的製法。

林立文也依舊沒藏私,告訴大家麥釤的製作方法他願意分享出來。隻是還是那句話,等到後麵空閒下來,他家開荒之時,希望今天得了他麥釤製作方法的村民們,到時候能過來幫忙一日。

對於林立文想要開荒的事他們早知曉了,借用林家耬車抵工更是做過一次了,因此村民們接受良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野馬 國師怎麼還是黑化了 不露聲色 真酒是最強遊戲製作人 太宰連夜爬上崆峒山 雄蟲99%都是人類 璀璨人生 達達利亞是Archer 失憶後和死對頭上了戀愛綜藝 綁定彈幕後我和基友穿成了紅黑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