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周北(1 / 2)

加入書籤

幾乎是一眨眼的時間,就進入了春二月下旬。吉州這一年的雪季便又過去了。

選了個天氣晴朗的好日子,林立文與林老二便坐上了趕去周北的牛車。

雖說棉花種植技術已經傳授給各官田前來學習的農家好手,再由他們去到各自的縣城去教授當地百姓。但周北作為林立文在吉州各縣城逐一巡查過後,選定的最適宜種植棉花的地區。所以對於這一片的棉花種植,林立文還是打算自己親自過去。

便是周北今年種植所需的棉花種子,都已經由林立文在去的試種棉花地裡,在跟嚴侍郎匯報過後,親自挑選留種出來了。

此次過去周北,還有一些衙役們跟隨。此刻他們便坐在後麵的兩輛牛車上,順便看顧著放在上麵一並帶過去的棉種。

林立文與林老二則都裹著厚重的棉衣,棉衣外麵還各自套了一件,年前那些官員們回贈給他們年禮裡的上等羊皮袍子用作擋風,然後坐在最前麵的那架牛車上觀看沿路的農田。

畢竟是北地吉州,哪怕雪停了,如今這天也還是寒冷的厲害。

今年所看到的景象,與之去年巡查時,自然是有了不小的變化。

去年將火耕水耨的開荒法子與新農具推廣下去後,吉州的老百姓便紛紛熱火朝天的投入大開荒的隊伍中去了。

於是他們如今這一路走下來,以前的一大片一大片的荒地再也不見。更甚至但凡平整一些的地裡便可瞧見,上麵明顯有著被開墾或是燒過的痕跡了。

畢竟百姓們也不傻,以前不肯開荒是所耗費的力氣太大,趁手的農具又製作不起。可如今,開荒反倒是成了最簡單的那一步,他們自然就會搶著去開墾荒地了。

還有偶然碰見的正在地裡乾活的老百姓,看著也比去年看著有活力些了。畢竟去年因為開了許多荒地,家裡糧食變多了。而且新皇朝在開荒賦稅上,其實真的很友好。頭五年是免稅,老百姓地裡不管產出多少,便都是他們的。

家裡吃食多了,便用不著挨餓,而且冬日裡還有了火炕可保暖。

於是往日最難熬的季節非但不再難熬,反而變得舒適了起來。而這種日子,是他們以前從未有過的,又怎麼能不讓大家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日子一旦有了改善,人的整個精神狀態自然就跟著變好了起來。

然而也不是所有老百姓的生活狀態都這般明顯看著好轉起來,尤其是在進入周北地界後,呈現給他們的依舊是與往年差不多的狀態。

這跟周北的氣候有很大的關係。

周北這個地方,當初之所以從未被永興帝看中,作為棉花的試種地便是因為它春季寒冷且降水量甚少。

而很多種植作物,在春季期間對溫度對降水量都是有一定需求的。甚至還有一句話,叫春雨潤如油。偏周北這個地區,春季甚至可以用得上乾旱來形容了。且周北的霜凍期也格外的漫長,這裡的霜凍來得早,一般情況下八月下旬就會來,但卻得等到來年春四月初才會結束。

「大郎,這地方真是吉州最適合種植棉花的?」林老二這一路瞧過來後,臉上便帶著滿滿的擔憂了。

他們從吉州一路走來,中間穿過兩個縣城。那兩個縣城沿路所看到的農地裡,甚至都有了老百姓在地裡勞作了。可周北這裡,卻明顯沒法比。

天氣寒冷,地裡乾旱……林老二都覺得,棉花種子種在這樣的地方,別說是長多好了。隻怕種子還未到出苗時,便先被凍死在地裡了。

*

如林老二這般疑慮的,還有周北的老百姓們。

去年被派去吉州屯田司府衙上過農事班培訓回來後的農家好手們,早在年剛過完,便在他們縣太爺派來的衙役們的協助下,前往周北各村莊,教授大家棉花種植方法了。並且還告訴大家,如今負責吉州棉花種植推廣一事的屯田司員外郎林大人,在經過考察後認定他們周北是整個吉州最適合種植棉花的地區!

不僅如此,他們這裡長出來的棉花將會比南方種植出來的還要好!

一聽說他們這裡是最適合種植棉花的,還會比南方長的棉花都要好後,許多周北的老百姓都露出強烈的懷疑。

「就咱們這地方,種個水稻,豆子都遠比不上其他地方有收成……沒瞧著那些外麵的姑娘,一聽說周北,就都不願意嫁過來了。」

隻春季寒冷又無雨這一點,就注定讓這年代靠天吃飯的周北老百姓們,日子過得比別的地方要來得更為貧苦了。

就更別說,對於吉州來講最為難種植的棉花了。

「大家莫急!」負責這次事宜的當地官田趙主事,便又告訴大家一件事,那就是此次棉花種植的種子是免費的,還將由林立文帶領大家一起進行前期的培育苗種。

而且這事采取的是自願模式,但凡是願意種植棉花的老百姓,隻需要先過來找他們報名,且將各自預計種植棉花的畝數一並匯報,並摁上手印用作憑證即可。

他們會按照這些統計的數據,先一步帶著大家將一些棉花種植的準備工作做好。然後等到林立文到來後,再帶著大家一起培育棉苗以及培育成功後的棉苗發送。

當然,若是沒有在這上麵報名的,到時候如果改變主意,也還是可以跟著大家一起來學著種植棉花的。隻有一點,因為棉花育苗需要一段時間。因此需要提前將具體的數據統計好再進行培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所以後麵改了主意想要跟著種植棉花的,他們是沒辦法獲得屯田司幫忙培育的棉苗了。

「真的假的啊?官府還給我們培育棉苗?」有人當即提出質疑。

「自是真的!」趙主事還大聲說道:「我之前都說了,林大人還會親自過來,帶著大家一起培育棉苗!」

眾人聞言,開始議論紛紛。

趙主事見狀,便又大聲說道:「這事還請大家仔細考慮好……也不必急著下決定,可有三日思考時間……三日內,有意願種植棉花者,前去各自村裡正那裡報名即可。」

而三日後,官田這邊會按照各村裡正交上來的名單和數據,進行統計。然後開始籌備眾村民們前來學習之前的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的第一件事,便是將棉花苗床的具體位置與畝數,按照各村裡正交上來的數據初步確定下來。

這第二件事,則是按照數據,再根據各村的具體情況,選出前來官田學習棉花育苗的具體代表。先盡量做到一戶一位代表,但若是某村意願種植棉花的戶數較多,便按照族譜上的登記,未出五服統一隻派出一到兩個為代表。

畢竟棉花育苗從播種到能移栽的整個時間較長,為了避免日後大家種植棉花出現不懂之處,最好整個培育過程,這些各村的代表們能留在官田一路跟著。

且不止是周北縣如此。

因為早在去年棉花種植成功之時,林立文隨嚴侍郎的奏折一並交上去的棉花種植計劃書裡,就已經跟永興帝提議了在十二縣城的各官田附近建設學習農業種植場所的事。

修建的屋子不需要太大,也不需要多好,直接按大通鋪的方式修建便可以了。

這種建設費用並不大,用地對於這年頭整個皇朝全國各地都是地廣人稀的情況下來說,更是不值得一提了,而且還可以重復使用。因此對於朝廷派人傳授老百姓農業種植技術來說,可以說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方式。

至於百姓吃這一問題,若是學習時日較短,可命其自帶乾糧而來。但像此次屬於第一次教授大家育苗技術,便屬於特殊情況。林立文的建議便是可讓老百姓按照規定帶上一定的口糧,官府這邊再補貼一部分。整個花銷算下來,便也不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野馬 國師怎麼還是黑化了 不露聲色 真酒是最強遊戲製作人 太宰連夜爬上崆峒山 雄蟲99%都是人類 璀璨人生 達達利亞是Archer 失憶後和死對頭上了戀愛綜藝 綁定彈幕後我和基友穿成了紅黑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