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大飢連荒歲(1 / 2)

加入書籤

難民營的男女營地之間,隻隔著一道木柵欄。

隔離隻是為了避免疫病、避免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漂泊異鄉,驟然骨肉分離。讓移民們能看得見彼此、看得見家人。這有助於維持群體情緒的穩定。

親眼瞅見過那些,頂著風雪探出木屋外,被北風凍得瑟瑟發抖,仍堅持把視線投向營地另一側的人皮骷髏頭。

史蒂夫這作業,算是抄明白了。

「土豆病會讓植株的葉子迅速枯萎。」

「這種疫病,基本上會在發生在土豆收獲前的6-7周的時間上。一旦有植株感染枯葉病,整片農田的土豆全部都會得病。短短幾天時間,地麵上的葉子都會黃掉。」

「田地裡挖出來的土豆,有些僅有拇指大小。」

「整個愛爾蘭都是這樣的狀況。人們把枯萎的土豆藤、黴變的土豆都收集起來吃掉。即使是這樣,在土豆病發生的第一年,愛爾蘭仍有超過30萬人餓死。」

「有一些人離開了家鄉,但更多的人無處可去。到了第二年,土豆病仍在持續。減產使得土豆的價格上漲到每磅2個先令,無數人向女王請求救濟。但貝爾法斯特的總督,隻會執行唐寧街的政令。漠視著越來越多的人餓死。」

如基裡安這樣,堪稱聖徒的人,在講述這段往事時的悲愴中,也難免帶著些憎恨的情感。

「那為什麼不進口糧食呢?」

「我記得,幾年前聖路易斯的糧食價格並不貴。」

「即使用船運過大西洋,也會比1磅2先令的土豆便宜很多吧?」史蒂夫想起了鎮長說過45年糧價波動的事。

臥槽!

史蒂夫你前世但凡多讀點正經書!

你也不至於問出『土豆既疫,何不食小麥玉米』這種智障問題來啊。

engels在《英國穀物法史》中早有論述:1837年實行調節製後,進口糧價+關稅的價格,實際仍維持在1誇脫80先令的價位上。(按平價購買力計算,相當於現在,1斤20英鎊的價格)

而穀物法,要到1846年底才會廢除。

穀物法的本質,是帶英土地貴族,對工廠資本的反撲。人家內部搞jj鬥爭,哪會管你殖民地人民的死活!

這世道…畢竟『他們』還沒有來過。

升鬥小民可以一死一籮筐。

「我們……」

基裡安的聲音帶著哽咽:「我們隻能眼睜睜看著滿載的糧船,在愛爾蘭的港口停靠後,再滿載離開。因為我們付不起上麵哪怕一粒糧食的價格。整個1846年,有超過40萬人死於飢餓、飢餓帶來的疾病。很多村莊再也見不到炊煙。」

……

「所以,48年土豆病再次大爆發,你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才被迫離開對嗎?」

高爾無聲的點點頭。

「47年初,當局……」

「當局一直在宣稱,土豆病已經消失了。」

「可是這群混蛋,就是在撒謊!」基裡安仿佛在回憶一場夢魘,「47年秋天,秋收之前,大規模的土豆病再次爆發。」

「這一次,不止是土豆葉會枯萎,連地裡的土豆都會跟著遭殃、腐爛。憤怒的居民沖上港口,關閉了航線。」

「你知道嗎?」

「在飢荒發生的前兩年,在愛爾蘭餓死十分之一人口的時候!混蛋英國佬,一直在從愛爾蘭出口糧食,賣到英國的城市工廠去!可即使關閉了港口,大規模歉收的事實,也已經無法改變。上帝啊~~~」

港口關稅資料記錄顯示:1845、1846兩年,愛爾蘭是糧食淨出口國。

「我甚至看到有人在吃人!」

「可我卻沒有勇氣去阻止、責問他們。」

「哪怕以上帝的名義…」

迅哥兒說,我翻遍這字裡行間,每一頁都寫滿了……

在基裡安的敘述中,一直沉默失語的史蒂夫,這時候才明白:前世為什麼總有些個玩意,心心念念要把魯迅的文章,從教科書中刪去。

若是你們都清醒著。

『我們』還怎麼吃…?

基裡安他們這些人,大抵是愛爾蘭的下層中堅。能夠堅持到這會的,起碼都有點辦法。可是土豆病看不到盡頭,在飢荒中煎熬了4年後,麵對餓死還是背井離鄉的單選題,也隻能掏空最後的家底,買一張逃離愛爾蘭的船票。

「一切會好起來的,高爾。」

「這裡是新大陸,不會有……」

史蒂夫安慰人,差點把自己的舌頭給咬了。話說一半,想起『倒牛奶』這茬。這句不會有飢荒,還真的不敢打包票啊!

「等安定下來後,你最好提醒他們學習一下本地語言。要融合進來才好生活。」

基裡安:「沒關係,你可以說【英語】這個單詞的。這裡是美國,我們都知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樂響香江 快穿大佬:病嬌反派她又渣又撩 不好好當影後就要下鄉種田帶崽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逃荒種田:將門農女有空間 為了真理,我說不定連神都能乾掉 始皇再生 都市無雙戰帝(又名:不敗神婿,主角:秦未央) 悄悄把你藏住 朱宮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