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驅虎吞狼(1 / 2)

加入書籤

吳州,剡縣。

剡縣縣令已有三日未曾離開家門半步。

對外宣稱是偶感風寒。

然而關起門來,縣丞,縣尉,各式文書小吏一個不落,儼然將家中當做了縣衙。

「大人,天氣轉冷,初雪不日而至,下吏擔心再這般拖下去,城外那些人怕是要在咱們這裡過冬了!」

聽到縣丞之言,剡縣縣令想到那群讓他不得不稱病家中的外來修行者,不住搖頭嘆息。

原本得知智者大師要在石城寺辦法會,他是滿心歡喜的。

這不單單因為大師在江南地區德高望重,更因為他與晉王之間有師徒名分,屢屢被後者視為座上賓。

伺候好了這位貴人,自己今後仕途必定更加光明。

然而在法會結束後,大師再度動身南下之際,事情卻出了岔子。

起先是一位自稱江都後土祠祠監的道士攔住大師法駕告狀,說自己徒弟被這附近略買人口的牙子擄走。

這之後,不少來此參會的江湖人士也紛紛響應,表示自己身邊或多或少都發生過類似的事。

釋家講求一個慈悲為懷,智者大師更是釋家大能,聽到這種事情,怎能不過問?

最終縣令信誓旦旦保證一定會徹查此案,給眾人一個交代,才將大師送走。

「本官何嘗想拖下去?」縣令苦著臉道,「然則諸位心中多少應該清楚,那些略買人口的根本不是普通牙子,本後都是有貴人當靠山的。」

「此事下吏也有所耳聞。」縣丞道,「聽說是咱們吳州總管府裡的貴人?」

「你隻說對了一半。是總管府,但不是咱們吳州的。」縣令搖頭眯目道,「是北邊那座。」

「揚州大總管府?」縣丞驚呼一聲,旋即意識自己失態,連忙壓低聲音道,「原來是晉王殿下的生意?」

「那倒不至於。」縣令搖頭道,「殿下便是再求財心切,也斷不至於不愛惜羽翼。」

「依我看,這種有損名聲的陰私勾當,多半是晉王府中某位參軍大人揣度上意,私下命人為之。」

「原來如此,難怪大人這般為難了。」縣丞恍然道,「此案若徹查,順藤扌莫瓜,遲早會攀扯到大總管某位參軍大人。不查吧,智者大師那邊又無法交代過去。橫豎都是晉王殿下的親近心腹,難辦啊!」

就在縣令縣丞都束手無策之際,一旁負責整理文書的縣主簿忽而開聲道:「下吏有一策,或許能讓咱們躲過此劫。」

「你且說來聽聽。」

便見縣主簿月匈有成竹道:「兩位大人豈不聞三國那位荀文若,有一計『驅虎吞狼』?」

「荀彧有提出過此計?」剡縣縣令乃是包讀經史之人,一時間卻想不起相關典故。

縣主簿原本想在兩位上官麵前賣弄學識,這下頓時尷尬了,隻得硬著頭皮繼續道:「或是稗官野史之言,大人沒聽說過也不奇怪。」

「下吏的意思是,那位第五祠監也好,那些江洋大盜也罷,雙方背後雖各有貴人幫襯,但他們本身,卻都隻是上不得台麵的江湖人士。」

「既然此事在官麵上不好解決,我們何不讓他們江湖事,江湖了?」

「你的意思是,讓他們雙方自行廝殺起來?」剡縣縣令若有所思。

「正是!」縣主簿拱手道,「下吏近日整理此案相關文書,發現那群大盜中的一個頭目,前些年犯事入獄,直到最近才刑滿釋放,正在附近鄉裡修養。」

「若我們將此事私下透露給第五祠監等苦主,他們必定會上門逼問大盜的巢穴所在。」

「與此同時,我們又設法給那群大盜送去消息,引誘他們來救人……「到那時,雙方虎狼相爭,兩敗俱傷。若苦主們都死了,自然一了百了,不必再查略賣人口的事。」

「就算有人僥幸存活,鬥毆殺人乃是大案,我們當然要先查清此案,再談其他……」

「妙啊!」一旁的縣丞拊掌笑道,「此計若成,雙方都犯了殺人傷人的大罪,他們背後貴人自然不好再乾涉,以求明哲保身。」

……

因為不確定師傅是否報官,楊遇安上岸以後,一直不敢靠近縣城。

隻在剡縣周邊山野出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夜霧 我那見鬼的平靜生活 [梁祝]蝴蝶飛飛飛走了 缺德美人,賺爆豪門 今天也隻想當鹹魚[異能] 旋木盡頭 萬寵千嬌在八零[年代] 陣營反轉後我成了警視總監 繼承亡靈天賦後我爆紅了 哭包美人不想當萬人迷[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