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六鎮故地(上)(1 / 2)

加入書籤

離開都城不久,眾人改為乘船。

沿著大河朔遊而上,差不多走到潼關附近,也即「幾」字形右邊橫豎交叉的地方,楊昭突感風寒,接連好幾天高燒不退。

東宮眾人都慌了手腳,四處搜羅名醫。

楊遇安私下查探過楊昭狀態,其實不是什麼大病,就是單純的天生體虛,在一個地方好好養著問題不大。

一旦勞碌過渡,就容易得病。

估計先前從京師沒日沒夜趕路過來的時候,就已經種下了病根。

最後船上醫者也給出差不多的建議,讓他立即回京養病。

若是能請出隱居京師近郊終南山上的孫藥王,說不定還有希望治好體虛之症。

「我如果回京,就來不及護送你去楊氏祖地了。」楊昭臥病在床,仍不忘爭奪逆鱗的事,「就怕我不在,四叔與二弟給你使絆子……」

「殿下這個身子,還是別去塞外苦寒之地了。」楊遇安看著氣虛衰弱的楊昭,搖頭道,「萬一你有個好歹,你祖母怕是會直接殺了我。」

且說,楊氏先祖,按照朝廷官方說辭,可以一路追朔到東漢太尉楊震,也就是鼎鼎大名有「四世三公」之譽的弘農楊氏。

不過弘農楊氏歷來家大業大,年代又太久遠,族譜早就記載不清了。

甚至楊隋是不是真的弘農楊氏之後,都還兩說。

所以一個相對靠譜的先祖,是年代稍近一些,曾在北魏初年擔任武川鎮司馬的楊元壽。

北魏邊鎮,是北魏一朝抵禦外族入侵的重要防線,其中以六鎮最為著名。

自古邊地出猛將,六鎮也不例外。

其中又以武川鎮走出最多柱國大能,如今都成了關隴世族的一部分:獨孤、宇文,楊、李……

楊元壽擔任武川鎮司馬一職後,便舉家搬遷了此地,自成一脈,此後子孫後代能人輩出,到了楊堅這一代終於出了個皇帝。

那裡自然成了楊隋的龍興之地。

不過武川鎮舊址遠在塞外陰山,從這裡過去,距離不比楊遇安回江南更近,以楊昭眼下狀態,肯定是經不起這種折騰了。

楊昭也明白這個道理,無奈之下,隻得手書一封,讓楊遇安到時轉交那附近的親信,幫忙關照一二。

……

楊昭急著回京師養病,與楊遇安分道揚鑣,在潼關轉入西行的永通渠,也即因避諱皇帝楊廣而改名的「廣通渠」。

而楊遇安則繼續沿著大河幾字形右邊一豎北上出塞。

期間一邊用河水澆花,一邊用功德水修行,倒也過得逍遙自在。

隻是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北上不久,李三娘悄悄離開楊昭船隊折返潼關。

「先前太子在旁,我不好替父招攬,如今楊昭自顧不暇,正是我下手的好時機!」

李三娘暗暗竊喜。

「雖然不知他此番北上是替楊昭辦什麼事,但他一介白身,行動多有不便。我正好利用家中關係幫忙疏通,賣他些人情。」

隨後她花重金雇了一艘快船,而後尾隨楊遇安北上。

……

坐船走了大約三分之二的路程,楊遇安想到楊昭提醒要提防楊秀楊暕二人,便果斷上岸。

這之後,他偽裝成一名樓觀道的道士,稍稍修飾麵容,然後混入一夥出塞做買賣的馬販子當中。

樓觀道的儀製跟楊遇安在江南所見到大同小異,加上曾經跟張仲堅學過一段時間道術,所以偽裝起來毫無難度。

很快他就獲得馬販子們的尊敬,對方甚至借了一匹拉貨的駑馬給楊遇安代步,作為齋醮祈福的香火錢。

到邊塞販馬,本就是腦袋別在褲月要帶上的買賣,自然少不了求神拜佛。

如此又走了數日,一座州城近在眼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夜霧 我那見鬼的平靜生活 [梁祝]蝴蝶飛飛飛走了 缺德美人,賺爆豪門 今天也隻想當鹹魚[異能] 旋木盡頭 萬寵千嬌在八零[年代] 陣營反轉後我成了警視總監 繼承亡靈天賦後我爆紅了 哭包美人不想當萬人迷[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