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官名祝融(1 / 2)

加入書籤

第73章 官名祝融

文龍昨夜就沒吃飯,之後又體力消耗巨大,聽老者一說,頓時覺得有些餓了。他雖然能辟穀,但跟不餓是兩碼事,因此很自然地搖搖頭。老者轉頭對火牛說:「請你阿媽蒸一碗飯來。」

火牛應了一聲出去了,老者請文龍就坐,自己也拉了一把椅子坐下,接著說道:「此地名為祝融村。不過這個名字是我起的,且聽我慢慢說。」

話要從三國時期說起,建安二十年,曹操入漢中征討張魯,張魯不願與曹操正麵交鋒,攜家人避入漢中的「後城治」(二十四治之一)。後來張魯被曹操封遷到鄴城,於次年病逝,後城治逐漸群龍無首。

西晉時,氐、羌造反,漢中出現大量流民,後城治和同在漢中的公慕治被迫遷到天府,但兩治中有少量人口脫離了大部隊,來到了吳嶽山,並在此地布下禁製,自此與世隔絕。

文龍誤入的這片土地,便是當初兩治中人避世之所,從外麵看,是找不到絲毫蹤跡的。最初時,此地人口有上千人,隨著歲月的更替,或走或死,目前不過寥寥兩百餘人。

至於老者為其起名祝融村,是因為兩治中人到此地後,又繼承了吳嶽山本地的傳承。吳嶽山,因吳帝得名,吳帝即吳回,乃顓頊高陽氏之後,吳回的兄長重黎擔任帝嚳的火官,官名祝融,因辦事不力,被帝嚳處死,帝嚳便令吳回接替其兄火官之職。祝融的職責,主要是觀察火星火宿,掌管部落的火種。

雖然融入了本地傳承,但山村中人並未就此起名,直到老者來了之後,才自作主張地管這裡叫祝融村。隻是除了他自己外,沒人當回事。

老者說到這裡,歇了一口氣:「這些,都是我來了之後了解到的。據我所知,你和我,是這幾十年來,僅有的兩個不請自來的人。對了,忘了自我介紹,本人劉中福。」

文龍聽罷一怔,方知老者也不是原住民,不禁問道:「老先生,您是怎麼來到這裡的?」

劉忠福微低下頭,停頓了一下,開始作答:「說起來都快一甲子了。當年我剛畢業,被分配到考古所,屁股還沒坐熱,就跟著師父一塊去發配學習了。

在學習期間,有一次,我發現當地有人破壞文物古跡,實在忍不住,就批評了幾句,結果給自己惹了麻煩。我實在忍受不住,就趁天黑翻牆跑了。反正我父母雙亡,又沒結婚。一路跑到山中,昏倒在這附近,被祝融村外出的人發現,好心帶了回來。

唉,有人寫上幾筆,就能讓很多人一無所有,說上幾句,就能使一批人背井離鄉。有些人的命運,就這樣被永遠的改變了。」

「您說的事,已成過去,以後可能也不再會有。您進來之後,就沒再出去嗎?」文龍看著頭發花白的老者。

「出去?出不去。為了防止有人隨意出入,隻有長老指定的可靠人選,可以每年外出一次為村裡辦事之外,其他人想要出去,必須要通過重重考驗。聽說百年之內,能過關的不足十人,這裡麵肯定不包括我啊。」劉中福搖頭道。

「是什麼樣的考驗?」

「總之是很難。」也不知是不想說,還是不了解,劉中福並沒有多說。

「沒有外來人口,他們如何繁衍呢?」

「我剛來時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後來我發現,通常情況下,是村民之間通婚,如實在避不開近親結婚的尷尬,他們會讓符合條件的人外出接親。為了防止一去不歸,會在外出的人身上下藥。出去的人在外麵結完婚後,等孩子出生再帶回來。如果配偶可靠,也可以帶回來。」

文龍聽完有些愕然。他突然想起一事,從身上掏出手機,果然沒有信號,電量也所剩無幾。他的手機由於待機時間長,使得又少,往往一周才充一次,一來二去,就總是忘。

「請問這裡有電嗎?通電話了麼?」文龍抱著一絲希望問道。

「隻有我做的直流電池,沒有交流電。你拿的是電話?雖然每年有人出去,但這些人隻關心自己的事,對外麵的變化反應遲鈍,問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所以我也接收不到什麼新情況。況且村裡有規矩,不能把外麵的玩意兒帶回來,以免迷了娃們的心和眼。」劉中福嘆道。

文龍見劉中福的求知欲很強,便把神州這些年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成就擇重點講了些,又簡單介紹一下與生活相關的科技產品。

劉中福不住地眨眼,盯著手機道:「可惜沒法讓你演示,這麼個小東西,又能通話,又能寫信,還能聽歌、看電影,這是我們國家自己製造的吧?」

文龍點點頭。

劉中福感嘆道:「真好,這麼說,我們已經超英趕美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三國:開局抽卡白起 無雙丹帝 7號基地 木葉:讓宇智波再次偉大 仙尊重生後,成了校花男朋友 亂世稱霸從保護家人開始 我的守護靈老婆有億點強 都市絕品大少隕落星辰 我居然穿越成了第一女首富 至尊武魂:一葉斬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