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平安縣城(1 / 2)

加入書籤

行走江湖,世人隻看到大俠們來去如風,出手之間是如何豪邁俠氣,可少有人知道,江湖不隻是刀光劍影,除此之外的日常衣食住行,都是個不小的問題。

「衣」和「行」還好說,誰出門在外不是穿著衣服,有腿就能走路,可是住宿和吃飯卻是個不小的問題,先說住宿,因為城外多是盜匪流寇,所以一般隻有城內才有客棧,而像太平客棧這般直接開在城外的,要麼是有所依仗,要麼就是黑店,故而很多時候隻能風餐露宿,以天為被,以地位席,晴朗天氣還好,如果是風霜雨雪的天氣,其中的苦頭那可真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另外就是吃飯,隻要一日不曾踏足先天境界可以辟穀不食,就一日離不得五穀雜糧,身上可以攜帶乾糧不假,可像李玄都這般身懷納須彌於芥子寶物的人,又有幾個?隨身可以攜帶的乾糧十分有限,若是在人跡罕至的地方,便有斷炊的危險,而且時日一久,隨身攜帶的乾糧又冷又硬,如石頭一般,難以下咽。若再山野之間,尋覓野味倒是不難,可親自動手去做實在麻煩,而且沒有調料作味,烤肉的味道也是讓人不敢恭維。

所以說,行走江湖,不是許多初出茅廬的愣頭青想象得那般寫意風流,其實還算是個技術活。

周淑寧在這段時日裡跟隨李玄都行走江湖,雖說被李玄都把她照顧得很好,衣食住行都不用她來操心,但還是有些辛苦,單是每天趕路幾十裡甚至上百裡,就已經讓她很是疲憊,所以現在終於有了馬車代步之後,小丫頭的雀躍心情可想而知。

馬車由嶺秀山莊準備,除去了所有標識,整駕馬車也平淡無奇,既沒有達官顯貴們的減震構造,拉車的馬匹也平淡無奇,好在進了荊州便是江南範圍,驛路係統完善發達,路麵寬闊平整,足以讓馬車行駛無礙,也不會有太大的顛簸之感。

李玄都和周淑寧在車廂中,由李玄都監督小丫頭練功,同時也向她傳授一些功法訣竅,胡良便隻能充當車夫,李玄都笑言,讓一位先天境的高手充當車夫,別說尋常權貴,恐怕公侯宗室也沒誰能有這種大手筆。

九河府號稱九河匯聚,可見其地形復雜,就算總督署的官軍也沒法完全封鎖,而且那位總督大人也沒想在此大動乾戈的意思,一行人安然無恙地出了九河府之後,馬不停蹄地進入荊州水陽府境內,這一路上總算沒有青鸞衛跳將出來攔路,五六個縣的路程,不起波瀾地一穿而過。

這些時日中,三人很少入城住宿,一般是在野外露宿,幸而此時不過是剛剛入秋的天氣,還不算寒冷,讓小姑娘多蓋幾件衣服,在馬車的車廂中也能勉強過夜,胡良和李玄都則守在馬車前,將就著對付一宿。對於他們這些老江湖而言,這點苦頭實在算不得什麼。

大概走了一旬時間之後,距離江陵府便還隻剩下一個平安縣的過程,小丫頭掀起車窗簾子望去,與已經漸顯枯黃的北方不同,江南還是綠意頗濃,一眼望去,讓人心曠神怡。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百姓,江南風景如畫,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民風也不似苦寒西北那般彪悍尚武,細細柔柔的吳儂軟語,嬌柔的女子身段,又是另外一番風情。

平安縣,雖為縣城,但是名氣著實不小。

整個水陽府都知道在平安縣有兩大世家,一為財大氣粗的龍家,一為書香門第的孫家,兩者將平安縣一分為二,各占一半。前者與靜禪宗淵源頗深,其當代家主更是靜禪宗的俗家弟子,是為靜禪宗在江南的耳目之一,家大業大,又有雄厚靠山,自然不是嶺秀山莊這種青黃不接且江河日下的門派可以比擬。後者也相差無多,乃是鬆陰府豪族孫氏的旁支,世代官宦人家,書香門戶,代代傳承。兩家紮根於此,倒像是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馬車往平安縣方向駛去,李玄都開始跟趴在車窗上看風景的小丫頭介紹有關此地的風土人情,「哪怕放眼整個江南,孫家都是首屈一指的豪族世家,在鬆陰府有良田二十萬畝,幾乎是小半個鬆陰府的麵積,而如今的當朝首輔,也是當朝帝師孫鬆禪便是出身於孫家。說到孫鬆禪,其父孫心存曾經在世宗朝時出任內閣大學士,而他本人工詩,間作畫,尤以書法名世,幼學歐、褚,初學董、米,中年後由錢追顏,又不受顏字束縛,結體寬博開張,筆畫剛勁有力,風格蒼渾遒勁,樸茂雍容,在明雍六年時得中狀元,歷任戶部、工部尚書、內閣大學士,先擔任太子太師,在小皇帝登基之後,又被加封為少師,晉升內閣首輔,是為當朝帝師,權柄一時無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火影之至尊法師 唐先生他總想獨占我 最強反派係統 快穿之戲精係統能選擇 快穿女配的團寵日常 都市之生而為王 快穿之娘娘又跑了 芸汐傳奇:風華傾天下(天才小毒妃) 七零暖婚小神醫 快穿之君主大人要撒嬌